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導游證 > 導游證備考資料 > 2017年導游資格考試江蘇景點導游詞:天寧寶塔

2017年導游資格考試江蘇景點導游詞:天寧寶塔

更新時間:2017-11-10 13:15:09 來源:環(huán)球網(wǎng)校 瀏覽142收藏42

導游證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qū)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zhí)顚憟D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摘要】2017年導游資格考試江蘇景點導游詞:天寧寶塔,具體內(nèi)容如下,想了解更多導游證考試資訊請鎖定環(huán)球網(wǎng)校導游證考試頻道,更有海量模擬試題,精品復習資料等你來體驗!  編輯推薦:2017年全國導游資格

  【摘要】2017年導游資格考試江蘇景點導游詞:天寧寶塔,具體內(nèi)容如下,想了解更多導游證考試資訊請鎖定環(huán)球網(wǎng)校導游證考試頻道,更有海量模擬試題,精品復習資料等你來體驗!

  編輯推薦:2017年全國導游資格考試導游詞匯總

  天寧寶塔導游詞

  現(xiàn)在我們所看到的這座寶塔就是天寧寶塔。都說有寺必有塔,天寧寺在北宋年間曾經(jīng)有過一座七層的普照王塔,后毀于戰(zhàn)亂。上世紀末本寺方丈松純大和尚發(fā)大宏愿,重建寶塔。在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十方信眾的捐助下,2001年寶塔開始籌建, 02年4月奠基,經(jīng)過5年努力多,寶塔于07年4月30日舉行落成開光大典,正式對外開放。天寧寶塔高153.79米,仿唐宋風格、八角飛檐,每個飛檐下懸掛有銅鈴,微風吹拂,鈴聲悅耳,傳來梵音陣陣。仰望寶塔,逐層數(shù)之,寶塔高達十三層,十三是佛教中最吉利的數(shù)字,佛教中有個說法,凡十三層佛塔,必供舍利子,我們寶塔地宮內(nèi)也供奉有舍利子,待會我們將前去參拜。!寶塔共用6500噸鋼材、1000噸銅和5000立方米的楠木修建而成,塔頂金光燦燦,采取金剛寶座式塔剎,主塔剎高30米、四根副塔剎高15米,共用75噸銅鑄成,表面還貼了大量的黃金,因此稱為“金頂”。在陽光的照射下,散發(fā)出萬丈佛光。

  大家抬頭請看,寶塔上方懸掛有很多的匾額,最上方“塵剎莊嚴”,由上海玉佛寺方丈覺醒法師所書,“仰之彌高”則是江蘇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長尉天遲所書,“共生吉祥”是中國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星云法師所寫,“神州大佛塔”則是2010年4月30日寶塔開光三周年當天,原國家主席江澤民蒞臨天寧寶塔后由感而發(fā),欣然提寫的。“龍城象教”是乾隆六下江南第三次來到天寧寺時親筆題寫的,“龍城”是常州的古稱,“象”是佛教以佛像、相片來傳承,而佛教發(fā)源地印度把象認為是吉祥之意,“教”是佛教的意思,所以“龍城像教”就是常州吉祥佛教的意思。“天寧寶塔”這塊匾額則是截原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老的書法。

  寶塔兩邊立有兩根九龍柱,龍柱高19.8米、直徑近3米,由花崗巖雕刻而成,每根重200余噸,是國內(nèi)僅有的大型成對龍柱。這對龍柱由福建惠安能工巧匠制作而成。龍柱上盤旋著九條活靈活現(xiàn)的金龍,代表了常州的古稱龍城,同樣也隱含著釋迦牟尼佛降生時九條金龍噴灑甘露為其沐浴凈身的場景,另外,兩根龍柱和寶塔正好構(gòu)成一個“山”字,寓意“龍山”。

  寶塔臺基,采用“印度尼西亞婆羅浮屠”佛教建筑形式,是微縮的世界佛教遺址,圍繞有7層圍欄、28個漢白玉扶手、988塊玉碑、1226個小佛像、999座漢白玉小寶塔。

  廣場上,是兩個長5米、寬1.8米、高2.8米由青銅鑄成的香爐,重5噸,通體刻滿了福祿壽的字樣。求得清香三支,虔誠跪拜,但求健康與平安。

  拾階而上,來到了塔基平臺,眼前是威風凜凜的四大天王,青銅所鑄,每尊高6.6米,重5噸,形象莊嚴威武。每位天王兩邊佇立了高3.2米、長4.8米的八吉象,取諧音八吉祥。

  繞行塔基,大家還能看到一幅長130米、高近3米的大型花崗巖浮雕,刻有“五百羅漢”的各種造型,這些羅漢的造型以天寧寺珍藏的宋代長卷為依據(jù),這幅長卷年代久遠,非常少見。現(xiàn)在讓我們繞塔一周,同時也誦讀了一遍佛教經(jīng)典《心經(jīng)》,大家所看到的是由趙樸老所書。

  星云法師在天寧寶塔開光當日開示:天寧寶塔是一盞明燈,在黑暗中給人以光明;她是一座燈塔,能為苦海中的人指明方向;天寧寶塔也是一個寶藏,親近她的人,寶貝取之不盡;天寧寶塔更是加油站,在人生的旅途中給人增添力量。親近寶塔,你將會得到意想不到的驚喜!

