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二級建造師 > 二級建造師備考資料 > 二級建造師輔導資料:隧道施工測量和監控量測技術

二級建造師輔導資料:隧道施工測量和監控量測技術

更新時間:2012-04-19 08:59:12 來源:|0 瀏覽0收藏0

二級建造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熟悉隧道施工測量技術

  一、一般規定

  1.控制測量的精度應以中誤差衡量,最大誤差(極限誤差)規定為中誤差的兩倍。

  2.隧道施工時應做好下列工作:

  (1)長隧道設置的精密三角網或精密導線網,應定期對其基準點和水準點進行校核。

  (2)洞外水準點、中線點應根據隧道平縱面、隧道長度等定期進行復核,洞內控制點應根據施工進度設定。

  (3)洞內施工隧道測量.樁點必須穩定、可靠,且通視良好。水準點應設在不易損壞處,并加以妥善保護。測量儀器、 工具在使用前應作檢校,保證儀器、工具的技術狀態符合使用要求。使用光電測距儀時,應按其使用規定進行。

  (4)隧道平面控制測量的精度、隧道內兩相向施工中線在貫通面上的極限誤差,由洞外和洞門內控制測量誤差引起在貫通面產生的貫通誤差影響值、洞內導線測角、量距的精度以及兩洞口水準點間往返測高差不符值,均應符合交通部現行的《公路隧道勘測規程》的規定。

  (5)隧道竣工后應提交貫通測量技術成果書,貫通誤差的實測成果和說明、凈空斷面測量和永久中線點、水準點的實測成果及示意圖

  二、洞內施工測量

  1.洞內導線應根據洞口投點向洞內作引伸測量,洞口投點應納入控制網內,由洞口投點傳遞進洞方向的聯接角測角中誤差,不應超過測量等級的要求,后視方向的長度不宜小于300m。導線點應盡量沿路線中線布設,導線邊長在直線地段不宜短于200m;曲線地段不宜短于70m。無閉合條件的單導線,應進行兩組獨立觀測,相互校核。

  用中線法進行洞內測量的隧道,中線點間距直線部分不宜短于100m;曲線部分不宜短于50m。

  2.特長隧道、長隧道及采用大型掘進機械施工的隧道,宜用激光設備導向。

  3.供導坑延伸和掘進用的臨時點可用串線法標定,其延伸長度在直線部分不應大于30m 曲線部分不應大于20m。串線法的兩吊線間距不宜小于5m。用串線法標定開挖面中線時,其距離可用皮尺丈量。

  4.開挖前應在開挖斷面標出設計斷面尺寸線,開挖工作完成后應及時測量并繪出斷面圖。采用上下導坑法施工的隧道,上部導坑的中線每引伸一定距離后,應與下部導坑的中線聯測一次,用以校核上部導坑的中線點或向上部導坑引點。

  5.供襯砌用的臨時中線點,必須用經緯儀測定,其間距可視放樣需要適當加密,但不宜大于10m。

  6.襯砌立模前應復核中線和高程,標出拱架頂、邊墻底和起拱線高程,用設計襯砌斷面的支距控制架立拱模和墻模。正模后必須進行檢查和校正,確保無誤。

  7.洞內水準路線應由洞口高程控制點向洞內布設,結合洞內施工情況,測點間距以200~500m為宜。

  8.洞內施千用的水準點,應根據洞外、洞內已設定的水準點,按施工需要加設。為使施工方便,在導坑內拱部、邊墻施工地段宜每100m設立一個臨時水準點,并定期復核。

  三、貫通誤差的測定及調整

  1.貫通誤差的測定應按下列要求進行:

  (1)采用精密導線測量時,在貫通面附近定一個臨時點,由進測的兩方向分別測量該點的坐標,所得的閉合差分別投影至貫通面及其垂直的方向上,得出實際的橫向和縱向貫通誤差,再置鏡于該臨時點測求方位角貫通誤差。

  (2)采用中線法測量時,應由測量的相向兩方向分別向貫通面延伸,并取一臨時點,量出兩點的橫向和縱向距離,得出該隧道的實際貫通誤差。

  (3)水準路線由兩端向洞內進測,分別測至貫通面附近的同一水準點或中線點上,所測得的高程差值即為實際的高程貫通誤差。

  2.貫通誤差的調整應按以下方法進行:

  (1)用折線法調整直線隧道中線。

  (2)曲線隧道,根據實際貫通誤差,由曲線的兩端向貫通面按長度比例調整中線。

  (3)采取精密導線法測量時,貫通誤差用坐標增量平差來調整。

  (4)進行高程貫通誤差調整時,貫通點附近的水準點高程,采用由進出口分別引測的高程平均值作為調整后的高程。

  3.隧道貫通后,施工中線及高程的實際貫通誤差,應在未襯砌的100m地段內(即調線地段)調整。該段的開挖及襯砌均應以調整后的中線及高程進行放樣。

  四、竣工測量

  1.隧道竣工后,應在直線地段每50m、曲線地段每20m及需要加測斷面處,測繪以路線中線為準的隧道實際凈空,標出拱頂高程、起拱線寬度、路面水平寬度。

  2隧道永久中線點,應在竣工測量后用混凝土包埋金屬標志。直線上的永久中線點,每200~250m設一個,曲線上應在緩和曲線的起終點各設一個;曲線中部,可根據通視條件適當增加。永久中線點設立后,應在隧道邊墻上畫出標志。

  3.洞內水準點每公里應埋設一個,短于1km的隧道至少設一個,并應在隧道邊墻上畫出標志。

  五、輔助坑道測量

  1.經輔助坑道引人的中線及水準測量,應根據輔助坑道的類型、長度、方向和坡度等,按要求精度在坑道口附近設置洞外控制點。

  2.平行導坑與橫洞的引線方法和高程測量均與正洞相同。

  3.斜井中線的方向應由斜井口外直線引伸,可采用正倒鏡分中的串線法進行;斜井量距應丈量斜距,測出樁頂高程,求出高差,按斜距換算成水平距離。

  4.豎井測量時,應根據豎井的大小、深度、必要的測量精度決定測量方法。經豎井引入中線的測量可使用鋼弦吊錘、激光、經緯儀等。經豎井的高程可將鋼卷尺直接吊下測量。

  2B314032 熟悉隧道施工監控量測技術

  一、監控量測的目的

  掌握圍巖和支護的動態信息并及時反饋,指導施工作業;通過對圍巖和支護的變位、應力量測,修改支護系統設計;分析各項量測信息,確認或修正設計參數。

  二、采用復合式襯砌的隧道,必須將現場監控量測項目列入施工組織設計

  量測計劃應根據隧道的圍巖條件、支護類型和參數,施工方法以及所確定的量測目的進行編制。同時應考慮量測費用的經濟性,并注意與施工的進程相適應。

  三、量測內容與方法

  1.復合式襯砌的隧道應按表2B314032選擇量測項目。

  2.爆破開挖后應立即進行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狀況的觀察和記錄,并進行地質描述,地質變化處和重要地段,應有照片記載。初期支護完成后應進行噴層表面的觀察和記錄,并進行裂縫描述。

  3.隧道開挖后應及時進行圍巖、初期支護的周邊位移量測、拱頂下沉量測;安設錨桿后,應進行錨桿抗拔力試驗。當圍巖差、斷面大或地表沉降控制嚴時宜進行圍巖體內位移量測和其他量測。位于川~Ⅵ級圍巖中且覆蓋層厚度小于40m的隧道,應進行地表沉降量測。

  4.量測部位和測點布置,應根據地質條件、量測項目和施工方法等確定。

  5,測點應距開挖面2m的范圍內盡快安設,并應保證爆破后24h內或下一次爆破前測讀初次讀數。

  6.測點的測試頻率應根據圍巖和支護的位移速度及離開挖面的距離確定。

  7.現場量測手段,應根據量測項目及國內外人工量測儀器的現狀來選用。一般應盡量選擇簡單可靠、耐久、成本低、穩定性能好、被測量的物理概念明確、有足夠大的量程,便于進行分析和反饋的測試儀器。

  四、量測數據處理與應用

  1.應及時對現場量測數據繪制時態曲線(或散點圖)和空間關系曲線。

  2.當位移-時間曲線趨于平緩時,應進行數據處理或回歸分析,以推算最終位移和掌握位移變化規律。

  3.當位移-時間曲線出現反彎點時,則表明圍巖和支護已呈不穩定狀態,此時應密切,監視圍巖動態,并加強支護,必要時暫停開挖。

  4.二次襯砌的施作應在滿足下列要求時進行:

  (1)各測試項日的位移速率明顯收斂,圍巖基本穩定;

  (2)已產生的各項位移已達預計總位移量的80%~90%:

  (3)周邊位移速率或拱頂下沉速率小于規定值。

  五、量測管理

  六、竣工文件中應包括下列量測資料

  1.現場監控量測計劃;

  2.實際測點布置圖:

  3.圍巖和支擴的位移―曲線圖、空間關系曲線圖以及量測匯錄匯總表

  4.經量測變更設計和改變施工方法地段的信息反饋記錄;

  5.現場監控量測說明。

2012年一級建造師課程報名>>>     2012年二級建造師課程報名>>>

2012年一級建造師課程免費試聽>>>   2012年二級建造師課程免費試聽>>>

更多相關新聞:  建造師論壇     一級建造師頻道     二級建造師頻道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二級建造師資格查詢

二級建造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二級建造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