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公務員聯考考試熱點:撒切爾夫人與英國最后的大國外交
推薦:公務員考試全科基礎精講優惠價980元!
公務員考試特惠套餐四折搶購! 
撒切爾夫人病逝后,她的一生功過、內政外交乃至對中國香港政策都已被大多數人蓋棺定論,但不少人忽視的是,其實她對國際關系理論有自己的一套見解,無論是否同意她,都不能否定她具有大國戰略眼光。她的理論并非鐵板一塊,而是由數個相互補充乃至沖突的體系組成,而且到了今天,不少國際案例依然有“撒切爾理論”的影子。
撒切爾夫人并不盲目反獨裁。她對不少獨裁政權都保持友好,例如智利獨裁者皮諾切特,而她對南非、羅德西亞白人政權的批判也相當有保留。她反對的主要是作為一個對外擴張陣營的“蘇聯帝國”,強烈支持美國總統里根針對這個“帝國”的幾乎一切行動,并因此被視做終結冷戰的功臣之一。這道公式,在冷戰結束后其實繼續在中東出現:英美都支持沙特、阿聯酋、埃及等友好獨裁國家,反對敘利亞、伊拉克等被視為有外擴野心的獨裁政體,直到最近的中東和北非之變。
撒切爾夫人以戰勝作為共產主義國家龍頭的蘇聯為己任,但同時希望保留冷戰的二元格局,因為那對英國最有利。在那個格局中,撒切爾夫人令英國成為美國陣營的二把手,她和里根的關系平起平坐,有時更能對美國施壓,不同后來布萊爾淪為布什的附庸。英國除了針對另一方的敵人,也著力避免陣營內的其他勢力冒起,例如歐盟的前身。戈爾巴喬夫實行改革開放后,撒切爾夫人情愿這樣的蘇聯繼續存在,去維持二元體系,并親口告訴戈爾巴喬夫她“不希望兩德統一”。直到今天,依然有一派學者相信冷戰后的國際亂局就是源自失去二元格局,并希望以中美為主軸重構一個二元體系,假如成事,日本也可能扮演當年英國在體系中的角色。
撒切爾夫人對歐洲態度鮮明,既要加入其共同市場,又對任何可能削弱英國主權的機制極度抗拒。英國至今拒絕加入歐元區、現任保守黨首相卡梅倫聲稱連任后將舉行是否留在歐盟的公投,都與她的路線關系很大。撒切爾夫人的疑歐態度,除了源自英國人的民族主義,也反映對聯邦主義者的不信任,擔心歐洲議會、歐洲法院等會凌駕英國議會民主,并削弱英國獨自處理經濟危機的彈性。近年歐盟爆發危機后,希臘、塞浦路斯等都贊賞英國的智慧,而撒切爾夫人在下臺后,依然不時 “勸勉”愛沙尼亞等小國不要加入歐盟,相信這條路線會繼續成為歐盟內部斗爭的其中一條主軸。
撒切爾夫人與智利建立的特殊關系,在國際格局中頗有特色,因為那是先有相類經濟發展模式,后有共同利益,繼而深化至軍事層面的盟友關系。今天我們熟悉的“撒切爾主義”,其實源自智利皮諾切特右翼政權的弗里德曼式經濟實驗,她以“智利模式”為師時,屬于全球先驅。后來馬爾維納斯群島(福克蘭群島)戰爭爆發,與阿根廷存在邊境糾紛的智利成了唯一支持英國的南美洲國家,為英國提供了大量寶貴情報,那是撒切爾夫人政治生涯的轉折點,因此她視皮諾切特為生死之交,在后者下臺面臨起訴時,還親往探望。現在的金磚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原來利益互不相干乃至互相沖突,但經濟發展模式相近,開始謀求深化為戰略合作,部分也和英智關系異曲同工。
馬島戰爭雖然沒有根本影響世界局勢,卻開啟了一個模式,就是英國通過馬島的千多名居民,把戰爭建構為一場“認同戰爭”。當時世界上支持阿根廷理據的國家為數頗多,根據剛解密的撒切爾夫人檔案,甚至有她身邊的黨友提議放棄馬島、接回全體島民。但最終英國成功扭轉國際輿論,把阿根廷描繪成侵略者,靠的就是強調島民對英國的認同和英式生活習慣,以及夸大阿根廷占領群島后的舉措,以突顯對方為“他者”;事實上,她處理中國香港問題原來也希望使用同樣模式。冷戰結束后,不少戰爭的交戰方都刻意建構居民認同,以求影響戰局,也是馬島戰爭的故智。
從撒切爾夫人的回憶錄可見,她對國際事務興趣極濃,從不懷疑自己的世界領袖身份,也因而忽略了對黨內矛盾的警惕。她下臺后,英國再也沒有大國外交的氣派;她離去后,也許英國再也產生不了下一位大國領袖了。
最新資訊
- 2026年國考申論熱點深度解析:10大命題方向與備考策略2025-11-18
- 2026年國考申論十大熱點全解析:免費下載備考寶典2025-11-18
- 2026國考申論備考指南:考前10大熱點全解析2025-11-18
- 2026年國考申論答題紙模板:6類萬能框架+50個主題金句庫(附格式避坑指南)2025-04-03
- 2025年國考備考資料免費下載:高頻成語辨析早讀講義助你突破語言關2024-12-12
- 2025國考申論范文下載:以創新為翼,翱翔制造強國藍天2024-11-15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教養之光,文明社會的金鑰匙2024-11-14
- 2025國考申論寫作范文:以“中國精神”為筆,繪就民族脊梁新篇章2024-11-14
- 2025年國考行測答題技巧:片段積累小技巧,彎路走的少之疑問句2024-11-02
- 【國考必贏】2025國考申論備考:講解稿的滿分秘籍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