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房地產估價師《經營與管理》考點:房地產市場的運行規(guī)律



考點:房地產市場的運行規(guī)律
一、房地產空間市場與房地產資產市場
房地產屬于一種耐用品,兼有消費品和投資品的雙重特征。房地產市場存在空間市場和資產市場這兩個層面。
房地產空間市場。房地產為家庭和企業(yè)提供生活和生產的空間。空間市場上的需求者是需要使用房地產空間的家庭和企業(yè),供給來源于資產市場,即目前所存在的房地產資產的數量。
房地產資產市場。房地產被當作一種資產被家庭和企業(yè)持有和交易,其目的是獲取投資收益。投資收益包含:擁有房地產期間內每單位時間所獲得的租金;轉售時所實現的增值收益。為獲得房地產所帶來的投資收益,必須擁有房地產。房地產資產市場中的需求者是希望通過擁有房地產而獲取收益的家庭和機構投資者,新增供給的來源是新建的建筑物。
房地產空間市場和資產市場之間的聯系和均衡狀態(tài)。空間市場和資產市場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空間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了房地產租金的水平,該租金水平同時決定了房地產資產的收益率,從而影響資產市場中的需求;同時,空間市場上的供給又是由資產市場決定的。
房地產市場存在著一種均衡狀態(tài),在這個狀態(tài)下,租金和價格都不發(fā)生變化,價格與重置成本相同,新增量和折舊量相等,房地產資產存量保持不變。這種均衡狀態(tài)是轉瞬即逝的,在大部分時間上市場都處于一種不均衡狀態(tài)中,但總是在向均衡狀態(tài)回復,圍繞均衡狀態(tài)進行上下波動。
二、房地產市場的周期循環(huán)
㈠房地產周期循環(huán)的定義
指房地產業(yè)活動或其投入與產出有相當的波動現象,且此現象重復發(fā)生。
㈡房地產周期循環(huán)的原因
影響房地產周期循環(huán)的主要原因包括:⑴影響供需的主要因素,其中以金融相關因素的變動最為關鍵;市場信息的不充分、從供需兩方面調整不均衡的時間存在時滯(Time—lag);⑵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心理因素,如追漲不追跌、一窩蜂的投機或非理性預期;⑶政策影響,如容積率控制、農地征用控制;政治沖擊,如社會政治動蕩;⑷制度因素,如預售制度的期貨效應、中介與估價制度的健全程度等;生產時間落差、季節(jié)性調整、總體經濟形勢等。
㈢傳統房地產周期理論的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包括:在市場供求平衡的前提下,房地產市場會正常運作,且這種平衡性會持續(xù)一定的時期;在此時期內,投入房地產市場的資金的利潤預期保持不變,投資者具有自我調節(jié)投資量的能力。房地產市場的發(fā)展呈現一種自我修正的周期性,且不同周期之間的時間差異和投資回報差異微乎其微。
根據傳統房地產周期理論,房地產市場的發(fā)展呈現出一種自我修正的模式。在每一個運行周期中,均經過擴張、緩慢、蕭條、調節(jié)、復蘇和再次擴張的過程。具體包括的階段是:確認對新入住空間的需求,促使新建筑產生;受到新建筑的刺激而導致經濟擴張;經濟的持續(xù)擴張進一步刺激新建筑;新建筑超過空間需求;導致超額建筑;調節(jié),因需求減少而導致新建筑活動劇烈減緩;復蘇,需求開始增加而消化已有超額建筑;回復到空間市場供需均衡狀況;經濟的持續(xù)擴張導致對新建筑需求的增加;確認對新入住空間的需求,促使新建筑產生。
㈣分析房地產周期運動的新觀念
從現代房地產周期研究的結論來看:經濟擴張與創(chuàng)造就業(yè)已不再是線性關系;就業(yè)機會增加與空間需求也不再同比增長;經濟活動的擴張不再立即絕對導致新建筑增加(如經濟復蘇不會立即導致新建筑產生)。在一穩(wěn)定可預測的經濟環(huán)境中,了解長期、未來力量及其內涵相對來說并不十分重要,但在不確定、不連續(xù)且正處于轉變的經濟環(huán)境中,必須強調對未來可能變化的全盤了解,而不僅是利用過去作預測。
㈤房地產市場的自然周期
不論供給是短缺還是過剩,需求是超過還是少于現存的供給數量,市場機制的作用總能在市場周期運動中找到一個供需求平衡點。研究表明,從歷史多個周期變化的資料中計算出的長期平均空置率(又稱合理空置率或結構空置率),就是房地產市場自然周期中的平衡點。從供需相互作用的特性出發(fā),房地產市場自然周期可分為四個階段:
