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考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日記


作者簡介:王家新(1957——) ,生于湖北丹江口。王家新的詩歌創作受到廣泛注重,被視為“朦朧詩”后最重要、最有影響的詩人之一,被視為當代詩歌中“知識分子寫作”的主要代表性詩人。作品中經常有令人警醒的獨白,筆意沉痛。詩人西渡稱“王家新是對當代詩歌有重要貢獻的詩人。他從朦朧詩時代開始寫作,幾經變化,逐漸形成了成熟的風格。他的詩不以繁復的技巧取勝,而以境界的開闊、感情的深厚為特征,展示了個人在復雜的歷史現實中的心理變化。”北京大學吳曉東教授稱王家新以詩歌為核心的全部寫作“堪稱是一部中國詩壇的啟示錄”。
代表作有詩集《紀念》、《游動懸崖》、《樓梯》、《未完成的詩》等。
知識點:
1.識記作者代表作《紀念》、《游動懸崖》、《樓梯》、《未完成的詩》。
2.簡析本詩的主題意蘊。
此詩實為一曲生命的挽歌:茂盛的橡樹下,園丁用鋤草機割著青草,而“我”則只能“聽著這聲音”,嗅著“青草被刈去時的新鮮氣味”,進入“另一個想象中的花園”;那里,青草正吞沒著白色的大理石雕像,青草的“拂動”成為“死亡的愛撫”;醒來后,除草機與花園一起荒廢,而橡子炸裂,大雪降臨,白茫茫的死中蘊含著新的生機。上述三個場景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相互比照中呈現出詩人對生命與死亡的深沉思索:死亡永不休止,毀滅者與被毀者都宿命地無可阻擋地要跨入這一行列,然而在這進程中,卻又有“另一個更大的來回”,存在著新的生機。
在這里,詩人并沒有因生命的被切割而悲哀,而喪失信心。雖然死亡永遠在不停,甚至宿命地無可阻止地行動,“我愛這雪,這茫然中的戰栗;我憶起/青草呼出的最后一縷氣息……”青草在不停地倒下,倒下,但“我這雪”,這死亡的化身,也即新生的化身,我愛“這茫然中的戰栗”,這茫然是生命的茫然和生命一次次或即將被消亡的茫然,這戰栗是置身死亡籠罩之下的生命自我反應、自我拯救、自我感知、自我釋然的戰栗。在這死亡的大規模陣亡中,我感到寒冷,無依,但我并不因此而喪失對于自我的感覺、堅信、熱愛與記憶:“我憶起/青草呼出的最后一縷氣息……”對應開篇時死亡機器圓形的來回,青草,將同樣毫無傷感地“從一個圓/到另一個更大的來回。”生命與死亡同樣平和,莊嚴,無可避免:生命因死亡而倍加可貴、莊嚴、神秘、絢麗;生命與死亡,是對對方一個永無休止的無窮否定。“茫然中的戰栗”也就成為置身死亡籠罩下生命的自我反應、自我拯救、自我感知與自我釋然。
3.簡析本詩的構思特點,體會作者如何從日常所見的典型場景中,呈現出生命和靈魂的頑強向上,不屈生長的寬容,堅忍與偉力。
本詩題為《日記》,卻把四季交替和生命的輪回,通過日常情境和想象境界的編織,熔鑄成一個氣韻連貫的整體。
此詩完全進入并置身于日常生活肌體,轉而從下而上,從生命和靈魂的根源和腐殖質中索取精神頑強向上不屈生長的寬容、堅忍與偉力,既沒有借助任何神話,也沒有借助任何民間傳說,更沒有陳腐的表面化的抒情,而是通過日常所見的一個典型場景,直接切入內核,橡樹、青草、花園、園丁、“我” 與鋤草機這些意象,構成了日常所見的典型場景,以此呈現出生命和靈魂那種頑強向上不屈生長的寬容、堅忍與偉力。
全詩氣韻流暢,就像一個用各種標點符號分開來的長句,有著內在的天然的整體氣息,“始”、“里”、“指”、“志”、“死”、“起”、“息”等韻的使用增添了詩的審美情趣。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環球網校高教自考頻道為您整理,更多海量資源盡在環球網校??忌嗷?a target="_blank">登錄高教自考論壇,與廣大考友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歷年整理!2025年10月自考《毛概》簡答題??贾攸c,附考前預測100題2025-09-24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己喆痤}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