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國考行測備考:代詞指代題技巧


課程推薦:2014年公務員課程7天免費學 :基礎精講 高效強化 高效押題 專項特訓
個性課程:2014年公務員個性輔導:申論批改 技巧專講 沖刺密卷 個性定制
經濟學家保羅•羅默指出,知識的生產、應用和擴散的效率與知識的積累及人力資本正相關。而正是在這兩點,發展中國家同發達國家存在著巨大差距,這種差距雖然使發展中國家在知識的選擇和應用方面可以有較大的回旋余地,但同時使得他們與發達國家在國際分工中因位勢的不同形成垂直分工的關系,因而處于不利地位,甚至隨著新的技術壁壘的形成而形成新的“中心――依附”關系,加大貧富差距。
文中劃線部分“而正是這兩點”中的“這”指代的是( )
A. 知識的生產和應用 B. 知識的應用及擴賽效率
C. 知識的積累 D. 知識的積累和人力資本
首先我們要分析一下“這”與“兩點”的關系,舉個例子:“這一個人就是我們要找的人。”――這句話中的“這”指的就是“一個人”,它們是同源指代;那么“正是這兩點”中的“這”與“兩點”同樣也是同源指代,所以,我們要在上一句中找到“兩點”指的是什么即可。“知識的生產、應用和擴散的效率與知識的積累及人力資本正相關”――這就是出題者為了增加難度,故意選擇的一個不易理解的句子。很多同學一看到有頓號,同時還有“和”“與”“及”就蒙了,仿佛這句話是很多主體的并列,加上做題時間只有不到一分鐘,干脆就隨便選了一個。其實這個句子看起來很難,但是仔細分析,此句不難破解,遇到看似復雜的并列,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并列的主體找出來,這樣才能提綱掣領,如果只看并列詞“和”“與”“及”很難一下找到頭緒。找到并列主體后,這句話就很簡單了“知識的A與知識的B及人力資本”,總共是三點并列,后面的“這兩點”由于在這個并列句之后,顯然指代的是后面的兩點,即“知識的B及人力資本”,所以選擇D項。
同時這題還有秒殺的方法,因為“這兩點”出現在并列句之后,根據就近原則,指代的肯定是后面兩點,后面兩點到底是哪兩點我沒時間分析,但肯定包含 “人力資本”,因為“人力資本”的位置決定了它屬于“這兩點”,所以選項必須要包含“人力資本”,只有D包含,所以選D。
所以,題目有時會有些長難句,但是也會給出一些提示信息,這一題中把握住了“這”等于“兩點”,就不難選出正確選項。
再看一道同學常糾結的題:
人們穿行于城市中,不僅是空間的行走,也是時間的穿越。時序的完整就是一座城市的文脈和譜牒,“它”是一座城市的血脈和氣質所系。資金和技術可以使城市迅速變得高大,卻無法使城市變得悠久。一件用許多金銀珠寶堆砌而成的現代工藝品,其價值也許根本無法與一件樸素甚至有些殘損的宋代瓷瓶相比,它們之間價值的體現僅僅在于時間。
這段話中的“它”是指( )
A. 空間 B. 時間
C. 城市和文脈和譜牒 D. 時序的完整
首先,根據我們的解題技巧,“它”是人稱代詞,指代的是主語,這句話中“時序的完整”是這句話的主語,所以選D。但是,同學們往往受到其他學科思維的影響,認為“時序的完整就是一座城市的文脈和譜牒”的意思是“時序的完整”=“城市的文脈和譜牒”,即兩者是一樣的,所以C與D 等價,不知道從這兩個孿生兄弟中選擇哪個好。
其實,這道題的提示信息是非常明顯,“它”指的是單數,區別于“它們”,C“城市和文脈和譜牒”必須用“它們”才能指代,因此這題D是正確選項。
所以,隨著出題者越來越喜歡出一些長難句或者其他一些容易混淆我們思維的句子,我們更加要重視文段中及提問中的一些提示信息,這樣才能迅速并且準確的選出正確答案。
熱點文章:2014年國考報名序號查詢入口開通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6年國考申論答題時間分配怎么做?考場提分關鍵策略一文掌握2025-09-15
- 2026國考申論寫作進階指南:破解無從下筆困境的四大核心策略2025-09-15
- 2026年省考與國考的區別以及備考方略,考生必看對比指南2025-08-27
- 2026年國考需要多長時間備考?不同基礎考生的復習規劃指南2025-08-27
- 2026年國考常識備考技巧:高效提升你的常識能力2025-08-26
- 2026年一個月備考國考來得及嗎?一月備考策略揭秘2025-08-26
- 2026年國考怎么備考?高效方法與沖刺策略全解析2025-08-18
- 2026年國考一個月備考來得及嗎?沖刺方法與高效復習策略解析2025-08-18
- 2025國考攻略:國考結構化面試材料題備考技巧大揭秘2025-02-16
- 國家公務員面試揭秘:國考結構化小組面試流程全詳解202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