  【寶塔一明層·華藏世界殿】

  概 述:

  寶塔一明層的主題是“華藏世界——和”,寓意“華嚴凈土,和睦和諧”。主要展示了華嚴三圣、觀音菩薩以及佛祖八相成道的故事。表現(xiàn)了佛教中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圓融和諧思想。大殿面積近1600平方,高13米,金碧輝煌、氣勢恢宏,作為塔中之殿實為罕見。殿中尤以四尊高10.5米、重10余噸的銅鑄大佛;72米長,3.2米寬,獲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紀錄的景泰藍觀音壁畫以及四幅大型銅雕壁畫最為引人注目。走進華藏世界殿,仿佛進入了佛的凈土世界,一個和諧圓融的世界。

  大殿正南方這尊毗盧遮那佛,高達10.5米,重10噸。大佛鑄黃銅,表面貼金,由本寺方丈松純大和尚率兩序大眾前往江西頌經(jīng)迎請,諸多善信自帶黃金首飾熔入大佛,充滿法喜。

  穹頂鑲刻的是長72米,高3.2米的景泰藍觀音三十二應身像,這觀音三十二像景泰藍壁畫已被列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紀錄。加上大殿北面的楊枝觀音像,正好是觀音的三十三應身。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幻化為三十三個不同的應身普度眾生,可謂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長作渡人舟。

  在華藏世界中,四壁大型銅雕壁畫由我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銅藝術領域的唯一傳承人朱炳仁大師親自創(chuàng)作,總面積近220平米。展現(xiàn)的是佛祖從降生到涅槃的108個故事,稱為“八相成道”,分別是:降兜率,入胎,誕生,出家,降魔,成道,轉(zhuǎn)法輪,涅槃。

  這尊是大行普賢菩薩,是毗盧佛的右脅侍。普賢菩薩手持蓮花,蓮花代表純潔、圣潔的意思,普賢的普,意為遍及一切,意思是說菩薩之道遍布滿宇宙;賢,指備具眾德,意謂菩薩之德性同于圣人,也就是指普賢菩薩的慈悲威德,智慧愿行,悉數(shù)都能普遍使一切眾生吉祥。普賢菩薩被稱為大行菩薩,代表大實踐、大作為。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就是觀音三十三應身中的楊枝觀音。觀音的全稱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唐代時因避諱唐太宗李世民名諱,省略了其中“世”字,簡稱“觀音”一直沿用至今。這尊手持如意的便是文殊菩薩,是毗盧佛的左脅侍,又稱文殊師利,簡稱文殊,是佛陀的大弟子,智慧、辯才第一,為眾菩薩之首,象征佛陀的智慧。一般學生在考試前都會來參拜文殊菩薩,尋求一個積極的心理暗示,然后再拜一下有求必應的觀音,許下自己的愿望。

  【寶塔十二明層·古佛殿】

  概 述:

  寶塔十二明層因供奉四尊宋代的香樟木古佛而得名“古佛殿”。尤其以兩尊宋代仿唐的觀自在菩薩最讓人稱道。斑駁的佛像表面掩蓋不住細膩的雕工,雍容嫻靜的面容更是將“觀自在”的精神描繪的惟妙惟肖。走出殿外,站在走廊上,心曠神怡,真可謂:寶塔凌蒼蒼,登攀覽四荒。頂高元氣合,標出海云長。正下方,天寧禪寺躍然于眼前。順時針繞塔,看到的是常州的最高學府省常中,再往前看,基督教堂和前后北岸一覽無遺。聽松樓附近綠樹成蔭、綠意盎然,紅梅公園里泛舟湖上,歡笑連連,紅梅閣、文筆塔、嘉賢坊,承載著歲月的洗禮,依然矗立。不遠處,雙層巴士、快速公交,城市流動的使者穿城而過,從高處看常州,與平時截然不同,別

