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09考綱新變化 老師支招贏公考


最近幾年,公務員錄用考試中,無論中央機關,還是省級機關,或者是縣鄉級機關,在招考過程當中,行測考試通過率比較低,為什么會造成這種現象呢?除掉客觀上考題量大、時間比較緊以外,究其主要原因是考生的主觀因素造成的。
考上公務員的考生的經驗,還有在考試中落第的考生的教訓,歸納成三條:第一,就是應該堅持一個標準。第二,要克服兩個障礙。第三,就是要培養或者是養成三個習慣。
考試大綱是標準
所謂堅持一個標準,或者說按照一個標準,就是按照考試大綱來備考。因為無論是中央也好,還是省級、各級機關,在招考公務員以前,都要發布一個考試大綱。這是很肯定的,即便是有的省沒有考試大綱,它也要指明參照中央哪一年的考試大綱準備考試,所以說這是一個標準。一般情況下,出題的范圍不會超出考試大綱的,當然有的省可能會超出,也會有考的時候也不會用考試大綱的,這種情況是極特殊的。按照考試大綱準備,時間又比較緊。所以這樣的話,就要求大家集中精力。在平時,還沒有準備的基礎上,利用比較短的時間,有重點地把自己的薄弱環節進一步加強。也就是說,要把有限的時間用在刀刃上。在這里,應該搞清楚什么呢?那就是說這個有限的時間,主要的應該把有些不太熟悉的題型或者是大綱當中有什么新的題型進行練習,已經熟悉的強化一下就可以了。
根據中央及各省最近這兩年在公務員考試當中,就行測來講,有這樣一些新的題型。數字推理當中的數圖數列,這個08年中央考了。數字排序數列,這也是數字推理當中的。圖形推理當中的九宮格的也出現過。中央去年還考了一個平面變立體當的,不是讓你選哪一個是正確的,而是讓你選哪一個是錯誤的,這也是一個新的要求。邏輯判斷當中,主要的題型就是列表的練習題。定義判斷當中,多定義判斷題,類比推理當中,填空類的題目,還有三連詞的題。文章閱讀中符合或者不符合文意的判斷題,詞語表達中同項內容判斷題,還有少數省市考的,比如說江蘇、天津,在知覺速度題中,把六個選項變成四個選項。對于這些新的題型,無論報考中央機關,還是省級、縣鄉級機關,你都要把這些新題型的結構、內容、解題方法掌握住。
中央和地方這個考題是互相借鑒的,像數圖數列,就是從北京的考題中借鑒的,北京的考題以前是圓形的,中央的考題改成了三角形的。所以大家對這些新題型要及時掌握。從2009年的考試大綱中行測部分,沒有列出什么新題型,但是,試卷也有可能出現新的題型。 09年的考試大綱中行測有兩個變化,第一個變化就是把常識判斷放在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是言語理解,第三部分是判斷推理,第四部分數量關系,第五部分是資料分析。跟08年相比,常識判斷的考試內容寬泛了,去年主要是考法律,09年的國考,還要考其他類的常識,如政治、經濟、管理、歷史、自然、科技等,但還是以法律常識為主。
克服兩個心理障礙
所謂克服兩個障礙,主要是心理上的障礙:
一個是只有得到最高分,才能進入面試。但是如果要抱著這樣的想法的話,對于絕大多數同學來說,不太實際。因為得最高分,只是極個別的人,如果你有這種想法,那么到了考場上,碰到一道不會做的題,或者難題,就會急躁、出汗、心跳加快,這樣的話,就容易連后面會做的題也做不出來了。所以,這是應該克服的一個心理障礙。碰到難題,你把它放一放,以后再做,以免耽誤時間。
第二個心理障礙,就是盲目自滿的心理。有的人在平時練習中做過兩道難題,就覺得什么都會了,其他的題型就什么都不管了,這是一種盲目自滿的心態。平時練習的時候,一般的所謂練習題,大多數都比較簡單,如果碰到過比較復雜的還好,如果只做過簡單題的話,你的基礎就會很薄弱。
在行測考試以前,應該做好的是三項準備:
第一,就是對行測的考試程序做到心中有數。