⑴第一個階段始于市場周期的谷底。這時供給保持基本靜止不變,沒有或很少有新的投機性開發(fā)建設項目出現。隨著存量房地產被市場吸納,空置率逐漸下降,房地產租值從穩(wěn)定狀態(tài)過渡到增長狀態(tài)。隨著這個市場復蘇階段的繼續(xù),對于市場復蘇和增長的預期又會使業(yè)主小幅度地增加租金,使市場最后達到供需平衡。
⑵在第二階段(增長超過了平衡點),需求繼續(xù)以一定的速度增長,形成了對額外房屋空間的需求。由于空置率降到了合理空置率以下,表明市場上的供給吃緊,租金開始迅速上漲,直至達到一個令開發(fā)商覺得開始建設新項目有利可圖的水平。在這個階段,如果能獲得項目融資,會有一些開發(fā)商開始進行新項目的開發(fā)。
⑶第三階段始于供求轉折點,此時,供給增長速度高于需求增長速度,空置率回升并逐漸接近合理空置率水平。由于在該過程中不存在過剩供給,新竣工的項目在市場上競爭租客;租金上漲趨勢減緩甚至停止。當市場參與者最終認識到市場開始轉向時,新開工的開發(fā)建設項目將會減少甚至停止。但竣工項目的大量增加所導致的供給高速增長,推動市場進入自然周期運動的第四階段。
⑷第四階段始于市場運行到平衡點水平以下,此時供給高增長,需求低增長或負增長。市場下滑過程的時間長短,取決于市場供給超出市場需求數量的大小。物業(yè)的市場流動性在這個階段很低甚至不存在,存量房地產交易很少或有價無市。該階段隨著新開發(fā)項目的停止和在建項目的陸續(xù)竣工而最后到達市場自然周期的谷底。
㈥房地產市場的投資周期
隨著自然周期的運動,投資于房地產市場上的資金流呈現出周期性變動,形成投資周期。
(1) 當房地產市場自然周期處在谷底并開始向第一階段運動的時候,很少有資本向存量房地產投資,更沒有資本投入新項目的開發(fā)建設。在這段時間 , 市場上只有可以承受高風險的投資者。由于租金和經營現金流已經降到最低水平,存量房地產的價格達到或接近了最低點。承受不住財務壓力的業(yè)主或開發(fā)商會忍痛割售,大量不能歸還抵押貸款的物業(yè)會被抵押權人收回拍賣。
(2) 隨著自然周期運動通過第一階段,投資者對投資回報的預期隨著租金的回升而提高,部分投資者開始回到市場,尋找以低于重置成本的價格購買存量房地產的機會。這類資本的流入使房地產市場通過平衡點,并逐漸使租金達到投資者有利可圖的水平。在自然周期第二階段的后半段,由于投資者不斷購買存量房地產和投入新項目開發(fā),資本流量顯著增加。
(3) 當自然周期到達其峰值并進入第三階段的時候,由于空置率低于平衡點水平,投資者繼續(xù)購買存量房地產并繼續(xù)開發(fā)新項目。由于資本不斷流向存量房地產和新項目的開發(fā),所以此時房地產市場的流動性很高。當投資者最終認識到市場轉向下滑時,就會降低對新項目投資的回報預期,同時也降低購買存量房地產時的出價。而存量房地產的業(yè)主并沒有像投資者那樣快地看到了未來市場會進一步下滑的風險,所以其叫價仍然很高,以致投資者難以接受,導致房地產市場流動性大大下降,自然周期進入第四階段。
㈦房地產市場自然周期和投資周期之間的關系
房地產市場的自然周期和投資周期是相互聯系和相互影響的,投資周期在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初期滯后于市場自然周期的變化,在其他階段則超前于市場自然周期的變化。
三、房地產市場中的泡沫與過熱○
㈠房地產泡沫及成因
1. 房地產泡沫的定義
指由于房地產投機引起的房地產市場價格與使用價值嚴重背離,脫離了實際使用者支撐而持續(xù)上漲的過程及狀態(tài)。房地產泡沫是一種價格現象,是房地產行業(yè)內外因素,特別是投機性因素作用的結果。
2. 房地產泡沫的成因
作為泡沫經濟的載體,房地產是實物資產。與虛擬經濟膨脹的原因相同,房地產泡沫的產生同樣是由于出于投機目的的虛假需求的膨脹,所不同的是,這種投機需求的實現必須借助銀行等金融系統的支持。一般來說,房地產泡沫的成因,主要有3個方面:
首先,土地的有限性和稀缺性是房地產泡沫產生的基礎。其次,投機需求的膨脹是房地產泡沫產生的直接誘因。 再有,金融機構過度放貸是房地產泡沫產生的直接助燃劑。資金支持是房地產泡沫生成的必要條件,沒有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配合,就不會有房地產泡沫的產生。由于房地產是不動產,容易查封、保管和變賣,使銀行部門認為這種貸款風險很小,在利潤的驅動下銀行也非常愿意向房地產投資者發(fā)放以房地產作抵押的貸款。
㈡“過度開發(fā)”及誘因
1. 房地產市場中的過度開發(fā)
房地產市場中的過度開發(fā)有時也稱為房地產“過熱”,是指當市場上的需求增長趕不上新增供給增長的速度時,所出現的空置率上升、物業(yè)價格和租金下降的情況。
2. 過度開發(fā)的誘因
過度開發(fā)的誘因主要有三個方面:⑴開發(fā)商對市場預測的偏差;⑵開發(fā)商之間的博弈和非理性行為;⑶開發(fā)資金的易得性。
