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管理師職業道德-第四章


第四章 愛崗敬業
92/98 |
愛崗敬業是中華傳統美德,是現代企業精神的重要內容,愛崗敬業對職業選擇有重要意義。 |
93/99 |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若干問題的決議》指出,愛崗敬業是:1全社會大力提倡的職業道德行為準則;2國家對人們職業行為的共同要求;3每個從業者應當共同遵守的職業道德:4最基本的職業道德規范;5對人們工作態度的普遍要求。 |
94/100 |
敬業就是要用恭敬嚴肅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敬業分為兩個層次:功利層次和道德層次。 |
95/101 |
愛崗敬業的最高要求: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 |
96/102 |
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愛崗敬業的是孔子。 |
97/103 |
愛崗是敬業的感情鋪墊.敬業是愛崗的邏輯推演。只有對自己的工作注入無限熱愛,敬業才有了心理基礎和依托。 |
104 |
有的人講愛崗敬業是出于生存的原因,還有得人講愛崗敬業是出于對所從事職業的興趣和癖好。他們把自己的職業當作事業去經營,當作生命去珍愛,并從中體會人生的樂趣和價值。絕大多數人講愛崗敬業是由于他的職業道德所致。 |
98/105 |
黨的十五大報告指出:要使經濟建設真正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臨近.人的因素已經成為企業實現自己戰略目標的關鍵因素。 |
99/106 |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任何企業要想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就必須提高產量質量、降低成本、不斷開發新技術、不斷開發新產品.這一切都有賴于勞動者素質的提高。 |
100/107 |
勞動者素質是一個多內容、多層次的系統結構.主要包括職業道德素質和專業技能素質。 |
101/108 |
古井集團的文化建設包括三個層面;精神文化層面、制度文化層面、物質文化層面。 |
102/109 |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職業選擇的意義:l有利于實現生產資料與勞動力的較好結合;2有利于取得較大的經濟效益;3有利于優化社會風氣;4有利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
103/110 |
勞動力市場是指通過市場機制調節勞動力供求矛盾。以實現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的市場。 |
104/111 |
勞動力市場反映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力流動的社會形式和客觀要求。 |
105/112 |
職業選擇是人們從自己的職業能力和職業意向出發,從社會現有空閑崗位中選擇其一的過程。 |
106/113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和選擇職業的自由。但法律上承認,人人有選擇職業的自由并不意味著人人都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 |
107/114 |
隨著勞動力市場的逐步開放,人們按照個人的能力、條件、興趣、愛好.到人才市場參與競爭:用人單位也按照自己的要求到人才市場招聘員工。人才市場的形成.人才的不斷流動,是我國勞動用工制度改革和經濟體制轉型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 |
108/115 |
人才交流市場形成后:l企業閑置人才和人才奇缺的矛盾得到緩解;2人才資源的配置使用趨向合理;3人才的作用得到發揮;4提高了人們學習文化、鉆研技術的積極性;5實行持證就業制度保證了人才的質量;6企業用人增加了選擇余地和針對性,減少了盲目招收、長期培養的損失。 |
109/116 |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們的行為選擇要受到社會歷史條件和客觀生活環境的制約。 |
110/117 |
“跳槽熱”現象的出現有社會原因、政治原因、經濟原因。 |
111/118 |
“跳槽熱”對社會經濟發展既有積極作用.又有消極作用。積極作用有:解決了人才積壓、學 非所用、工作安排不合理、職工收入不如意等弊端。消極作用有:給一些企業帶來損失:使一 些職工不安心工作,最終失去工作。 |
112/119 |
我國人力資源方面存在著極大的優勢.是因為:人口基數大、勞動人口多。 |
113/120 |
要將人力資源優勢轉變為人力資本優勢、人才優勢,有賴于國民素質的提高。 |
114/121 |
愛崗敬業的具體要求:樹立職業理想.強化職業責任,提高職業技能。 |
115/122 |
職業理想的三個層次:l初級層次.為了維持生存是人對職業的最初動機.這是職業理想的基本層次.2中級層次.主要目的是通過特定的職業施展個人的才智。3高級層次,工作的目的是承擔社會義務,把自己的職業與為社會、為人民服務結合起來 |
116/123 |
職業理想三個層次的內容和要求雖然有明顯的區別,但在一個人身上卻可以同時存在。同一個人的工作目的完全可以是:謀求生存、發展個性、承擔社會義務共存。 |
117/124 |
職業理想形成的內在因素:人的年齡、環境的影響、受教育程度。 |
118/125 |
職業理想形成的客觀依據是社會發展的需要:1凡是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職業理想都具有現實可能性:2凡是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都是社會所承認和肯定的職業理想;3個人所具備的條件是職業理想形成的基礎:4不同的條件決定職業理想的不同,條件的變化決定職業理想的變化。 |
119/126 |
個人職業理想的確立必須根據:社會發展需要、個人內在條件。 |
120/127 |
103電車售票員王桂榮之所以能夠在普通的崗位上建功立業,主要是因為她把自己的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