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國考申論押題:延遲退休與社保雙軌制之爭


理論背景
作為世界上老得最快、老人最多的國家,養老已經成為我國年輕人必須面對的難題之一。隨著中國老齡化問題日益嚴峻,"未富先老"使得中國養老問題相當突出。"中國式養老"漸漸走入尷尬的境地。
隨著人口壽命的增長,社會養老金的支付也將越來越多,原先設計的養老金制度有一定缺口,未來的養老金將會出現巨大缺口,從這個角度講,延遲退休迫在眉睫。"為此,延遲退休成為了社會敏感問題,同時也是與廣大百姓休戚相關的民生問題。從以往來看,延長退休年齡往往是某些身體健康、職位較高、收入較高的人,不愿意按規定時間退休;與此同時,一些低收入群體,則希望盡快退休,因此兩個群體的訴求產生了沖突。
目前我國實行的是"養老金雙軌制",有兩套并行的養老金體系,一套是政府部門、事業單位的退休制度,由財政統一支付的養老金;另一套是社會企業單位的"繳費型"統籌制度,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準繳納。前一種養老金補償率高,公務員退休后能拿到退休前工資90%的退休金;后一種補償率低,企業職工退休后每月拿到的養老金約為在職工資的60%。這種"雙軌制"使得企業退休職工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在養老金收入上的差距極為不合理。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和公眾公平意識的提升,養老金"雙軌制"對社會就業平衡和人才合理流動的嚴重影響逐漸顯現。這一現象的存在,也使推行延遲退休的阻力更大。
相關政策
2012年6月,《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公布,"研究彈性延遲領取養老金年齡的政策"被寫入綱要。綱要還提出,要落實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實現醫療保險繳費年限在各地互認,累計合并計算。
根據綱要,"十二五"期間還將研究制定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辦法;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遺屬待遇制度,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病殘津貼制度,制定實施失業保險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繼續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政策;建立工傷預防制度,完善行業工傷保險費率政策標準和企業浮動費率機制。
2012年8月,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與深圳市財政委員會日前共同頒發《深圳市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障實行辦法》決定對《辦法》實施后新進入深圳事業單位并受聘在常設崗位的工作人員也試行加職業年金的養老保障制度。《辦法》從8月25日起試行,有效期5年。
2011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曾提出,2011年要積極推進機關和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通過改革現行單位保障制度,統一公務員、事業單位和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模式。
示范例文
落實"彈性退休"還需配套"彈性制度"
"延遲退休"是一個我們必須面對的涉及未來我國人口結構變化和養老保險制度能否持續的問題,也是未來經濟和社會如何或者能不能繼續高速發展的問題。
目前,我國法定的退休年齡是男性年滿6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在生活條件日益改善的今天,醫療水平的提升、保健知識的豐富使人們的身體健康得到了更多保障,按照現行的法定年齡退休,無疑意味著人力資源的浪費。如果考慮實際需求,適當延長退休年齡,不僅可以延緩老年人領取養老金時限,從而緩解國家養老壓力,也能夠讓老年人充分發揮余熱,繼續為社會作貢獻。可以說,延長退休年齡是重要舉措,值得期待與推行。
現實的情形是,延長退休年齡可能會帶來一系列的社會聯動。首先,在就業競爭日趨白熱化的當前,延長退休年齡勢必會讓"就業難"狀況進一步加劇。此外,對于某些工種的從業者來說,工作體力消耗大,在職時收入水平偏低且不穩定,退休后則可以獲得穩定的養老金收入,延長退休年齡必將讓他們的利益受損。因此,在權衡各方利弊的前提下,實施"彈性退休"顯然是最有效的方法,而具體到方案的制定與出臺,必須配套相應的"彈性制度",才能使"彈性退休"更好地得到落實。
"彈性制度"首先表現在時間上,不宜統一實施,而是要采取早晚結合的方式逐步推進。由于缺乏延長退休方面的相關經驗,可以采取先行試點的做法,圈定一些城市作為試點區域,給予政策、財政等層面的多種支持,進行經驗摸索,并在試點過程中完善相關制度建設,進而在各地全面推行,以確保實施的科學性與準確性。
其次表現在就業渠道上,需要拓寬與收縮并舉。長期以來,我國勞動力市場存在一個怪圈,那就是"就業難"與"招工難"并存,其原因不是就業崗位稀少,而是就業需求與崗位供給之間存在明顯的結構性差異。因此,政府部門一方面要拓寬就業渠道,為大學生、農民工等群體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另一方面要收縮就業渠道,對礦山、機械等特殊行業實行培訓上崗,既保證這些行業人才結構的專業性,又能緩解盲目就業帶來的就業焦慮。
此外,還應針對不同的職業設計不同的退休制度。對工資待遇及社會保障相對完善的公務員、事業單位群體,不妨硬性規定延長退休年齡,對私營企業及一線工人則需要靈活應對,以自愿為原則,將矛盾降低到最小程度。同時,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將薪資待遇、社保等重點向低收入人群傾斜,力求平衡各方利益,確保"彈性退休"得到更好的推行。
一項事關全體民眾社會保障的重要民生政策,其不僅要師出有名,還真正應當拿出說服公眾的誠意。政府當務之急是要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在破除陳舊制度弊端的前提下,再來談推遲退休年齡,這才有助于增強政府的公信力。
最新資訊
- 2026年國考申論答題紙模板:6類萬能框架+50個主題金句庫(附格式避坑指南)2025-04-03
- 2025年國考備考資料免費下載:高頻成語辨析早讀講義助你突破語言關2024-12-12
- 2025國考申論范文下載:以創新為翼,翱翔制造強國藍天2024-11-15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教養之光,文明社會的金鑰匙2024-11-14
- 2025國考申論寫作范文:以“中國精神”為筆,繪就民族脊梁新篇章2024-11-14
- 2025年國考行測答題技巧:片段積累小技巧,彎路走的少之疑問句2024-11-02
- 【國考必贏】2025國考申論備考:講解稿的滿分秘籍2024-10-23
- 2025國考常識備考之中國山脈2024-10-1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創新引領未來,奮斗鑄就輝煌2024-09-2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守護綠水青山,共繪金山銀山新畫卷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