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二級建造師施工管理備考:施工成本分析


二、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lesson$
(一)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
主要有:比較法,因素分析法,差額計算法和比率法
1.比較法
又稱“指標對比分析法”,就是通過技術經濟指標的對比,檢查目標的完成情況,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進而挖掘內部潛力的方法。
比較法的應用,通常有下列形式。
(1)將實際指標與目標指標對比
以此檢查目標完成情況,分析影響目標完成的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以便及時采取措施,保證成本目標的實現。
(2)本期實際指標與上期實際指標對比
通過本期實際指標與上期實際指標對比,可以看出各項技術經濟指標的變動情況,反映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程度。
(3)與本行業平均水平、先進水平對比
通過這種對比,可以反映本項目的技術管理和經濟管理與行業的平均水平和先進水平的差距,進而采取措施趕超先進水平。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稱連環置換法。這種方法可用來分析各種因素對成本的影響程度。在進行分析時,首先要假定眾多因素中的一個因素發生了變化,而其他因素則不變,然后逐個替換,分別比較其計算結果,以確定各個因素的變化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因素分析法的計算步驟如下:
(1)確定分析對象,并計算出實際與目標數的差異;
(2)確定該指標是由哪幾個因素組成的,并按其相互關系進行排序(排序規則是:先實物量,后價值量;先絕對值,后相對值);
(3)以目標數為基礎,將各因素的目標數相乘,作為分析替代的基數;
(4)將各個因素的實際數按照上面的排列順序進行替換計算,并將替換后的實際數保留下來;
(5)將每次替換計算所得的結果,與前一次的計算結果相比較,兩者的差異即為該因素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6)各個因素的影響程度之和,應與分析對象的總差異相等
3.差額計算法
差額計算法是因素分析法的一種簡化形式,它利用各個因素的目標值與實際值的差額來計算其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4.比率法
比率法是指用兩個以上的指標的比例進行分析的方法。它的基本特點是,先把對比分析的數值變成相對數,再觀察其相互之間的關系。常用的比率法有以下幾種:
(1)相關比率法
由于項目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影響的,因而可以將兩個性質不同而又相關的指標加以對比,求出比率,并以此來考察經營成果的好壞。例如:產值和工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他們的關系又是投入與產出的關系。在一般情況下,都希望以最少的工資支出完成最大的產值。因此,用產值工資率指標來考核人工費的支出水平,就很能說明問題。
(2)構成比率法
又稱比重分析法或結構對比分析法。通過構成比率,可以考察成本總量的構成情況及各成本項目占成本總量的比重,同時也可看出量、本、利的比例關系(即預算成本、實際成本和降低成本的比例關系),從而為尋求降低成本的途徑指明方向。
(3)動態比率法
就是將同類指標不同時期的數值進行對比,求出比率,以分析該項指標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速度。動態比率的計算,通常采用基期指數和環比指數兩種方法。
2011年一級建造師課程報名>>> 2011年二級建造師課程報名>>>
2011年一級建造師課程免費試聽>>> 2011年二級建造師課程免費試聽>>>
更多相關新聞: 建造師論壇 一級建造師頻道 二級建造師頻道 建造師博客
最新資訊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教材變動《機電工程管理與實務》1-16章匯總2025-09-16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機電教材:16章新增項目的安全管理內容及項目的應急管理2025-09-16
- 2026二建機電教材變動:第15章機電工程試運行及竣工驗收管理2025-09-16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機電教材變動:第十四章2025-09-16
- 2026年二建機電教材變動:十二章無變動,第十三章(新增綠色施工的定義)2025-09-16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教材變動:機電第11章施工成本管理(新增)2025-09-16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機電教材變動:9-10章2025-09-16
- 2026年二建機電教材變動第八章:施工招標投標與合同管理2025-09-16
- 2026二級建造師機電教材變動:第六章基本無,第七章組織結構模式內容全部變動2025-09-16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機電教材變動第五章相關法規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