  有一番滋味。

  進入十二層古佛殿,歲月的流逝,文化的傳承,在這些古佛身上體現(xiàn)出來。宋代香樟木塑造的一佛兩弟子。看著阿難尊者和迦葉尊者的眼睛,不管站在何處,好像兩位尊者都在看著我們,可謂佛眼無邊。雖然是宋代塑像,但是兩位尊者的眼睛卻非常明亮,是由黑色琥珀所制,因此保存至今依然非常的明亮如新。這尊香樟木觀自在菩薩翹著二郎腿,坐姿可謂瀟灑自在。佛像精致細膩,線條流暢,氣度不凡,坐像莊嚴肅穆充滿神韻。北面這尊觀自在菩薩,與前面一尊相比,體態(tài)豐滿,雕鑿工藝精細,面容雍容閑靜,嘴角微帶笑意,面相豐潤。東面同樣供奉觀自在菩薩,坐姿更為瀟灑,左腳翹起,右腳下垂,仿佛馬上就要站立行走的樣子。這原本是一位功德主個人收藏的藏品,出土于甘肅,這位功德主聽聞天寧寶塔將建古佛殿,在征集古佛,一心向佛,就將這尊非常珍貴的佛像捐贈給了天寧寺,與其他三面佛像,共同形成了古佛殿。在捐贈此尊佛像之前,曾有文物愛好者向這位功德主出資50萬美金收購這尊觀自在菩薩,功德主擔心文物出售后會流落海外,毅然將此尊觀自在菩薩捐贈給天寧寺,留下了一段佳話。

  【寶塔鐘樓層·梵音閣】

  概 述:

  寶塔鐘樓層的主題是“梵音遠播”,寓意“聽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增”。閣內(nèi)122米處懸掛天下第一高鐘“天寧寶鐘”,高鐘第一,寓意“高中第一”。天寧寶鐘青銅打造,重三萬斤。每年除夕,都會在此舉行隆重的撞鐘祈福儀式,渾厚的鐘聲好似無邊的佛法向外擴散,余音繞梁,震撼心靈。天寧寶塔最高122米梵音閣內(nèi)懸掛的三萬斤銅鐘由當代托塔天王之稱的寶塔設計老師,同濟大學的路秉杰教授設計的仿唐古鐘。(關于這天寧寶塔第一高鐘的鐘聲到底能持續(xù)多長時間?這里還有一則軼事。2007年,我市統(tǒng)戰(zhàn)部副部長、宗教局趙局長在陪同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參觀游覽梵音閣時,趙局長介紹到,這天寧寶鐘的鐘聲能持續(xù)4分多鐘,丁教授當時有所質(zhì)疑,于是當場試驗,親自看表撞鐘測試。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鐘聲持續(xù)五分鐘后依然余震陣陣。教授很是贊嘆,圍著寶鐘繞行很多圈,邊走邊看邊摸,發(fā)現(xiàn)天寧寶鐘鐘壁厚薄不一,最厚的地方14公分,最薄的地方7公分,這種獨特的設計,使它被撞擊后,鐘聲方可傳4公里遠,余音持續(xù)5分鐘之久。教授感嘆到:不愧為第一高鐘!)

  也許大家都很好奇,這么大、這么重的鐘是怎么放進寶塔的呢?其實,在寶塔尚未封頂前,就用450噸/米的大塔吊把銅鐘吊到122米的高度,通過鐵軌滑動,將鐘移入塔內(nèi)吊裝定位。整個安裝過程進行了非常精密的測算才將大銅鐘安裝到位。

  在天寧寶鐘的兩邊,還有“國泰民安”和“高鐘第一”兩塊牌匾。國泰民安”是天寧寺方丈松純大和尚的親筆題字,為了國家百姓祈求平安。而“高鐘第一”是原副市長周亞瑜先生的親筆題詞,寓意誠心登塔的人凡事“高中第一”,更希望莘莘學子來此登塔敲鐘都可以高中第一。

  繞行梵音閣內(nèi)圈,四幅精美的揚州漆畫:《法華妙典》、《釋迦說法圖》、《西方極樂世界圖》以及《華嚴大法》,這四幅揚州漆畫是揚州頂尖的漆畫廠家——揚州漆器廠設計制作的也是第一次在佛門中見到揚州漆畫得身影。漫步梵音閣外圈,千年香樟木上,雕刻了整卷的《金剛經(jīng)》。《金剛經(jīng)》全稱《金剛般若波羅密經(jīng)》是佛教中重要的典籍之一。

  【寶塔五明層·法界源流殿】

  概 述:

  寶塔五明層的主題是“法界源流殿——史”,寓意“諸佛菩薩,永住世間”。該殿采用植物中的舍利子——世界極品沉香和各種名貴木材進行雕塑,反映佛教的起源、發(fā)展到傳入中國的歷史。殿內(nèi)典藏一尊用整塊沉香木雕刻而成的千手千眼觀音,高3.06米,重800公斤,實乃稀世珍寶。沉香木“法界源流”將給世界佛教及后人留下不朽的盛世瑰寶。

