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國考行測解題技巧:言語理解常見錯誤
2021年國考行測解題技巧:言語理解常見錯誤
一、詞性誤用
所謂詞性誤用,是把甲類詞當乙類詞用,如動詞當形容詞用,名詞當動詞用,動詞當副詞用等。
【例題】她的這個很不經意的舉動,帶著多么惹人可愛的孩子氣,以致讓人覺得站在眼前的就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
【解析】“可愛”是形容詞,這里當動詞用了,可改為“喜愛”。
二、代詞使用不當
代詞使用不當一般存在兩種情況:一是代詞錯用,二是代詞指代不清。這兩種情況都會讓人產生語義的誤解。
【例題】《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是劉恒的一篇反映現實平民生活的小說,他用詼諧的語言表現了市井尋常百姓的生活。
【解析】此句存在著指代不清的問題,句中的“他”可以理解為小說的主人公張大民,因為張大民是一個極詼諧有趣的人,也可以指代作者,應將此句中的“他”給以明確化,改為“小說中的主人公”,這樣整個句子意思通順,指代清楚。
三、介詞使用不當
介詞使用不當一般表現為兩種情況:一是用錯介詞,二是介詞同賓語搭配不當。
【例題】詩中運用對比手法,對揭露敵人本質與表現我軍力量上起了重大作用。
【解析】“對”也不能同“上”搭配,可刪去“上”。
四、連詞使用不當
此處所指的連詞,也包括常用的一些關聯詞。連詞出現的錯誤常見為搭配不當。
【例題】只有汽車沒有油,它就不能夠行駛了,汽車也就成了一堆不能運動的鋼鐵物件。
【解析】句中的連詞“只有”,是一個必要條件的連詞,應該使用一個表達充分條件的關聯詞,應該將“只有”改成“如果”,即“如果汽車沒了油,它就不能夠行駛了”。
五、成分欠缺
句子里的主語和賓語最容易欠缺。
【例題】經過這次下鄉調查,和廣大群眾密切接觸使我們看到了改革開放政策給農村帶來的新變化和新氣象。
【解析】“使”作謂語動詞,缺少主語,可刪“經過”,也可刪“使”。
六、搭配不當
最容易出現的是主謂搭配不當和動賓搭配不當。
以上內容是2021年國考行測解題技巧:言語理解常見錯誤。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有意愿報考國家公務員考試的考生要抓緊時間復習備考。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暫未公布,為了避免錯過報名,考生可以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及時獲取報名時間。還可以點擊下方免費下載更多考試資料哦!
最新資訊
- 2026年國考申論熱點深度解析:10大命題方向與備考策略2025-11-18
- 2026年國考申論十大熱點全解析:免費下載備考寶典2025-11-18
- 2026國考申論備考指南:考前10大熱點全解析2025-11-18
- 2026年國考申論答題紙模板:6類萬能框架+50個主題金句庫(附格式避坑指南)2025-04-03
- 2025年國考備考資料免費下載:高頻成語辨析早讀講義助你突破語言關2024-12-12
- 2025國考申論范文下載:以創新為翼,翱翔制造強國藍天2024-11-15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教養之光,文明社會的金鑰匙2024-11-14
- 2025國考申論寫作范文:以“中國精神”為筆,繪就民族脊梁新篇章2024-11-14
- 2025年國考行測答題技巧:片段積累小技巧,彎路走的少之疑問句2024-11-02
- 【國考必贏】2025國考申論備考:講解稿的滿分秘籍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