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導游證《政策法規》階段模擬習題十五


2020年導游證《政策法規》階段模擬習題十五
1.根據《旅行社條例》,當發生約定的解除旅游合同的情形時,( ),旅行社可以將旅游者推薦給其他旅行社組織、接待。
A.書面通知旅游者 B.經征得旅游者的同意
c.口頭通知旅游者 D.經征得旅游者商定
2.外國人前往我國不對外國人開放的地區旅游,旅行證的有效期最長為((),但是不能超過該外國人所持有的簽證的有效期。
A.1年 B.2年
C.3年 D.半年
3.某人因傷害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期3年執行,在緩刑執行期問其欲出境旅游。下列命題正確的是( )。
A.外事部門不批準其出境 B.公安機關不批準其出境
c.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可以批準其出境 D.公安機關可以批準其出境
4.依照《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鐵路運輸企業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每名旅客人身傷亡的賠償責任限額為人民幣( )。
A.4萬元 B.8萬元
C.10萬元 D.1 5萬元
5.( ),是指行為人實施旅游違法行為尚未構成犯罪,由旅游或其他行政管理部門追究,而且必須接受的強制性義務。
A.行政責任 B.民事責任
c.經濟責任 D.刑事責任
6.《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體現的核心原則為( )。
A.經營者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B.國家保護消費者的臺法權益不受侵犯
c.全社會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D.消費者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7.某當事人延遲履行合同后發生不可抗力導致合同無法履行,某當事人( )。
A.因不可抗力,不承擔責任 B.因不可抗力,責任得以減輕
c.不能免除責任 D_責任雙方分擔
8.導游員小王利用工作之便,擅自從事文物商業經營活動,尚不構成犯罪。對此行為,根據《文物保護法》規定,由( )予以處罰。
A.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B.文物行政管理部門
c.旅游行政管理部門 D.公安行政管理部門
9.《旅行社條例》規定,外商投資旅行社不得經營中國內地居民( )及赴港、澳、臺旅游的業務,但是另有規定的除外。
A.國內旅游業務 B.出國旅游業務
C.出境旅游業務 D.特種旅游業務
10.某導游員在導游活動中,向旅游者兜售物品,根據《導游人員管理條例》,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對( )進行處罰。
A.某導游員及其所在的旅行社 B.某導游員所在的旅行社經理
c.某導游員所在的旅行社部門經理 D.某導游員所在的旅行社
11《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是( )。
A.經營者的責任 B.全社會成員的責任
c.全體公民的責任 D.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12.除因執行公務并按照國家規定經過批準外,禁止旅客攜帶( )乘坐民用航空器。
A.移動電話 B.便攜式電腦
c.槍支和管制刀具 D.煙酒
13.因鐵路運輸企業的責任造成旅客不能按車票載明的日期、車次乘車時,旅客有權要求鐵路運輸企業( )或者安排改乘到達相同目的地的其他列車。
A.退還全部票款 B.退還票款,并賠償因此造成的損失
c.支付票款2倍的賠償 D.賠償所有直接損失
14.《合同法》規定采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時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 )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
A.公平原則 B.平等原則
c.自愿原則 D.誠實信用原則
15.游客金某等人接受甲旅行社提供的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當金某等人聯名向當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投訴時,該甲旅行社已分立為乙、丙兩個旅行社,對此,金某等人可以向( )要求賠償。
A.乙、丙兩個旅行社 B.甲旅行社
C.乙旅行社 D.丙旅行社
溫馨提示:參考答案請看下一頁
答案及解析
1.B【解析】根據《旅行社條例實施細則》第41條規定,當發生約定的解除旅游合同的情形時,經征得旅游者的同意,旅行社可將旅游者推薦給其他旅行社組織、接待,并由旅游者與被推薦的旅行社簽訂旅游合同。未經旅游者同意的,旅行社不得將旅游者轉交給其他旅行社組織、接待。
2.A【解析】旅行證是指外國人前往不對外國人開放的地區旅行,必須向當地公安機關申請的旅行證件,由旅游者臨時居留地或工作地的市、縣公安局辦理。外國人旅行證有效期最長為1年,如需延長有效期、增加不對外國人開放的地點、增加偕行人數,必須向公安局申請延期或變更。
3.B【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批準出境:(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認定的犯罪嫌疑人;
(2)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結民事案件的;(3)被判處罰正在服刑的;(4)正在被勞動教養的;(5)國務院有關機關認為出境后將對國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對國家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
4.D【解析】根據2007年9月1日正式實施的《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的規定,鐵路運輸企業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對每名旅客人身傷亡的賠償責任限額為人民幣15萬元;自帶行李損失的賠償責任限額為人民幣2000元。