  寶塔五明層法界源流殿主要運用木雕工藝表現(xiàn)代表過去、現(xiàn)在、將來的縱三世佛。描述了佛教的傳承。本層是福建莆田的李鳳強先生的木雕作品專項展覽。李先生1972年出生于莆田雕刻世家,是現(xiàn)在中國最年輕的民間國際工藝美術大師,他擅長木雕技藝。本層中心展品主要是四組以沉香木雕刻創(chuàng)作的作品。這四組展品,背景選用上好的楠木,小佛像選用沉香木。四組沉香木雕光原木的價值就達三億。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是“靈山勝會”,主要展示了佛釋加牟尼佛祖在靈山召開法會的場景。

  外圍墻上向我們展示了中國佛教的三大體系。佛教在中國由于傳入的時間、途徑各不相同,加上所處地區(qū)文化、社會歷史背影也不相同,中國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和南傳佛教。

  來到西面,看到的這組氣勢恢宏、場面壯觀的沉香木雕作品是將來佛彌勒佛的龍華三會。指佛陀入滅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彌勒菩薩自兜率天下生人間,出家學道,坐于翅頭城華林園中龍華樹下成正等覺,前后分三次說法,是為龍華三會。

  北面這尊沉香木雕千手千眼觀音佛像是我們寶塔鎮(zhèn)塔之寶之一。觀音菩薩像正面主干部分,是由一整塊沉香木雕刻而成,高3.06米,重800多公斤。如此之大的沉香木舉世無雙。

  東面是燃燈法會,佛有三世,過去燃燈佛,現(xiàn)在釋迦牟尼佛,未來彌勒佛。何謂燃燈古佛,《大智度論》卷九亦云,燃燈佛生時,一切身邊如燈,故名燃燈,成佛后亦名燃燈。

  展廳中間還有一些以海南黃花梨、紫檀木,檀香木等名貴木材雕刻而成的工藝品,大家可以自由參觀一下。

  【寶塔四明層·羅漢示跡殿】

  概 述:

  寶塔四明層的主題是“羅漢示跡——行”,寓意“正道修行,無常無我”。該殿介紹了佛教的基本修行理論四諦、八正道和修行程式戒、定、慧。由中央美院任世民教授主持創(chuàng)作、國家工藝美術大師張文玉參與制作的四組大型雕塑鏨銀高僧像,是寶塔四明層“羅漢示跡”的核心展品。共展現(xiàn)了5位高僧,四個佛教故事,分別是達摩面壁、玄奘西行、鑒真東渡和白馬馱經(jīng)。每尊銀像高約2.2米,用銀400公斤,純手工打造,每尊像需敲打1600萬下,在國內(nèi)實屬罕見。

  這兩道門分別是用香樟木根和苦櫧木根雕刻而成。更為難得的是每一道門都是由幾棵樹根在生長的過程中自然纏繞于空中形成。右邊是代表覺悟的菩提門,左邊則是代表了吉祥的象門,寓意智慧吉祥。

  大殿中央我們看到的是鏨銀塑像白馬馱經(jīng)。(相傳東漢明帝劉莊夜間夢見一個金人,頭頂白光,在殿廷間飛行。第二天便將此夢告知眾臣,問他們是吉是兇。有位大臣告訴他,夢見的是佛。于是漢明帝派遣郎中蔡和博士、弟子秦景等出使天竺。歷經(jīng)千辛萬苦,最后蔡和等和天竺高僧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回到洛陽,同時帶回佛經(jīng)四十二章和釋迦牟尼佛立像,明帝令畫工繪制佛的圖像,安放在清涼臺和顯節(jié)陵上,佛經(jīng)藏于蘭臺石室。因為佛經(jīng)是用白馬馱回洛陽的,明帝因此在洛陽城雍關之西,賜了一座白馬寺,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后來一直在此翻譯佛教經(jīng)典直到圓寂。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兩位就是迦葉摩騰和竺法蘭。)

  鏨銀工藝是通過對銀片進行敲打而成的,據(jù)說在每一平方厘米上要敲打150下。常見的鏨銀主要制作精巧的小飾品,把鏨銀做成這么大的人物塑像,是我們國內(nèi)首次運用。塑像是由中央美院任世民教授創(chuàng)作,鏨銀是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文玉大師領銜。

  穿過象門順時針禮拜而行,這些都是千年龍眼樹根雕刻而成的大型根雕十八羅漢。根雕大師徐谷清先生從一千多個充滿神靈色彩的千年龍眼木根中精心挑選、最后選中這十八個形、體、態(tài)大小均衡的樹根進行創(chuàng)作,局部施以刀筆。 玄奘西行描繪唐僧唐玄奘,塑像孔武有力、非常健壯,與西游記中所見有很大的差別,在制作這尊佛像時通過史書和經(jīng)文中對唐僧的描寫,運用寫實的手法,造就了這樣的形象造型。

