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考每日一練行測綜合(10月14日)


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快要到了,考生要早做準備,報考2020年國家公務員的考生可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及時獲取2020年國家公務員的考生報名時間、考試時間等重要節點考試提醒。
第一部分 常識判斷
1.“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這句話說明( )。
A.自然屬性是人的本質屬性
B.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都是人的本質屬性
C.社會屬性是人的本質屬性
D.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都不是人的本質屬性
第二部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
2.《舌尖上的中國》這七集紀錄片,始于《自然的饋贈》歸于《我們的田野》,顯然是創作者試圖以精心設計的布局。闡釋一種______的美食理念。然而,它所推崇的飲食價值觀,恰恰是與當前的快餐時代______的。它自始至終都在告訴觀眾,真正的美食需要時間,需要耐心,需要勞動,需要回歸自然。這種溫柔卻振聾發聵的提醒,持續不斷地刺激著我們已經麻木的舌頭。 填人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耐人尋味 南轅北轍
B.返璞歸真 背道而馳
C.意味深長 大同小異
D.原汁原味 殊途同歸
第三部分 數量關系
3.龍鑫公司共有500名員工,在為地震災區捐款時,有3/4的男員工每人捐款200元,另外1/4的男員工每人捐款100元;有2/3的女員工每人捐款200元,丟的女員工每人捐款125元。則全公司共捐款( )元。
A.72500
B.87500
C.92500
D.95000
第四部分 判斷推理
4.證據按其來源可分為原始證據和傳來證據。原始證據就是直接來源于案件客觀事實的證據;傳來證據是指不是直接來源于案件事實或原始出處,而是從間接的非第一來源獲得的證據材料。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傳來證據的是:
A.甲致乙重傷所使用的匕首上留下的指印與甲的指紋同一的鑒定結論
B.公安機關勘驗殺人現場時發現的插在被害人胸部上的一把匕首
C.醫生魏某轉述的被害人在臨死前向他講述的遭受犯罪分子侵害的事實
D.證人看到甲身上有血跡,從犯罪現場走出的證言
先做題目再對答案,答案在下一頁哦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這句話體現出社會屬性是人的本質屬性。人作為社會群體中的一員,有兩種屬性,即人的自然屬性和人的社會屬性。只有社會屬性才是人的本質屬性。故選項A、B、D說法均錯誤。
2.答案:B
【解析】:由句意可知,第一空所填詞語應和“自然的饋贈”、“我們的田野”相對應。首先排除無法與其形成對應的A、C兩項。由“然而”可知,《舌尖上的中國》所推崇的飲食價值觀和快餐時代是恰恰相反的,故第二空所填詞語應能表示“相反”的意思。“背道而馳”符合句意。“殊途同歸”與句意恰好相反。故本題答案為B。
3.答案:B
【解析】:假定男員工有4份,女員工有3份,則平均每份男員工捐款為(200×3+100×1)÷4=175(元),平均每份女員工捐款為(200×2+125×1)÷3=175(元),由此可知全公司平均每人的捐款金額也為175元,所以全公司捐款為175×500=87500(元)。答案為B。
4.答案:C
【解析】:傳來證據定義的關鍵信息是:間接獲得的證據材料。A項的鑒定結論、B項中的匕首、D項證人的證言都是直接來源于案件事實的,屬于原始證據;只有C項魏某的轉述來自于被害人的陳述,是間接獲得的,屬于傳來證據,故答案選C。
以上內容是2020年國考每日一練行測綜合(10月14日)。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有意愿報考國家公務員考試的考生要抓緊時間復習備考。了解更多有關考試的內容,關注環球網校公務員頻道。還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更多公務員精華資料、系列模擬試題喲!
最新資訊
- 2025年備考指南:國考行測每日一練(第三期)2023-12-12
- 2025年備考指南:國考行測每日一練(第二期)2023-12-10
- 2025年備考指南:國考行測每日一練(第一期)2023-12-07
- 2022年國考行測常識判斷每日一練(10月11日)2021-10-11
- 2022年國考行測判斷推理每日一練(10月11日)2021-10-11
- 2022年國考行測邏輯填空每日一練(10月10日)2021-10-10
- 2022年國考行測數字運算每日一練(10月9日)2021-10-09
- 2022年國考行測邏輯判斷每日一練(10月9日)2021-10-09
- 2022年國考行測判斷推理每日一練(10月2日)2021-10-02
- 2022年國考行測常識判斷每日一練(10月1日)202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