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建筑師:變形縫包括伸縮縫、沉降縫和防震縫


變形縫包括伸縮縫、沉降縫和防震縫。
1.伸縮縫
高層建筑結構伸縮縫的最間距宜符合下表的規定。
注:①框架-剪力墻的伸縮縫間距可根據結構的具體布置情
況取表中框架結構與剪力墻結構之間的數值;
②當屋面無保溫或隔熱措施、混凝土的收縮較或室內
結構因施工外露時間較長時,伸縮線間距應適當減小;
③位于氣候于燥地區、夏季炎熱且暴雨頻繁地區的結構,
伸縮縫的間距宜適當減小。
當采用下列構造措施和施工措施減小溫度和混凝土收縮對結構的影響時,可適當放寬伸縮縫的間距。
(1)頂層、底層、山墻和縱墻端開間等溫度變化影響較的部位提高配筋率;
(2)頂層加強保溫隔熱措施,外墻設置外保溫層;
(3)每30~40m間距留出施工后澆帶,帶寬800~1000mm,鋼筋采用搭接接頭,后澆帶混凝土宜在兩個月后澆灌;
(4)頂部樓層改用剛度較小的結構形式或頂部設局部溫度縫,將結構劃分為長度較短的區段;
(5)采用收縮小的水泥、減小水泥用量、在混凝土中加入適宜的外加劑;
(6)提高每層樓板的構造配筋率或采用部分預應力結構。
2.沉降縫
高層建筑的主樓與裙房之間,由于層數相差很,荷載懸殊,為避免因兩部分沉降差過將結構拉裂,常設置沉降縫將其完全分開。沉降縫的做法是從房屋的基礎底面到上部結構頂部完全分開。
3.防震縫
抗震設計時,高層建筑宜調整平面形狀和結構布置,避免結構不規則,不設防震縫。當建筑物平面形狀復雜又無法調整其平面形狀和結構布置使之成為較規則的結構時,宜設置防震縫將其劃分為較簡單的幾個結構單元。防震縫做法是將基礎以上部分分開,而基礎可以不分開。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對防震縫做出如下規定:
(1)防震縫的最小寬度
①框架結構房屋,高度不超過15m的部分,可取70mm;超過15m的部分,6度、7度、8度和9度相應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寬20mm;
②框架-剪力墻結構房屋可按①項規定數值的70%采用,。剪力墻結構房屋可按①項規定數值的50%采用,但二者均不宜小于70mm。
(2)防震縫兩側結構體系不同時,防震縫寬度應按不利的結構類型確定;防震縫兩側的房屋高度不同時,防震縫寬度應按較低的房屋高度確定;
(3)當相鄰結構的基礎存在較沉降差時,宜增防震縫的寬度;
(4)防震縫宜沿房屋全高設置;地下室、基礎可不設防震縫,但在與上部防震縫對應處應加強構造和連接;
(5)結構單元之間或主樓與裙房之間如無可靠措施,不應采用牛腿托梁的做法設置防震縫。
抗震設計時,伸縮縫、沉降縫的寬度均應符合防震縫最小寬度的要求,所謂三縫合一。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控制性詳細規劃指標2025-09-21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公共建筑的空間組合分析2025-09-18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高頻考點:償債能力計算2025-09-14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高頻考點:硅酸鹽水泥的技術性質2025-09-07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變更估價原則2025-09-04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國土空間規劃總體框架2025-08-30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民用建筑分類2025-08-29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高頻考點:盈利能力指標計算(動態)2025-08-26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建設期利息計算2025-08-23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預備費計算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