  圍繞寶塔一周的是大型油畫《正道圖》。這幅油畫是一幅長卷式的壁畫,一共18個單元,描繪了從“法傳迦葉”到“大法東來”共12個佛教經(jīng)典故事,體現(xiàn)了釋迦佛主所創(chuàng)的佛教思想從產(chǎn)生、傳承、流傳、盛行到發(fā)揚光大的全過程。由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吳維佳、時衛(wèi)平創(chuàng)作。

  北面的人物是達摩。(說到達摩就不能不提一下常州籍的皇帝梁武帝蕭衍,蕭衍是漢朝名相蕭何的25世孫,文武全才,奪了同宗齊的皇位,建立了梁。梁武帝是篤信佛教的帝王,他即位以后,廣建寺廟、塑造佛菩薩尊像、注經(jīng)講經(jīng)、厚待僧人。唐詩人杜牧的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就是描述的這個時期的情況。達摩祖師來東土弘法度生到了現(xiàn)在的廣州,聞聽梁武帝對佛教的重大貢獻,第一個想到度他。于是,他來到金陵也就是現(xiàn)在的南京。梁武帝得知高僧駕臨異常高興,親自迎接到宮中,國禮以待,以大師事之。通過對答達摩祖師對梁武帝的不悟道很是失望,遂不歡而散。達摩祖師乘一葦葉渡江來到北朝的魏,直到嵩山少林寺。達摩祖師杜門不出,于凈室面壁九年,終于創(chuàng)建了“禪宗”,成為佛門禪宗鼻祖。)

  環(huán)球網(wǎng)校友情提示:如果您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huán)球網(wǎng)校導游證考試頻道,查詢了解相關信息。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可以手動Ctrl+D收藏,方便查閱。小編及時更新相關資訊,歡迎持續(xù)關注。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2017年導游資格考試江蘇景點導游詞:天寧寶塔》相關信息。

編輯推薦

導游證考試介紹

導游證考試內(nèi)容

導游證考試報名流程

導游證考試報名須知

導游證考試考試時間

  【摘要】2017年導游資格考試江蘇景點導游詞:天寧寶塔,具體內(nèi)容如下,想了解更多導游證考試資訊請鎖定環(huán)球網(wǎng)校導游證考試頻道,更有海量模擬試題,精品復習資料等你來體驗!

  編輯推薦:2017年全國導游資格考試導游詞匯總

  每組鏨銀塑像之間還向我們介紹了一些佛教的基本修行理論。(四諦,八正道,六度)

  最后來到東面,這里展示的是鑒真像。(鑒真是唐代高僧。俗姓淳于,廣陵江陽(今江蘇揚州)人。十四歲時于大云寺為沙彌,就高僧智滿禪師學佛,后又赴長安從弘景法師受具足戒,先后達三年,遂返揚州,學識淵博。日本僧人榮睿、普照來華學佛留學,并敦請鑒真赴日傳佛。鑒真欣然應允,并克服種種困難,先后六次始獲成功。本尊像是反映鑒真大師最后一次東渡,快到奈良時的場景。鑒真帶去很多佛經(jīng)和醫(yī)書到日本。他主持重要佛教儀式,系統(tǒng)講授佛經(jīng),成為日本佛學界的一代宗師。他指導日本醫(yī)生鑒定藥物,傳播唐朝的建筑技術和雕塑藝術,設計和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鑒真死后,其弟子為他制作的坐像。至今仍供奉在寺中,被定為“國寶”。)

  【寶塔三明層·因緣果報殿】

  概 述:

  寶塔三明層的主題是“因緣果報——愿”,寓意“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該殿以佛教的基本教義“緣起”論、“因果”論為基礎,闡述了“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的佛教因果關系。倡導人們要注重揚善,要崇尚行善,引導人心向善,做好事,追求好的果報,實現(xiàn)美好的愿望。通過四善殿、四善窟、八善門、十二善行圖等表現(xiàn)形式,充分反映了積善、行善得好報的因果關系。該殿的工藝特色為“漆”,通過組合運用溫州甌塑、揚州漆畫、以及脫胎工藝等傳統(tǒng)漆工藝,表現(xiàn)了大善生財、至善成才、積善澤后、行善延壽等理念。

  南面正中站著的就是東方琉璃世界的佛主藥師佛,藥師佛掌管健康,民間歷

  來就有通過禮拜藥師佛來祈求消災延壽的習俗;是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這兩幅壁畫與中間三尊佛像共同構(gòu)成了佛教界一個重大;佛會,同時這組法會也是全國漆器工藝中第一次以平面;大家看到墻壁上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是采用溫州甌塑工;善行圖;層外廊一周就是向我們展示歷史上十二個善有善報的故;行善積德;本層共有八道善門將四個大殿隔開,分別是心善、思善;上善、報善、至善;國四大石窟

