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如何運用選項篩選原則解決片段閱讀題


【摘要】行測言語題當中的片段閱讀一直是考試的重點,尤其是主旨觀點題更是重中之重,然而很多時候做題都會被選項迷惑,那我們該如何破除迷霧,找出正確答案?這就需要掌握選項篩選的原則。小編在此進行詳解。
一、話題一致。
話題一般來源于文段的高頻詞語。
【例1】信息時代里的企業就像一個完整的人,組織如骨骼,資金如血液,信息如神經。信息流是生命線,信息系統是神經系統,顧客需求是刺激源。在統一的數字神經系統下,從決策者到管理者再到執行者,從人到機器,如果信息可以一路順暢,整個企業就能用一個大腦思考。這顆數字大腦不僅要對多樣化、個性化的顧客需求做出及時準確的反應,還要在對這類信息資源的篩選和分析中不斷尋找新的機遇,拓展進步的空間,打造時刻貼近顧客需求的無縫隙的服務品牌。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
A.打造知名品牌是企業長遠發展的基礎
B.應高度重視企業各個環節的有效整合
C.如何對顧客需求做出及時準確的反應
D.信息系統對企業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解析】文段每句話基本都與“信息”相關,高頻詞為“信息”,可以判斷出文段的話題為“信息”,選項必須與之一致,故答案為D。
二、側重點一致。
側重點一般來源于文段的關鍵句,而關鍵句依據文章結構來判斷。如:因果結構的結果,轉折結構的轉折之后,總分結構的總句等等。
【例2】一般來說,一個社會的監督體系是由多方面力量組成的,媒體監督不應成為其中的主要力量,更不應“一枝獨秀”,因為這個體系還應該包括公眾監督、制度監督等多個方面,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會使整個體系出現明顯漏洞。單純依靠一種監督力量,對于任何一個社會來說都是“不安全”的,因為不同的監督力量,在整個體系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媒體監督相對于制度監督等方式而言,是一種非強制性的監督,不僅受制于是輿論環境,而且監督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監督對象的態度。因此,將整個社會監督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媒體身上,既不科學,也不現實。
這段文字針對的主要問題是:
A.目前媒體監督被賦予過多的期望
B.社會監督未引起監督對象的足夠重視
C.媒體監督的效果尚不理想
D.強制性監督的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
【解析】“因此”判斷為因果結構,關鍵句為“因此”引出的句子,強調“希望”寄托于媒體過多的不合理,故答案為A。
三、作者意圖一致
作者意圖一般要看特殊句式或者文段的肯否性質。如:反問句本身表明作者觀點,疑問句引出作者觀點,否定性文段引出作者想要解決的意向,等等。
【例3】說起社會公正,最多人的答案是要機會平等。說起機會平等,人們腦海浮現的,往往是競技場上的起跑線。只要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競爭就是公平的,因此最后跑出來的結果無論是什么,那也是公正的。問題是:到底要滿足什么條件,我們才能站在相同的起跑線?更進一步,當我們用起跑線這一比喻來思考正義問題時,背后有著怎樣的道德想象?
這段文字的主要觀點是_____。
A.只有站在相同的起跑線上才能實現機會平等
B.機會平等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同一起跑線上
C.機會平等是努力確保起點公平,容許競爭者自由發揮
D.所謂起點公平是要抹平競爭者的所有差別
【解析】文段話題為“起跑線”,故排除CD。“問題是”引出兩個問句,表達作者意圖,對“起跑線”的說法不贊同,故答案為B。
在選項篩選的過程中,遵循以上三個原則。首先排除話題不一致的選項,其次排除側重點不一致的選項,最后排除與作者意圖不一致的選項。這樣一來,主旨觀點題定能手到擒來,事半功倍。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本文為: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如何運用選項篩選原則解決片段閱讀題,小編持續更新相關資訊,歡迎關注。如果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可以Ctrl+D收藏,方便查閱。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公務員頻道及國家公務員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6年國考申論答題時間分配怎么做?考場提分關鍵策略一文掌握2025-09-15
- 2026國考申論寫作進階指南:破解無從下筆困境的四大核心策略2025-09-15
- 2026年省考與國考的區別以及備考方略,考生必看對比指南2025-08-27
- 2026年國考需要多長時間備考?不同基礎考生的復習規劃指南2025-08-27
- 2026年國考常識備考技巧:高效提升你的常識能力2025-08-26
- 2026年一個月備考國考來得及嗎?一月備考策略揭秘2025-08-26
- 2026年國考怎么備考?高效方法與沖刺策略全解析2025-08-18
- 2026年國考一個月備考來得及嗎?沖刺方法與高效復習策略解析2025-08-18
- 2025國考攻略:國考結構化面試材料題備考技巧大揭秘2025-02-16
- 國家公務員面試揭秘:國考結構化小組面試流程全詳解202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