2019年自考《中藥學(一)》總結(一)


2019年自考《中藥學(一)》總結(一)
1.中藥的性能又稱藥性,主要內容包括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毒性。
2.四氣,又稱四性(寒、熱、溫、涼),是藥物作用于人體所產生的不同反應和所獲得的不同療效而總結出來的。
3.五味不僅僅是藥物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對藥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4.五味的作用:①辛:能行、能散、能潤。②甘:補益、和中、調和藥性和緩急止痛。③酸:收斂固澀、生津。④苦:泄熱、燥濕、堅陰。⑤咸:軟堅散結、瀉下通便。⑥淡:滲濕、利小便。⑦澀:收斂固澀。
5.“升降浮沉”指藥物對人體作用的不同趨向性。藥物對機體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內四種不同的作用趨向。
6.影響藥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①四氣五味;②質地輕重;③炮制;④配伍。
7.歸經指藥物對于機體某部分的選擇性作用,即某藥對某些臟腑經絡有特殊的親和作用,因而對這些部位的病變起著主要的或特殊的治療作用。如朱砂、遠志能治療心悸失眠,說明它們歸心經;桔梗、杏仁能治療胸悶、咳喘,說明它們歸肺經;白芍、鉤藤能治療脅痛抽搐,說明它們歸肝經。
8.確定歸經學說的理論基礎是臟腑經絡理論。
9.中藥的“七情”配伍(尤其是所舉得例子,必須牢記!):
①單行——單用一味藥物治療某種病情單一的疾病。如獨參湯。
②相須——是兩種功效相似的藥物配合應用,可以增強原有藥物的療效。如麻黃配桂枝,能增強發汗解表、祛風散寒的作用;石膏與知母配合,能明顯增強清熱瀉火的治療效果。
③相使——以一種藥物為主,另一種藥物為輔,輔藥可以提高主藥的功效。如黃芪補氣利水,茯苓利水健脾,茯苓能提高黃芪補氣利水療效。大黃瀉火通便,芒硝潤燥通便,可增強大黃峻下熱結,排除燥屎的作用。
④相畏——一種藥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所抑制。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減輕或消除。
⑤相殺——一種藥物能夠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副作用。如生姜能減輕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相畏、相殺實際上是同一配伍關系從不同角度而言的兩種提法。
⑥相惡——是兩藥合用,一種藥物能破壞另一種藥物的功效。如人參惡萊菔子,即萊菔子能削弱人參的補氣作用。
⑦相反——是兩種藥物同用能產生或增強毒性或副作用。如甘草反甘遂、貝母反烏頭等。
10.相須、相使能提高藥效(增效);
相畏、相殺可以減輕或消除毒副作用(減毒);
相惡是藥物拮抗作用,抵消或削弱其中一種藥物的功效,應盡量避免使用;
相反是藥物相互作用,產生毒性反應或強烈的副作用,屬于用藥禁忌。
完整內容【免費-自考《中藥學(一)》總結】點擊下方按鈕下載
最新資訊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10月自考《習概》全書高頻考點10頁紙更新速領2025-09-17
- 最后一月!2025年10月自考如何復習高效提分?附高頻考點整理2025-09-15
- 2025年10月自考教材目錄更新!這些科目已調整,附購買指南2025-09-11
- 2025年10月自考備考資料包上線!真題匯總+必背10頁紙+高頻100題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