  來就有通過禮拜藥師佛來祈求消災延壽的習俗。藥師佛左右站立的兩大侍從分別是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左右墻壁上的壁畫是揚州漆畫中的立粉畫創(chuàng)作而成的。這兩幅壁畫與中間三尊佛像共同構(gòu)成了佛教界一個重大的法會——藥師琉璃光佛會,同時這組法會也是全國漆器工藝中第一次以平面與立體組合的作品。大家看到墻壁上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是采用溫州甌塑工藝制作而成的十二善行圖。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周錦云先生主持創(chuàng)作。這層外廊一周就是向我們展示歷史上十二個善有善報的故事,鼓勵我們多做善事,行善積德。

  本層共有八道善門將四個大殿隔開,分別是心善、思善、行善、揚善、積善、上善、報善、至善。首先我們穿過心善之門來到洛陽龍門石窟。(龍門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經(jīng)過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開鑿,至今仍存有窟龕2100多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3600余品,多在伊水西岸。數(shù)量之多為中國各大石窟之首。)本窟是龍門石窟中經(jīng)典的石雕藝術再現(xiàn)。左右2幅浮雕壁畫特別精美的就是《帝后禮佛圖》。《帝后禮佛圖》雕刻的是北魏孝文帝和文昭皇后的供養(yǎng)行列。遺憾的是這兩幅石刻現(xiàn)在在美國紐約藝術博物館,已經(jīng)不在龍門石窟了。順著思善門我們來到了代表大善生財?shù)呢斏竦睢V醒胧秦斏裣瘢笥覂晌缓秃隙桑嬖V我們只有和氣才能生財。右面墻上有彩玉石鑲嵌而成的寒山拾得豐干四睡圖,描繪唐代禪家中有高逸之稱的寒山、拾得、豐干三人與老虎共睡的圖畫,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和美。左面墻上是由明憲宗皇帝朱見深即位的第一年創(chuàng)作的《一團和氣圖》,借用東晉儒生陶淵明、和尚慧遠、道士陸修靜“虎溪三笑”的典故,體現(xiàn)儒、釋、道三教合一的理想。

  沿著行善門來到了云岡石窟。(云岡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鑿,東西綿延約一公里,氣勢恢弘,內(nèi)容豐富。現(xiàn)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造像5萬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紀時中國杰出的佛教石窟藝術。)本窟中間為釋迦摩尼佛,兩側(cè)為協(xié)侍菩薩,采取北魏時期云岡石窟第三期的上乘之作而制作。

  現(xiàn)在我們走過的是揚善門,中間是鰲魚觀音佛像和麥積山特有的拈花微笑像,背景還繪有紫竹圖。兩邊是五十三參拜圖。講述了善財童子求學拜師的過程。這是潛心修行、終成道果的典范。穿過積善門就來到了敦煌莫高窟,殿頂繪有敦煌壁畫彩繪飛天圖。(莫高窟俗稱千佛洞,被譽為20世紀最有價值的文化發(fā)現(xiàn)、有“東方盧浮宮”美譽,坐

  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于世。)本窟佛像為敦煌莫高窟盛唐第45窟,中間位釋迦摩尼佛,佛像左側(cè)為弟子迦葉,右側(cè)為弟子阿難,唐代彩塑協(xié)侍菩薩和天王分別站立兩邊,是敦煌莫高窟的經(jīng)典之作。來到東面的魁星殿,魁星點斗獨占鰲頭,代表了至善成才,背景展示了鯉魚跳龍門的場景。右面墻上是唐代到清代共產(chǎn)生的498位狀元名錄。左面則是集董其昌字所書荀子《勸學》篇節(jié)選。

  最后大家來看一下大足石刻。(大足石刻是唐末、宋初時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題材為主,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寶頂山摩崖造像最為著名,是中國著名的古代石刻藝術。)這里主要講述的是佛教中的六道輪回。分為上三道和下三道。上三道是:修羅道,天道,人間道;下三道是:畜生道,地獄道,餓鬼道。通過六道輪回的佛理告誡我們要多做善事,積善行德,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寶塔二明層·眾緣和合殿】

  概 述:

  寶塔二明層的主題是“眾緣和合——緣”,寓意“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通過展示佛教與人生的關系,具體以八本尊(千手觀音、虛空藏、文殊、普賢、大勢至、大日如來、不動明王、阿彌陀佛)與人的十二生肖屬相的對應護佑關系來表達。表現(xiàn)了大千世界中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眾緣和合的關系。

