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級經濟師《金融》論文: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路徑選擇探索


關鍵詞: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路徑選擇
30多年的高速發展使我國經濟總量步入了世界前列,但也帶來了不可忽視的生態環境問題,單位產品資源消耗大、環境污染多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不僅使我國付出了不菲的環境代價,而且對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形成了巨大壓力。如何統籌協調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是建設生態文明,推進綠色發展的重大考驗。綠色發展表達的就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最高境界。綠色發展理念是對長期以來人類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規律性認識的高度凝結,是對千百年來人類對人與自然關系思想認識的升華,是對馬克思主義綠色發展觀的傳承和創新,更是明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路徑和方向。
一、綠色發展的思想內涵與科學認知
十八屆五中全會確立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綠色發展源于可持續發展。“綠色”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展”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民族復興。“綠色發展”是在生態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能力的制約下,通過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新型發展模式,它包含綠色環境發展、綠色經濟發展、綠色政治發展、綠色文化發展,各個子系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其中,綠色環境發展是綠色發展的自然前提;綠色經濟發展是綠色發展的物質基礎;綠色政治發展是綠色發展的制度保障;綠色文化發展是綠色發展內在的精神資源。綠色發展應建立在“資源能源合理利用,經濟社會適度發展,損耗補償互相平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礎上,馬克思主義生態理論是指導中國經濟綠色發展的基本理論,樹立珍惜及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制定資源能源補償標準、避免資本統制力對生態的破壞、以科技手段來加速生態的修復及經濟的發展,是中國乃至世界各國綠色發展的有效途徑。綠色發展觀是強調經濟系統、社會系統和自然系統間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調性。針對低碳經濟的理論基礎、低碳經濟發展的國際背景以及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優勢、機遇和挑戰等,綠色發展的關鍵途徑是循環經濟和節能經濟、清潔生產、生態經濟以及綠色消費。
二、推進綠色發展的路徑選擇
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之間存在“雙贏”結果可能性的波特假說,其檢驗結果卻存在較大的差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企業異質性、產業異質性、空間異質性和環境政策的異質性對環境行為響應帶來的影響。推進綠色發展需要考慮異質性的影響,從微觀、中觀及宏觀層面,針對不同的企業、不同的產業、不同的區域,采取不同的政策工具,也會產生不同的行為選擇。20世紀90年代國外學者已經探索綠色發展,而國內更多地從低碳經濟、閉環供應鏈等角度研究可持續發展,針對綠色發展的研究還處于初步探索階段,推進綠色發展的報道更多見諸于媒體,也有成果提煉了推進綠色發展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等。
(一)企業綠色發展的影響因素與環境戰略選擇
企業作為資源消耗與排放的主體,在減量化、再利用、再資源化與減排降碳的過程中肩負重任,因此企業綠色發展受到了政府和社會的高度關注。為進一步分析企業綠色發展影響因素與環境戰略選擇研究現狀,將其從企業綠色發展影響因素分析、企業綠色管理的階段性劃分及企業減排戰略優化三方面。
企業綠色發展的驅動因素研究可歸集為制度層次、組織層次和個體層次。在制度層次,學者主要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和制度理論研究企業綠色發展的驅動因素。利益相關者理論認為政府、顧客、供應商和競爭者等利益相關者壓力是企業綠色行為的主要影響因素;制度理論則認為企業綠色行為是受制度壓力的驅使而形成的,大量研究表明,制度壓力是企業被動綠色行為的主要驅動力。在組織層次,相關研究主要基于資源基礎觀,并認為企業基本特征、資源與能力、戰略導向等是影響綠色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在個體層次,相關研究主要依據高階理論與委托代理理論,更關注高管認知等個體因素對企業綠色發展的影響。
