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拼爹現象”


課程推薦:2014年公務員課程7天免費學 :基礎精講 高效強化 高效押題 專項特訓
個性課程:2014年公務員個性輔導:申論批改 技巧專講 沖刺密卷 個性定制
中國社會科學院12月18日發布報告稱,盡管大學畢業生的心態已經發生轉變,能夠接受更低薪金的崗位,且采取多種策略,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但是仍難以避免在就業和生活上面臨諸多社會不平等狀況。在此種情形下,大學生就業難正展現出與以往不同的面貌。
該報告依據于自2010年開始的一項追蹤研究。研究對象是12所高校(6所“985”高校和6所普通高校)約6000名畢業生。通過問卷調查和焦點組訪談,研究者試圖了解2003年(第一屆大學擴招后畢業生)以來歷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與收入、生活狀況與消費方式、婚戀與家庭以及網絡行為與社會政治態度等方面的情況,其中的一個研究重點是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及其相關滿意度。
這份報告集納于2013年《中國社會藍皮書》之中。
畢業生的適應性蛻變
當2003年大學擴招后第一屆畢業生遭遇就業困難時,畢業生及其家長幾乎是措手不及,無所適從。如今,這些“天之驕子”已然接受了就業難的現實,普遍降低了就業預期,對初職月薪水平的要求不斷下調,以往難以接受的較低聲望和較低專業技能的就業崗位現在也可以接受。他們知道,在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大學生的境遇算是比較好的了。曾經的不滿被對現實的妥協代替。
與此同時,大學生采用多種策略應對就業壓力,努力提高自身的就業競爭力,比如:申請入黨、參考公務員、考取各類資格證書、爭取實習機會、了解就業信息,等等。大學生入黨積極性非常高,接受調查的12所高校近三年的畢業生近半數是黨員。其中:“985”高校本科畢業生41%是黨員,普通高校畢業生37%是黨員。這一點頗出研究者意料之外。
大學生還通過參與各類社團活動和各種競賽、擔任學生干部、爭取榮譽稱號等方式,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為就業作準備。這些因素導致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問題出現了新的變化趨勢。
研究者發現,雖然大學畢業生失業現象不很嚴重,但隱性失業現象較為突出。應屆畢業生畢業半年后大約3/4的人就業,而沒有就業的1/4的人中只有不到半數在繼續上學(讀研究生或出國留學等),其余的人既不工作也不上學。
“這些人當中只有少數人在找工作(被統計為失業的人),多數人則處于隱性失業狀態,他們在等待滿意的工作機會或繼續上學的機會。當然,真正什么也不做而‘啃老\’的人只是少數,但他們中的多數人還是依賴父母的經濟資助,準備各種考試或上各類的培訓課程。如果有好的工作機會,他們馬上就會就業。這些人是隱性失業者,應屆畢業生畢業一年內的隱性失業率接近10%。”此項研究的負責人說。
新學校教育無用論
調查發現,不同學歷和不同類型學校有不同的就業率,并非越高學歷和越好的學校就業率就越高,不同學歷和學校類型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呈現兩頭高中間低的U形。碩士畢業生的就業率低于本科生和博士生,“211”大學畢業生就業率低于“985”高校和普通高校。
與此相關,目前大約1/3的畢業生在從事與其所學專業無關的工作,有部分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的專業對口率不到30%。極端的例子是,只有約1/6的醫學專業畢業生從事醫療工作。
即使畢業生從事與所學專業相關的工作,在很多情況下,用不到在校期間所學的專業知識,而工作崗位所需要的應用實踐性技能,學校教育未能提供,這導致用人單位不愿招收應屆畢業生,而許多畢業生感到在學校里學到的專業知識對其就業幫助不大。
此種情況反映在研究中為,專業課成績好壞與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沒有太大的關聯,并且對于畢業生隨后(畢業7年內)的收入增長和職位提升也沒有正向作用。