5.A【解析】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因違反民事義務所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后果,它主要是一種民事救濟手段,旨在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權益得以恢復;經濟責任是指行為人固違反旅游及其他經濟法規或不履行旅游經濟業務,給國家、社會組織及旅游者造成損失,而應當承擔的一種法律責任;刑事責任是指行為人實施了違反旅游法規的行為且構成犯罪,必須承擔刑法所規定的刑罰的艾務。
6.B【解析】《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內容有:(1)國家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負有法定義務;(2)消費者要依法行使權利;(3)國家采取措施,保障消費者依法行使權利,并進而達到維護消費者權益的目的。國家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不受侵犯是其中的一項核心原則。
7.c【解析】根據《合同法》第117條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延遲履行后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由此可見,不可抗力是法定的違約責任的免除條件或免除事由之一,但不可抗力作為免責事由是有時間限制的,即它只有在合同訂立之后、履行完畢之前發生不可抗力的,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當事人延遲履行后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
8.A【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72條規定:“未經許可,擅自設立文物商店、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或者擅自從事文物的商業經營活動,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予以制止,沒收違法所得、非法經營的文物,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并處違法經營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井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9.B【解析】外商投資旅行社不得經營中國內地居民出國旅游業務及赴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旅游的業務,但是國務院決定或者我國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和內地與香港、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另有規定的除外。
10.A【解析】根據《導游人員管理條例》第23條規定,導游人員進行導游活動時,向旅游者兜售物品或者購買旅游者的物品,或者以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向旅游者索要小費的,由旅游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1 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門吊銷導游證并予以公告;對委派該導游人員的旅行社給予警告直至責令停業整頓。
11.D【解析】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6條規定,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12.c【解析】我國《民用航空法》規定,公共航空運輸業不得運輸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禁運物品。禁止旅客隨身攜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禁運物品乘坐民用航空器。禁止旅客隨身攜帶危險品乘坐民用航空器。除因執行公務并按照國家規定經過批準外,禁止旅客攜帶槍支、管制刀具乘坐民用航空器。禁止違反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的規定將危險品作為行李托運。對于拒絕安全檢查的旅客,公告航空運輸企業有權拒絕運輸。
13.A【解析】《鐵路法》規定:“鐵路運輸企業應保證旅客按車票載明的日期、車次乘車,并達到目的站。因鐵路運輸企業的責任造成旅客不能按車票栽明的日期、車次乘車的,鐵路運輸企業應當按照旅客的要求,退還全部票款或者安排改乘到達相同目的站的其他列車。”
14.A【解析】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并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由于格式條款的先天不足,因此《合同法》規定了格式條款提供者的責任,“采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
15.A【解析】《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6條規定:“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固原企業分立、合并的,可以向變更后承受其權利義務的企業要求賠償。”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為避免錯過2020年導游證考試報名入口開通時間,您可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服務。我們會在2020年導游證考試報名開通時及時短信通知您。更多導游相關復習資料、模擬試題和歷年真題,請您點擊下面按鈕進入題庫免費下載。
最新資訊
- 全國導游資格考試科目三、四模擬試題(九)2025-09-22
- 全國導游資格考試科目三、四模擬試題(八)2025-09-21
- 全國導游資格考試科目三、四模擬試題(七)2025-09-20
- 全國導游資格考試科目三、四模擬試題(六)2025-09-19
- 全國導游資格考試科目三、四模擬試題(五)2025-09-19
- 全國導游資格考試科目三、四模擬試題(四)2025-09-18
- 全國導游資格考試科目三、四模擬試題(三)2025-09-18
- 全國導游資格考試科目三、四模擬試題(二)2025-09-17
- 全國導游資格考試科目三、四模擬試題(一)2025-09-17
- 全國導游資格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十二)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