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吉林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中國的信任“跌倒”
中國社會的總體信任再度下降,已跌破60分的信任底線;7成國人不信任陌生人。
“毒食品”多發,讓公眾聞之色變,“舌尖”變得警惕;“釣魚執法”頻現,也瓦解著社會信任鏈條;而見了老人倒地不敢扶,也成“彭宇案”的后遺癥……
這些尷尬景象,構成了轉型中國的世態剪影。將其合并同類項,不難得出“信任缺失”的命題。
信任流失,像塊疤痕,烙在了公共生活的肌體上。它是道德危機的引擎,也是社會“沙粒化”的助推器。老百姓成“老不信”,“逢官必疑”屢見不鮮,“不要和陌生人講話”成常態,都是社會信任度下跌的鮮明寫照。
當人們打開水龍頭,擔心水質不干凈;在外吃飯,“地溝油”“瘦肉精”等的陰影揮之不去;捐款獻愛心,又害怕淪為郭美美們炫富的資本……不信任感,難免會郁結在心頭。而“7成國人不信任陌生人”的結論,無疑是對信任匱乏的直觀呈現。
社會信任的紙張上,若出現褶皺或裂痕,那公共生活也會失去厚重的質地,承載不了人際依存與溫情的重量;人們也會陷入“原子化生存”的境地,抱著“孤島心理”,以狐疑眼光去打量人與事。
當社會總體信任“不及格”,甚至跌至冰點,不免會冷卻生活的熱度,加劇矛盾叢生、隔閡加深。
為信任缺失歸因,自然是重塑信任倫理的起點。社會信任支點的松動,離不開多重因素的作用:轉型帶來的觀念沖刷,消解著傳統信任模式的基底,建立在血緣與地域基礎上的“熟人信任”,在陌生人社會逐漸被動搖;社會整合機制運行的失當,包括制度規范與踐履,也對信任造成了毀損。
要填平“信任洼地”,就該彌合價值共識的裂縫。在多元社會中,對某些規則的恪守,比如誠信、公平等,應成底線性的社會共識。
試想一下,如果在人際交往里,以鄰為壑的設防心態很常見;在市場交易中,誠信成了奢侈品,在假冒偽劣中日漸被剝落;在慈善領域,密室化運作阻滯著監督的步伐;在官民互動中,政務信息能見度低,官員財產成謎……不信任,勢必會混同“警惕心”一塊,成為公眾的市儈姿態。
說起來,信任度下滑,并非像一堵墻的瞬時坍塌,而是一磚一瓦的累積式崩碎。首當其沖的,是權力失范對公信的透支.而修復信任裂痕,也需制度補全。它是積沙成塔式的:譬如說,建立“毒食品黑名單”機制,潔化食品安全生態;將權力關進籠子,增進政務透明等,避免公信力的崩塌。
信任“跌倒”了,終需社會共同扶起。信任的暗地,固然要制度陽光的照進,但制度背后是人心。在倒逼制度補全的同時,我們也該反求諸己――畢竟,信任氛圍的構筑,公序良俗的形成,有賴于個體心靈習性的涵養。
最新資訊
- 2026年國考申論熱點深度解析:10大命題方向與備考策略2025-11-18
- 2026年國考申論十大熱點全解析:免費下載備考寶典2025-11-18
- 2026國考申論備考指南:考前10大熱點全解析2025-11-18
- 2026年國考申論答題紙模板:6類萬能框架+50個主題金句庫(附格式避坑指南)2025-04-03
- 2025年國考備考資料免費下載:高頻成語辨析早讀講義助你突破語言關2024-12-12
- 2025國考申論范文下載:以創新為翼,翱翔制造強國藍天2024-11-15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教養之光,文明社會的金鑰匙2024-11-14
- 2025國考申論寫作范文:以“中國精神”為筆,繪就民族脊梁新篇章2024-11-14
- 2025年國考行測答題技巧:片段積累小技巧,彎路走的少之疑問句2024-11-02
- 【國考必贏】2025國考申論備考:講解稿的滿分秘籍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