它導致的后果是,許多學生對學校教育不滿意,認為學到的專業知識無用,對專業課學習采取應付態度,他們把主要精力用于考研、學外語、考各種證書、兼職工作等方面。
“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專業課教學內容常常基于教師本人興趣和專業知識,而較少考慮學生就業需要。學校的業績考核迫使教師把主要精力用于發表論文和申請研究項目,從而忽略學生就業所需要的基礎專業知識和應用技能的教育。”此項研究的負責人說。
就業“拼爹”引發不滿
雖然大部分畢業生都能找到工作,但其中50%的人對自己的就業狀態不滿意,他們抱怨收入低、待遇差、專業不對口、沒有發展前途等,這導致畢業生跳槽現象頻繁發生。畢業半年內有27%的本科畢業生跳槽,而大專生則有48%跳槽;畢業三年內61%的本科生跳過槽,79%的大專生跳過槽。98%的跳槽行為都是主動提出離職,而非雇主解雇。
和這種“不滿”相比,另一種“不滿”更顯刺眼。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大學畢業生就業選擇傾向發生明顯轉變,最理想的就業選擇從高收入的外企轉變為高福利和高穩定的體制內單位(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體制內就業崗位競爭十分激烈,然而,與外企就業崗位競爭不同,體制內就業崗位競爭存在著暗箱操作、以權謀私、權錢交易、拉關系走后門等不正之風。
用畢業生的話來說,要競爭到體制內就業機會是要“拼爹”,一些公開招聘是為某些人“量身定做”的“蘿卜坑”,而大部分應聘的人都是“陪練”,即使考分和面試都是第一名也需要“運作”(走關系、行賄)。雖然不清楚這類不正之風到底有多嚴重,但在畢業生和其家長看來這類現象普遍存在。幾乎每一個畢業生都能講述幾個這類故事,有些是其親身經歷,有些是他們的同學、朋友、熟人或親戚的遭遇。只有“有關系”、“有背景”的人才能當公務員或進國有企業,這幾乎為大部分畢業生所認同。
“這種印象如此強烈,以至于有些家長在給子女填寫高考專業方向時聲稱,某些專業不適合其子女,因為這些專業的主要就業領域是機關和事業單位,而他們缺乏相應的社會關系,難以幫助子女進入這類單位。”此項研究負責人說。
同樣的,很多畢業生也有類似想法,他們因沒有相應家庭背景而不敢競爭這些就業崗位,那些應聘公務員和國有企業工作崗位失敗的人,紛紛抱怨招聘背后的“貓兒膩”,并且猜想競聘上崗者的家庭背景。這種現狀激起眾多畢業生的強烈不公平感,同時也導致他們對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招聘的公正性產生質疑。
不過,體制內就業者也并非事事如意。就業的最初幾年,能在體制內獲得工作機會的畢業生感到他們是幸運兒,不用像其他同學一樣在市場競爭中焦慮掙扎。但工作大約5~7年時間,他們中的一部分人也會產生焦慮,對體制內工作感到不滿,抱怨工作內容枯燥乏味,缺乏挑戰性,人際關系復雜,職務晉升機會競爭不公平和不公開,收入低,等等。
溫馨提示:請大家及時關注環球網校公務員頻道及論壇,小編將第一時間為大家提供公務員考試最新息。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6年國考申論答題紙模板:6類萬能框架+50個主題金句庫(附格式避坑指南)2025-04-03
- 2025年國考備考資料免費下載:高頻成語辨析早讀講義助你突破語言關2024-12-12
- 2025國考申論范文下載:以創新為翼,翱翔制造強國藍天2024-11-15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教養之光,文明社會的金鑰匙2024-11-14
- 2025國考申論寫作范文:以“中國精神”為筆,繪就民族脊梁新篇章2024-11-14
- 2025年國考行測答題技巧:片段積累小技巧,彎路走的少之疑問句2024-11-02
- 【國考必贏】2025國考申論備考:講解稿的滿分秘籍2024-10-23
- 2025國考常識備考之中國山脈2024-10-1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創新引領未來,奮斗鑄就輝煌2024-09-2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守護綠水青山,共繪金山銀山新畫卷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