  本層的藝術特色為“瓷”,由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院長寧鋼教授領銜設計創(chuàng)作,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遠長、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邱雙炯等藝術大師參與設計制作。這一層,從吊頂?shù)椒瘕悾瑥纳徎ㄍ械焦┳溃瑥姆鹣竦奖诋嫛⒌袼埽谒囆g形式上全部采用陶瓷藝術品進行裝飾。可以說,瓷元素遍布佛殿的每一個細節(jié)與角落,瓷文化與佛文化在這里完美結(jié)合。

  首先介紹一下我們頭頂不同尋常的“吊頂”。這層“吊頂”便是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薄胎瓷”。它輕巧、秀麗,做工精致,透光性好,是中國景德鎮(zhèn)傳統(tǒng)藝術名瓷之一。接著請大家欣賞本殿核心部分。這里陳列的是由福建德化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邱雙炯先生創(chuàng)作的千手觀音等8尊德化白瓷佛像。8尊瓷佛為十二生肖所對應的護身佛菩薩。即所生之日與有緣之佛結(jié)緣,是名為 “本命佛”,是千年以來人們所供奉的護法善神。在每尊佛菩薩像面前的地面上,都有兩塊銅牌,上面用圖案變形文字書寫著這尊佛菩薩所保佑的屬相。各位朋友可以找尋自己的守護菩薩,誠心參拜。

  參觀完核心部分,大家可隨我一同欣賞一下外圈的藝術精品。這里囊括了景德鎮(zhèn)的所有陶瓷技藝。環(huán)繞寶塔內(nèi)壁四周,是8組泥釉雕塑,分別表現(xiàn)8個主題:萬法緣起、人心和善、家庭和樂、人際和順、社會和諧、人間和美、世界和平、眾緣和合。泥釉雕塑之間,是由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教授寧鋼、呂金泉、田鴻喜和中國輕工陶瓷研究所“御瓷坊”過小明先生等創(chuàng)作的4幅大型瓷壁畫:華藏世界、眾生禮佛、眾緣和合、寶塔奇緣。值得一提的是,每幅壁畫長都達到4米,寬1.4米,如此大的瓷壁畫安裝到佛教場所,在我國也是首次。

  繼續(xù)向前參觀,瓷佛殿里一組組的陶瓷像分別展示了“人心和善” 、“家庭和樂”、“人際和順”、“社會和諧”、“人間和美”、“世界和平”的佛教新六和思想。步行在瓷佛殿,既能體味到佛的世界,又能感受到陶瓷的藝術魅力。都說佛教文化最講究的是一個“緣”字,天寧寶塔佛教文化的千年歷史和中國千年陶瓷藝術文化的結(jié)合本身就是一種歷史的“緣”。

  【寶塔地宮】

  概 述:

  地宮,通常意義上是僧人們圓寂后使用的墓地,是為埋藏“舍利(佛教高僧遺體火化后的遺存物)”在塔基下建的地窖。早期的塔舍利放在塔剎,南北朝漸興在塔下埋藏舍利。最初只是將放有舍利的寶函直接埋于地下,以后逐步發(fā)展為建地宮埋藏寶函。寶塔地宮享有第一地宮群之說,共有八明八暗十六個宮。

  下面請大家懷著虔誠的心,隨我一同探秘天寧寶塔的地宮。走過地宮的外廊,來到了地宮的核心筒部分。暖黃色的燈光仿佛佛光普照,內(nèi)廊墻壁上一共31幅精美的壁畫是福建影雕,圖案取自于唐卡。影雕是用鋼釬在大理石上打出深淺不同的點,然后在點中填色的一種工藝。

  現(xiàn)在大家看到的這個金碧輝煌的宮殿,是地宮開放的第一個宮:地字宮。地字宮正中間供奉的就是一尊銅制鎏金的舍利塔,在舍利塔內(nèi)供奉有非常珍貴的佛陀的舍利。眼前看到的為釋迦牟尼的舍利子,源于九十年代,天寧禪寺前任方丈敏智大和尚回國秘傳給現(xiàn)任方丈的。在舍利塔兩旁,還有整部的《大藏經(jīng)》。

  接著來到的就是寶塔地宮群開放的第二個宮:天字宮。天字宮內(nèi)供奉的是唐代漢白玉雕刻的釋迦牟尼佛。在石佛兩邊供奉的佛像為南北朝時期塑造,一尊為青石的,一尊為漢白玉的。除了供奉這三尊佛像外,天字宮四周墻壁上還有322尊漢白玉雕刻而成的佛像,整個天字宮內(nèi)如同靈山盛會一般,在此膜拜,佛音仿佛圍繞在耳邊,內(nèi)心得到無上的升華。

  【寶塔塔基層·吉祥大廳】

  概 述:

  吉祥大廳是塔內(nèi)面積最大的集中展廳,它連接著地宮和一層華藏世界殿,廳內(nèi)核心筒部分設有四部電梯供游客上下,外廊有六個特色展廳供大家參觀游覽,內(nèi)廊陳列有數(shù)百件佛教藝術珍品供大家欣賞。每年,天寧寶塔還會在此不定期舉行禪修、茶道、古琴雅集、抄經(jīng)、佛教藝術珍品展等高雅的活動。

  走進吉祥大廳,視野一下變得非常寬闊。吉祥大廳主要由六館及核心區(qū)組成。核心區(qū)內(nèi)首先朋友們看到一個圓柱形的玻璃罩。這里陳列著一對面容祥和、慈眉善目、顏色泛黃的清代牙雕觀音像。天寧寶塔鎮(zhèn)塔之寶天然水晶佛目前就供奉在吉祥大廳,我們先去朝拜一下這尊佛像。這尊水晶佛源產(chǎn)于十六世紀古印度,是用當時最大的一塊天然水晶雕刻而成,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曾經(jīng)供奉在佛祖釋迦牟尼誕生地尼泊爾境內(nèi)的藍毗尼花園,上世紀輾轉(zhuǎn)至歐洲,2003年由旅泰華僑高先生將其迎請回國,并捐贈給天寧寺永遠供奉在天寧寶塔。水晶佛的四周分別是福建壽山石雕刻的南方歡喜世界寶相佛、新疆和田玉及昆侖玉雕刻的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東方香積世界阿閦佛和北方蓮花世界微妙聲佛。

  吉祥大廳的東面,有一座四面千手觀音,這座木雕描金的千手觀音在天寧寶塔建成前臨時擺放于天寧禪寺的山門之中。山門是入寺的第一大殿,常州人都很熟悉這尊千手觀音,在大家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千手觀音的正對面是一根巨大的象牙牙雕,說他珍貴一點也不為過。這不是普通的象牙,在沒有雕刻的部位有著石頭一樣的紋理。其實這是一根由1萬年前就消失的猛犸象的象牙化石雕刻而成。牙雕的場景描繪的是佛主說法圖的場景。

  讓我們來看一下大廳四周墻上的金箔畫。這些看似簡單的裝飾畫,其實并不簡單,它描述了四位與天寧寺息息相關的人,分別是南北朝的梁武帝,唐朝的法融禪師,清朝的乾隆皇帝和我們現(xiàn)在的住持松純大和尚。象牙如意觀音前方為緬甸玉雕刻的太子佛。據(jù)《本行經(jīng)》記載:佛祖釋迦牟尼一誕生就能說話會走路,他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走了七步,每走一步,地上生出一朵朵碩大的蓮花。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道:“天上地下,唯吾獨尊”,頓時天空中出現(xiàn)九條巨龍,吐出水柱,為其沐浴凈身。這件作品就是描述的這個景象。

  這件木雕,密密麻麻地雕滿了各種人物造型,表情各異,甚至還有西游記中的師徒四人,他們都安靜地盤坐臺下,傾心聆聽著佛祖的訓示。這是天寧寶塔兩大鎮(zhèn)塔之寶之一的檀香木雕作品——《龍華三會》,這件作品由整塊長1.86米的千年檀香木所雕刻而成,為如意形并配有紫檀木邊框。曾榮獲2005年杭州西湖博覽會金獎,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暨工藝美術精品展覽會金獎和2005年“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

  看完精妙絕倫的《龍華三會》,我們轉(zhuǎn)身看一幅中國地圖。走上前您會發(fā)現(xiàn),原來每個省份里的沙土的顏色不同。這件展品叫做《聚沙成塔》,雖然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工藝,但是意義非同尋常。它是在寶塔落成時,由各個省份的高僧帶來的當?shù)厣惩粒瑓R聚于此制作而成的,代表的就是凝聚各地的、各民族的、各界的力量,共襄盛舉,聚沙成塔,共同努力建設這座凝結(jié)無上功德的天寧寶塔。

  各位朋友,寶塔參觀即將結(jié)束,但各位朋友的佛緣才剛剛開始,愿各位朋友能像康熙帝敬書的“般若”一樣帶著大智慧離開寶塔,同時也愿寶塔之行能讓各位朋友收獲各自的驚喜。

  愿各位朋友身體健康,六時吉祥!

  環(huán)球網(wǎng)校友情提示:如果您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huán)球網(wǎng)校導游證考試頻道,查詢了解相關信息。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可以手動Ctrl+D收藏,方便查閱。小編及時更新相關資訊,歡迎持續(xù)關注。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2017年導游資格考試江蘇景點導游詞:天寧寶塔》相關信息。

編輯推薦

導游證考試介紹

導游證考試內(nèi)容

導游證考試報名流程

導游證考試報名須知

導游證考試考試時間

分享到: 編輯:環(huán)球網(wǎng)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導游證資格查詢

導游證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導游證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shù)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huán)球網(wǎng)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