第二,就是對行測考試的各類題型,尤其是比較難的難題,應該掌握住它的解題方法,做到胸有成竹。
第三,就是要在考場上應該按照監考老師的要求去做,在考場應該做到有條不紊。只有做好了上述這些準備,才說明你的心理準備充分了,到了考場上才能夠從容不迫做題。
養成三個備考習慣
所謂培養三個習慣,就是平常練習的時候要養成的三個有效備考的習慣。
一是用中央機關或者是省級機關考過的近一兩年的真題來做練習,有的放矢地去加強自己的弱項。比如說在圖形推理當中,某類題型掌握得較差,就針對這類題型多練習一些,或者發現自己在言語理解中的短句填空、詞語判斷掌握不準,就多練習一些,這樣準備就會很充分。
二是積累解題方法的習慣。積累方法是答好試題的關鍵之點,方法不對頭,人家半分鐘做一道題,你三分鐘做一道題,就不太好了。再一個就是要把實用的、又快又準的方法,有意識地結合起來,尤其是比較難的題的做題方法,有多少積累多少,以備考試做題的時候用。應該懂得沒有方法的積累,也就沒有聰明的頭腦,也就不會有行測考試的好成績。
三是養成先易后難的做題習慣,在平時系統自測的基礎上實踐。具體來講:
第一層意思:從中央機關最近幾年考題的五個部分來說,(多數地方的行測考試也是考這五個部分),可以先做數量關系和資料分析,因為要用很多公式、很多規律還要計算,趁著頭腦清楚,可以先做這一部分。
第二層意思:對每一部分考題來講,也分為少許的容易題、多數比較難的題和少量的難題,做起來首先應該先做容易題和比較難的題,最后做難題。什么叫難題?不是一上來就知道哪一個是難題,而是若用上兩三種規律,或者兩三種方法,或者是兩三門學科的知識還做不出來的題,這對于你來說就是難題,對這種難題應該放棄,到最后有時間再做,沒有時間就要大膽猜測。千萬不要在答題卡上留下沒有涂黑方框的題,那樣就太吃虧了,總之最后應該留出3~5分鐘,按照一定的規律都把它涂黑。
第三層意思:難題因人而異,對學數學的考生來說,數量關系、資料分析做起來比較簡單,學語文的考生會覺得言語理解題很容易,平常知識積累得很豐富的會覺得常識判斷題非常容易,所以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難題,當然不包括偏題。所謂難者不會,會者不難就是這個道理。對于前面提的第一層意思,五部分怎么做,只是一個參考,應根據個人情況具體分析,學語文的就可以先做言語理解題,學法律的可以先做常識判斷中的法律知識部分。
總之一句話,就是要以不把自己頭腦搞大為準,你先做哪一部分,要按照自己平時練習的習慣去做。
以上這些概括的說,一個標準,就是目標問題,目標明確,才能集中精力;兩個障礙,就是態度問題,態度端正才能沉著應戰;三個習慣,就是方法問題,方法科學才能事半功倍。
最新資訊
- 2026年國考申論答題時間分配怎么做?考場提分關鍵策略一文掌握2025-09-15
- 2026國考申論寫作進階指南:破解無從下筆困境的四大核心策略2025-09-15
- 2026年省考與國考的區別以及備考方略,考生必看對比指南2025-08-27
- 2026年國考需要多長時間備考?不同基礎考生的復習規劃指南2025-08-27
- 2026年國考常識備考技巧:高效提升你的常識能力2025-08-26
- 2026年一個月備考國考來得及嗎?一月備考策略揭秘2025-08-26
- 2026年國考怎么備考?高效方法與沖刺策略全解析2025-08-18
- 2026年國考一個月備考來得及嗎?沖刺方法與高效復習策略解析2025-08-18
- 2025國考攻略:國考結構化面試材料題備考技巧大揭秘2025-02-16
- 國家公務員面試揭秘:國考結構化小組面試流程全詳解202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