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學習及精解(1)


1.生命是一場充滿意外收獲的偉大歷險,看上去難以掌握,其實機會無處不在。如果你從不犯錯,或者從沒有人批評過你,那么你肯定沒進行過任何大膽的嘗試。如果一個人這樣生 活,那么他肯定無法發揮出所有潛力,當然也就很難真正享受到生活的樂趣。
這段文字主要是想說明()。
A.人生要勇于嘗試B.生活的樂趣在于冒險
C.生活中機會無處不在 D.一個人不可能從不犯錯誤
2.中國古代無論是奴隸制還是封建制,都受到宗法制度和宗法精神的強烈影響。它不僅是宗族凝聚力的一種保障,而且是王權的重要支柱。君權、地方行政權都滲透了宗法父權的因素。這是封建專制制度得以長期牢固統治的條件之一。在國家的立法中,不僅確認了有關封建宗法制度的大量內容,而且承認宗法家規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是國法的重要補充。
這段話主要支持了這樣一種論點,即()。
A.宗法制度強烈地影響著中國古代的政治、立法以及司法,甚至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B.宗法制度成為中國古代專制統治的堅強基礎
C.中國古代社會,宗法精神是王權的重要支柱
D.宗法制度被中國古代國家立法所確認,并成為國家立法的補充
3.一些招工單位提出的用人條件,動輒就是大本以上學歷,本來有些工種普通技工即可勝任,可招工單位非要招本科生、研究生裝點門面。在現有的人才概念中,技術工人常常被排斥在人才的范疇之外,或者提起來重要,排起隊來次要;關鍵崗位需要,而盤點“功名”時則覺得他們沒必要。
這段文字是針對下面哪種現象談的?()。
A.用人單位哄抬學歷B.沒有做到人盡其用
C.技工沒受到足夠重視D.對人才概念的錯誤認識
4.從1901年到1961年,諾貝爾文學獎幾乎完全為歐美白人壟斷;20世紀60年代以后,亞、非、拉美作家居多數;90年代則沒有歐美白人作家獲獎。而60年代以后正是歐美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這是否意味著技術突起、科學猛進會使文學作品失去人文魅力?
上面這段話主要支持了這樣一種觀點,即()。
A.科技高度發展可能使文學中的人文精神走向淺薄
B.不排除技術和科學的干擾,就沒有優秀的文學作品
C.真正優秀的文學作品只能產生在落后的國家和地區
D.科技發展是以文學作品喪失人文魅力為代價的
答案及解析
1【解析】這道題目較為簡單,很容易從文字中判斷出答案為A。
2【解析】片段中明確地指出中國古代都受到宗法制度和宗法精神的強烈影響,是封建專制制度得以長期牢固統治的條件之一,又是國法的重要補充,所有的這些觀點都指出了宗法制度是中國古代專制統治的堅強基礎這個論點,即選B。
3【解析】從給定材料來看,前半部分是講一些用工單位哄抬學歷的事情,后半部分講的是現在社會上出現的在用人問題上的不正常現象。所以,這段文字材料是有兩層意思。據此,A只講了第一層意思,不能選。B項講的是第二層意思,不能選。C項只是第一層意思中的一個例子,不能選。所以答案只能是D項。
4【解析】片段中通過列舉事例,諾貝爾文學獎和科學技術的時代的對比,得出這個疑問“這是否意味著技術突起?科學猛進會使文學作品失去人文魅力?”這其實就表現了作者的潛在觀點,即科技高度發展可能會使文學中的人文精神走向淺薄,即A。
最新資訊
- 2026年國考申論答題紙模板:6類萬能框架+50個主題金句庫(附格式避坑指南)2025-04-03
- 2025年國考備考資料免費下載:高頻成語辨析早讀講義助你突破語言關2024-12-12
- 2025國考申論范文下載:以創新為翼,翱翔制造強國藍天2024-11-15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教養之光,文明社會的金鑰匙2024-11-14
- 2025國考申論寫作范文:以“中國精神”為筆,繪就民族脊梁新篇章2024-11-14
- 2025年國考行測答題技巧:片段積累小技巧,彎路走的少之疑問句2024-11-02
- 【國考必贏】2025國考申論備考:講解稿的滿分秘籍2024-10-23
- 2025國考常識備考之中國山脈2024-10-1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創新引領未來,奮斗鑄就輝煌2024-09-2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守護綠水青山,共繪金山銀山新畫卷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