企業綠色管理經歷了被動綠色管理階段到主動實施綠色管理階段的演變過程。企業不可能在某一個階段實現綠色管理,它們通常將環境問題納入被動階段、預防階段和主動階段。Murillo-Lunad等建議將企業環境策略劃分為被動環境策略、關注政府環境法規策略、關注利益相關者策略和全面環境質量管理策略,并對它們的屬性和特征進行了描述。在不同的階段,綠色管理呈現出不同的特點。首先,在綠色管理被動階段,該階段企業雖遵守政府環境政策,但仍以實現利潤最大化為目標,主要是對其經營活動局部環節進行必要的減排投入。其次,在預防階段企業會積極尋求通過生態效率和應用3R(減少、再利用和再循環)原則優化自然資源的利用,在組織內開始討論環境問題,主動參與外部綠色管理行動。最后,在主動階段企業的各個層次、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各個過程會采用綠色管理的原則和工具系統來獲取競爭優勢,綠色管理已成為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所以企業應從綠色技術、綠色生產、綠色排放、綠色投入、綠色企業文化五個方面來實現綠色發展。
在企業綠色發展行為選擇方面,縱覽相關研究成果研究發現,從制度層次研究企業綠色發展策略優化的成果最多,從制度層次、組織層次和個體層次互動研究企業減排策略(行為)優化的成果相對較少。在制度層次,基于制度理論和利益相關者理論,國內外學者對企業減排戰略優化進行了大量的研究。Dobos在碳交易價格可接受范圍內的條件下,利用Arrow-Karlin 模型探討了碳交易對企業生產決策的影響。Pizer認為復合型減排政策有助于提高減排決策的彈性、提升整體福利、增強減排量的可預知性,更易被企業接受。丁黎黎等在Subramanian等研究的基礎上,探索碳稅、碳減排補貼及碳交易組合對企業碳排放權投標、碳減排技術投入、生產產量行為的影響。焦建玲等分析了靜態和動態減排獎勵和懲罰機制下企業減排策略演化穩定策略。但這些研究忽視了組織層次(如企業綠色創新能力)和個體層次(如高管環保意識)的相關要素。
(二)產業鏈綠色發展的促進機制與演化路徑選擇
綠色產業隨著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熱成為世界各國謀求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產業而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國內外學者多從綠色產業評價、綠色產業發展模式、綠色產業發展戰略、綠色產業發展政策等角度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綠色產業發展基礎是綠色產業鏈構建,但產業鏈綠色發展的促進機制與演進路徑選擇的研究卻很少。現有的研究基本上是依附于產業鏈形成、整合、演進等方面進行,多數情況是在相互纏繞的產業鏈中,選擇其中之一進行具體分析。同時,國內外學者對綠色供應鏈驅動機制及供應鏈企業減排戰略優化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產業鏈綠色發展的促進機制還缺乏一個明晰的分析框架。盛彥文和馬延吉認為共生關系、經濟利益的驅動、對生態效益的追求、政府的引導和激勵及技術的支持和保障能夠促進循環農業生態產業鏈的形成。唐浩和蔣永穆基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結合典型企業分析,總結了產業鏈從初期的縱向生產鏈→形成中期的配套協作鏈→加快發展期的循環生產鏈→成熟期的供應關系鏈→蛻變期的文化價值鏈的動態演進路徑。劉光富和田婷婷針對再生資源產業鏈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運用頂層設計理論系統,探討我國再生資源產業鏈的協同發展戰略。周穎等探索了循環農業產業鏈的運行規律及動力機制。隨著產業鏈整合從資源驅動型向資本與知識驅動型轉變,程宏偉等提出在資源、資本與知識相互作用下的產業鏈演進規律。上創利等基于產業鏈整合的視角,探索流通觀念、流通功能、流通模式、流通產業結構、流通政策及流通效率驅動我國流通產業發展方式轉變的路徑。
大家可點擊查看>>2021年全國各地高級經濟師職稱評審論文要求匯總
溫馨提示:論文作為高級經濟師評審申報的必要條件,建議考生應盡早準備高級經濟師評審論文,避免無法參加評審,小編建議考生立即填寫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服務,屆時我們會及時提醒您2021年各省高級經濟師考試合格證書領取時間通知,讓您在繁忙的工作中及時掌握高級經濟師考試相關信息!
以上內容是2021年高級經濟師《金融》論文: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路徑選擇探索,小編為廣大考生上傳更多2021年各省高級經濟師職稱評審、論文指導文檔,可點擊“免費下載”按鈕后進入下載頁面。
最新資訊
- 人社局認定!2026年高級經濟師職稱論文有效期刊發表指南2025-09-19
- 提前規劃!2026年高級經濟師需要準備幾篇論文?提前多久發?2025-09-18
- 經管類專業整理!2026年高級經濟師論文發表注意:合規期刊清單匯總2025-09-17
- 高級經濟師論文發表價格一覽!從千元到萬元,選擇需注意2025-09-16
- 開始準備!2026年高級經濟師評審論文該提前多久發?一文看全2025-09-15
- 人社部認可!2025年高級經濟師評審有效期刊全匯總(含省級/國家級/核心目錄)2025-09-12
- 2025年高級經濟師評審:論文查重標準+常見誤區,這些錯誤別犯!2025-09-12
- 人社部嚴查!2025年高級經濟師評審:學術不端行為匯總,別踩坑2025-09-11
- 收藏!2025年高級經濟師業績材料寫作模板:標準化撰寫指南(附套用案例)2025-09-09
- 2025年高級經濟師評審注意!這些期刊不認可,發表無效202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