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公共基礎知識行政管理知識點匯總(4)
▲行政領導職務及其非領導職務序列
1.行政領導職務序列:
(1)中央國家行政機關:8個等級,最低為副處。
(2)地方:8個等級,最低為副科。
(3)對應的級別有13個:
國務院總理:一級
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 二至三級
省部級正職:三至四
省部級副職:四至五
廳司級正職:五至七
廳司級副職:六至八
縣處級正職:七至十
縣處級副職:八至十一
鄉科級正職:九至十二
鄉科級副職:九至十三
2.非領導職務序列(共8個):巡視員、助理巡視員、調研員、助理調研員、主任科員、副主任科員、科員、辦事員
▲行政領導者的產生方式
共有四種:a.選任制;b.委任制、c.考任制、d.聘任制
注:(1)省人大常委會有權任命副省長,無權任命省長;(2)聘任制主要用于專業技術職務和基層行政職務,不適用于高層行政領導者
▲行政領導的職務升降
1. 行政領導職務升降的人員范圍:
有兩類:a.各級政府組成人員,升降由同級人大和常委會決定(其實是領導組成人員);b.非政府組成人員,其升降由行政系統自身決定。
2.行政領導職務晉升的資格條件:
a,文化程度:
晉升科級正副職:高中、中專以上學歷
晉升副處-正司:大專以上學歷
晉升副部級:本科以上學歷
b.下一級任職年限:
晉升科、處正職:應分別任下一級職務兩年以上
晉升科、處、司、部副職:三年以上
注:非領導職務的公務員晉升與此相同
▲行政領導職務任免
1.任免的主體:即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
2.權限:a.各級人大有權任命或決定各級政府組成人員、除各級政府組成人員外的領導職務(如市政府的副局長);b.政府:任免其他公務員職務(包括非領導職務)
3.行政領導兼職的規定:原則上實行一人一職。確因需要,只可兼任一職。但也有兩個例外:a.常設機關領導職務擔任非常設機關領導職;b.名義上兼職而實際上還是本職范圍內的職責
▲轉向現代科學行政決策的標志
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1.決策主體由個人轉向集體;2.決策過程由主觀隨意轉向程序化;3."謀"與"斷"相對分離;4."斷"與"行"相對分離;5.決策手段的運用日益增強
▲現代行政決策組織體制的架構
架構主要有:
1.行政決策的中樞系統:重要任務是"斷"。
2.行政決策信息系統
3.研究咨詢系統
4.審批控制系統
注:我國具有綜合性審批控制職能的組織系統有二:a.全國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b.中央和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
▲行政決策過程
過程如下:a.問題的確認;b.問題進入決策議程;c.決策規劃的擬訂;d.決策合法化與采納
▲行政執行及其層級、手段-
1.定義:是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國家公務員實施決策中心發出的決策指令,以達到預期目的的職務行為。
2.層次:中央級;省級;縣級;鄉級。
3.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經濟手段。
▲行政執行的環節
五個主要環節:a.行政執行計劃;b.組織落實與人員配置;c.行政執行中的指揮;d.行政執行中的控制;e.行政執行評估總結。
▲行政協調的含義與作用
1.定義:是指協商、調整行政系統與其外部環境之間、行政系統內部縱橫向之間的各種關系,使之分工合作、權責清晰,相互配合,有效地實現行政目標和提高整體效能的行為。
2.作用:a.協調與外部環境的關系,增強行政系統的適應力、創新力;b.協調內部縱橫向的關系,以增強行政系統的協作力、整合力;c.協調內外部、縱橫向的人際關系,增強行政系統的凝聚力、驅動力。
▲行政協調的類型及其機制
1.分類:
a.以協調的主體及內容分:與外部環境的...;內部縱橫向的...;內外部、縱橫向人際關系的...
b.以協調所解決的中心問題及其具有的性質分:(同上)
c.以協調所涉及的管理層次和管理手段分:高層、中層、基層;權責體制、規制協調;利益、心理協調;
2.幾種類型的行政協調及其機制:
a.與外部環境的協調機制主要有三種:行政反饋(首要機制);職能調查;行政參與
b.內部縱橫向的: (1)縱向垂直府際關系:關鍵是解決好事權與財權、人事權與決策權的配置機制;(2)橫向平行府際關系:關鍵是解決好分工又合作的機制。
▲行政協調的前提條件
1.前提條件是:行政溝通
2.行政溝通的種類:下行溝通;上行溝通;平行溝通
▲加強行政監督的重要性
1.教育是加強依法監督的基礎
2.法制是加強依法監督的保證
▲我國行政系統的內部監督
1.內部監督主要包括:a.一般監督(上、下級之間的相互監督;職能部門和主管業務部門的監督);b.專門監督(主要指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
2.行政監察:指政府系統內部的專門監察機構,主要是監察部、地方各級監察廳、局。
(1)監察對象:政府各部門及其國家公務員、政府任命的其他人員、下一級政府及其領導人員
(2)領導體制:監察機關實行雙重領導,既受本級人民政府領導,又受上一級監察機關領導。
(3)程序:立項、調查、提出檢查處理情況報告、作出監察決定或建議
3.審計監督:
(1)審計機關擁有檢查權、調查權、建議權和處理權
(2)審計機關的領導體制:雙重領導體制。
▲我國行政系統的外部監督
1.外部監督主要包括: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人民法院的監督;人民檢察院的監督;政黨監督;社會及輿論的監督;
2.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包括:
a.聽取和審議工作報告(這是監督最基本的形式)
b.審查和批準國民經濟計劃和財政預算、決算
c.審查政府的法規、決定 和命令
d.質詢和詢問
e.代表視察和執法檢查
f.罷免政府組成人員
注:各級人大有權撤消同級政府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
3.人民檢察院的監督有:法紀檢察;經濟檢察;偵查檢察;監所監督;
4.政黨監督主要方式有三:各級黨委監督;黨的基層組織監督;黨的各級紀檢監督。
?200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輔導
?200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政能力輔導
?2009年公務員面試全程指導
最新資訊
- 2026年國考申論熱點深度解析:10大命題方向與備考策略2025-11-18
- 2026年國考申論十大熱點全解析:免費下載備考寶典2025-11-18
- 2026國考申論備考指南:考前10大熱點全解析2025-11-18
- 2026年國考申論答題紙模板:6類萬能框架+50個主題金句庫(附格式避坑指南)2025-04-03
- 2025年國考備考資料免費下載:高頻成語辨析早讀講義助你突破語言關2024-12-12
- 2025國考申論范文下載:以創新為翼,翱翔制造強國藍天2024-11-15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教養之光,文明社會的金鑰匙2024-11-14
- 2025國考申論寫作范文:以“中國精神”為筆,繪就民族脊梁新篇章2024-11-14
- 2025年國考行測答題技巧:片段積累小技巧,彎路走的少之疑問句2024-11-02
- 【國考必贏】2025國考申論備考:講解稿的滿分秘籍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