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二級建筑師場地與建筑設計:場地設計的基本要求


場地設計的基本要求
一、充分利用自然資源
我國的自然資源有限。在安排建設項目時,必須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對自然資源條件予以充分的運用,杜絕對礦藏、森林、生物、土壤、地上及地下水等各種自然資源的浪費。同時也要重視對各種人文資源的保護和利用。
二、合理確定場地面積
合理確定場地面積也是場地選擇中應當特別重視的一個問題。一般而言,當場地面積有限時,這個問題比較容易解決,只要經過精心布局,對現有場地加以充分利用,就有可能滿足設計要求;但應當注意的是,即使是在場地面積比較寬裕的場合,也應本著節約用地的原則,盡可能減少場地面積。這時仍需精心計算,杜絕隨意占用土地的現象。
在實際操作中,應當根據國家對不同類別的用地所制定的用地標準指標,計算各種場地面積,同時也要兼顧施工及材料堆放場地的面積,保證項目的正常實施。
三、詳細了解有關資料
進行場地選擇時,需要全面掌握有關資料,并且需要對資料的準確性和有效性進行校核,避免因為參考了錯誤或失效的資料而造成返工或其他損失。較為重要的資料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地形地貌資料
對于場地的地形地貌也要做到胸中有數,根據其具體特點,恰當地趨置建筑和組織道路,并且因地制宜地進行豎向規劃,保持場地排水通暢,最大限度地減少土石方量。
一般自然地形坡度不宜小于0.3%。坡度為0.3%~0.5%的場地稱為坡地,屬于較為理想的地形;坡度為5%~10%的場地稱為緩坡,應對地形加以錯落處理;坡度為10%~25%的場地稱為中坡,應將地形處理為臺地;當地形坡度達到25%~100%的場地稱為陡坡,不宜選擇作為建設用地。
此外,還應對用地內的小氣候特點有充分的了解,以便揚長避短,化不利為有利,改善用地的氣候條件。
(二)氣象資料
場地的氣象資料對于項目建設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只有全面而準確地掌握了氣象資料,才有可能保證項目建設的正常進行。對于前期工作來說,應當特別重視的氣象資料包括:
(1)氣溫,要求了解歷年各月最高、最低及平均氣溫,極端氣溫,最大最小相對濕度和絕對濕度,嚴寒日期數,凍土深度,以便確定是否采暖及基礎的埋深。同時也要了解氣溫日差、年差,最熱月份13時平均溫度和相對濕度。
(2)降水量要求了解歷年逐月、逐日平均、最大、最小降雨量。尤其是一次暴雨持續時間、最大雨量以及初、終雪日期,積雪時間,積雪深度和密度等,以便確定是否需要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3)風象要求了解當的風象情況,對歷年各風向頻率(全年、夏季、冬季)、靜風頻率以及年,季、月平均及最大風速、風力等資料均應充分掌握。同時也要在工程設計中考慮風暴、防風、自然通風及局部環流的影響。
(4)云霧及日照:要求了解云霧及日照的年、月、日均數。從而確定日照標準、間距、朝向、遮陽及熱工工程計算依據。此外還要收集有關風沙、雷擊資料,提前采取應對措施。
(三)水文地質資料
對于建設用地的水文地質資料也必須全面掌握。不僅要了解河流、水庫、湖泊及濱海的水位;五十年、百年及常年洪水淹沒范圍,沿岸特征,沖積斷面,流量,流速方向;水溫,含沙等地面水的資料情況。同時也要了解深水井、泉水的水量、水位變化,水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性能、成分等地下水的情況,以便確定建筑基礎深度并保證地基處理設計的質量與安全。
(四)工程地質資料
建設用地的工程地質情況對建設項目的實施有著決定性的制約作用。必須詳細了解場地所處區地質構造、地層成因年代、建筑指定性和適宜性評價、場地地震基本烈度、歷史地震資料、震速、震源和斷裂構造,場址處巖土類別、性質、承載力、有否不良滑坡、沉陷地質現象,同時也要了解是否有古墓或人為破壞等情況。應當力求避免在九度地震區,泥石流、流砂、溶洞、三級濕陷性黃土、一級膨脹土、古井、古墓、坑穴、采空區、有開采價值的礦區及承載力低于0.1Mpa 的場地進行建設。
(五)交通運輸條件
是否具備良好的交通運輸條件是場地選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收集和掌握交通運輸條件資料有著重要的意義。應當注意場地周邊的鐵路、公路、水運、空運條件:并使場地的道路系統與所處地段的市政交通規劃有良好的銜接,保證交通的高效便捷。
(六)給水排水條件
在進行場地選擇時,既要保證供水系統的可靠性,確保水質、水量、水溫符合要求,也要保證排水系統的可靠性,確保場地不受浸泡。因此,應當對城市管網布局、管徑、標高、壓力保證及補救措施以及污水系統現狀與新建連接點管道埋深、管徑、坡度和排入水量等資料有詳細的了解,同時還要特別重視糞便污水的處理方式,保證污水凈化環保達標。
能源供應條件
(七)能源供應條件
常規的能源供應條件不外乎以下三類:
(1)熱力:需了解供應的可能性、熱源及熱媒參數、熱量、管網、價格。
(2)暖氣:需了解供應的可能性、供應量、壓力、發熱量、網絡及價格。
(3)電力:需了解供應的可能性、電源位置、距離、供電量、電源回路、輸電線路進入場地的設計、分工以及計價方式。
(八)應當詳細了解有關電信通信條件。確定電話、電視、電傳、網絡各種信號需要量、場地附近設備設施供給可能性、敷線方式、截面大小等。
(九)安全保護條件
選擇場地時,應注意所選場地與相鄰場地之間應保持一定的間距,這一間距必須滿足安全、衛生、視覺、環保等各項規定,同時也要符合人防、防水、電源要求。必須避免在洪泛地段、通信微波走廊、高壓輸電通廊與地下工程管道區域內進行建筑活動。
(十)環境及景觀條件
對建設項目擬選場地應作好與環境及景觀協調工作。對于文物古跡、著名自然景觀或自然保護區,必須按當地文物及有關部門的要求考慮保護措施。應當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把握環境與建設項目之間關系,既要功能合理,又要與環境相協調。無論是何種性質的建設項目,都應該樹立全局觀念,不能惟我獨尊,必須在造型、色彩等方面充分考慮與施工條件也是場地選擇應當考慮的因素之一。
(十一)施工條件
施工條件也是場地選擇應當考慮的因素之一。需要詳細了解的情況包括:
(1)當地及外來建材供應、產量、價格;
(2)當地施工技術力量、水平、機械起重能力、數量以及施工周期;
(3)水、電、勞動力供應條件。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場地選擇和設計的過程其實就是在收集、整理、分析、比較項目所需的各種基礎設計資料的基礎上進行深化設計的過程。通過對場地交通運輸、自然條件、基礎設施、環境現狀、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優缺點進行綜合評價,可以選出基礎條件相對較好的場地,將場地的不利因素縮減到最小,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而場地設計同樣要在業已選定的場地上,根據基地既有的各種條件所提供的可能性,進行合理的策劃和設計,使之最大限度地滿足項目的要求。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控制性詳細規劃指標2025-09-21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公共建筑的空間組合分析2025-09-18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高頻考點:償債能力計算2025-09-14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高頻考點:硅酸鹽水泥的技術性質2025-09-07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變更估價原則2025-09-04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國土空間規劃總體框架2025-08-30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民用建筑分類2025-08-29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高頻考點:盈利能力指標計算(動態)2025-08-26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建設期利息計算2025-08-23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預備費計算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