開發(fā)商在進行開發(fā)決策時,會對市場上的需求狀況進行預測。研究表明,對未來需求預測的偏差程度基本上與目前市場價格增長速度正相關,即目前市場價格增速越快,對未來估計中過分樂觀的程度就會越大。
開發(fā)商之間的博弈和非理性行為也會加劇這種市場過度開發(fā)的情況。開發(fā)商一看到市場機會就會迫不及待地去投資開發(fā),殊不知有時這些市場機會是有限的;只需少量開發(fā)商的介入就能滿足。每個開發(fā)商都想搶先得到市場機會,而不進行內部協調,市場開發(fā)一哄而上。
㈢房地產泡沫和過度開發(fā)的區(qū)別與聯系
1. 房地產泡沫和過度開發(fā)的區(qū)別
⑴過度開發(fā)和泡沫是反映兩個不同層面的市場指標。過度開發(fā)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當新增供給的增長速度超過了需求的增長速度,就是過度開發(fā);泡沫是反映市場價格和實際價值之間的關系,如果市場價格偏離實際價值太遠,而且這種偏離是由于過度投機所產生的,房地產泡沫就出現了。
⑵過度開發(fā)和泡沫在嚴重程度和危害性方面不同。房地產泡沫比過度開發(fā)的嚴重程度更高,危害更大,屬于房地產市場不正常的大起大落。房地產泡沫一旦產生,就很難通過自我調整而回復至平衡狀態(tài)。
⑶房地產過度開發(fā)和房地產泡沫在周期循環(huán)中所處的階段不同。投機性泡沫存在,往往會出現在周期循環(huán)的上升階段;過度開發(fā)一般存在于循環(huán)的下降階段,這時供給的增長速度已經超過需求,空置率上升,價格出現下跌趨勢。即當泡沫產生時,市場還處在上升階段;而出現過度開發(fā)時,市場已經開始下滑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泡沫產生,就必然會引起過度開發(fā);但過度開發(fā)卻不一定是由泡沫引發(fā)的。
⑷市場參與者的參與動機不同。“過熱”表現為投資者基于土地開發(fā)利用的目的而加大投資,通常是為獲得長期收益;而“泡沫”則表現為市場參與者對短期資本收益的追逐,不考慮土地的用途和開發(fā),通常表現為增加現期的購買與囤積,以待價格更高時拋出。
2. 房地產泡沫和過度開發(fā)的聯系
如果在房地產周期循環(huán)的上升階段,投機性行為沒有得到有效抑制(包括市場規(guī)則和政府政策),市場信息的不透明程度較高,且開發(fā)商的財務杠桿也比較高,那么開發(fā)商做出非理性預期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且投機性行為容易迅速蔓延,在這種情況下房地產泡沫比較容易產生,同時會伴隨過度開發(fā)、銀行資產過多地向房地產行業(yè)集中等現象。
㈣房地產泡沫的衡量
可以從多個角度,來考察房地產市場上是否存在價格泡沫。從房地產泡沫的成因人手,“實際價格/理論價格”、“房地產價格增長率/實際GDP增長率”、“房地產價格指數/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房價收入比”、“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增長率/居民平均家庭收入增長率”、“房地產投資需求/房地產使用需求”等指標,都從某一個側面反映了房地產泡沫的程度。
溫馨提示:環(huán)球網校推出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服務,考生預約成功后可及時收到2021年房地產估價師考試報名時間等重要節(jié)點的信息通知。另外在備戰(zhàn)21年房地產估價師考試過程中,如需要房地產估價師復習資料,請點擊文章下方按鈕,免費下載學習。
最新資訊
- 房地產估價師2025年怎么備考?2025-07-20
- 2025年注冊房地產估價師備考經驗:如何高效利用零碎時間2025-07-07
- 2025年房地產估價師備考攻略經驗2025-06-26
- 2025年房地產估價師考試備考攻略:高效學習方法與實用技巧2025-06-01
- 備考指導:2025年房地產估價師備考順序安排和考試科目特點2025-05-26
- 2025年房地產估價師考試如何備考?需要了解哪些信息?2025-05-21
- 備考指南:2025年房地產估價師備考順序是什么2025-05-19
- 2025年房地產估價師高效備考攻略:全面提升學習效率2025-05-17
- 怎么備考2025房地產估價師考試?2025-04-08
- 挑戰(zhàn)7個月過4個科目!2025年房地產估價師考試備考攻略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