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導游資格考試安徽景點導游詞:古徽州文化旅游區


【摘要】2017年導游資格考試安徽景點導游詞:古徽州文化旅游區,具體內容如下,想了解更多導游證考試資訊請鎖定環球網校導游證考試頻道,更有海量模擬試題,精品復習資料等你來體驗!
編輯推薦:2017年全國導游資格考試導游詞匯總
【歡迎詞】
尊敬的游客朋友:大家好!一路辛苦了。歡迎各位前來古徽州文化旅游區參觀游覽。我們徽州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美好的地方,她以山水之秀、商賈之富、文風之盛、民風之淳、人杰地靈而蜚聲海內外,被譽為“東南鄒魯”、“文獻之邦”和“文物之海”,是中國三大地方顯學---徽文化的發祥地、馳騁中國商界三四百年的徽商的故里,明代著名的戲劇家湯顯祖曾嘆息道:“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
我是大家此行的導游員×××, 今天就由我陪同大家從古徽州文化旅游區開始,親手推開古徽州一道道古老厚重的大門,一起去追尋古徽州大門背后那歲月的痕跡、歷史的榮光、文明的光暈。但愿此次古徽州文化游,不僅僅是一次理想的風光之旅、文化之旅,還將是一次圓夢之旅。
【講解詞】
古徽州文化旅游區面積約9.5平方公里,是由徽州古城、棠樾牌坊群·鮑家花園、唐模、潛口民宅、呈坎等5處國家4A級景區組合而成。核心區旅游線路:東起歙縣徽州古城,西訖徽州區呈坎村,途經棠樾牌坊群·鮑家花園、唐模村、潛口民宅博物館,東西長約20公里,各景區之間的間隔一般在五、六公里左右,由一條美麗的鄉村公路將這5顆璀璨的珍珠串聯而成。如果夸張一點說,那就是古有絲綢之路,今有徽文化之旅。
也許有的朋友們可能會問,黃山市古村落眾多,其中不乏世界遺產地和國家歷史文化名村,為什么這5個景區會如此組合?我可以自豪地告訴大家,就是因為這5個景區特色鮮明,與眾不同,充分體現了古徽州.新黃山文化與自然景觀的精髓, 今天我們選擇游覽的線路是由東向西游覽古徽州文化旅游區,由于這5個景區內都配有專職的景區講解員,屆時他們將為大家做詳細的景點講解,所以在行車途中,我就把這5個景區的主要特色、重點景觀和文化內涵作一個簡單的介紹。首先介紹的是徽州古城景區。
(一)徽州古城景區
徽州古城也稱歙縣古城,自秦代始置古縣,已有2200多年歷史。說到歙縣啊,它是我們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也是徽州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自隋617年始,新安郡治遷歙,直至清末,徽州古城均為郡、州、路、府的治所地,是古徽州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史稱“徽州府”。徽州古城與四川閬中、云南麗江、山西平遙并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1986年被授予“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稱號。
歙縣文風昌盛,教育發達,人才薈萃。具有“十戶之村,不廢誦讀”良好學風,歷代名人輩出,如明代戲劇家汪道昆、新安畫派的始祖漸江大師、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唯一提到的中國人王茂蔭、被周恩來稱為“和聶耳同為文化戰線上兩員猛將”的音樂家張曙、受宋慶齡譽稱為“萬世師表”的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享有“南黃北齊”之稱的國畫大師黃賓虹等等。
徽州古城也是著名的山城、水城、橋城,古寺、古塔、古橋、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散落其間,宛如一座氣勢宏偉的古典建筑藝術博物館。前來這里旅游的游客都會發出這樣的感嘆:“游罷黃山看歙縣,才算真正到徽州”。
徽州古城景點眾多,主要有徽園、許國石坊、徽州府衙、斗山街、漁梁街等,下面就由我來介紹一下它們的概況。
徽園 徽園是利用徽州古城西城墻構筑而成的一個仿古景點,融觀光、展覽、購物、餐飲、商住為一體,占地4公頃,建筑面積2.8萬平方米,集牌坊、民居、祠堂“古建三絕”之大成;融磚雕、木雕、石雕“徽州三雕”之精髓。
園內建有城樓、茶樓、酒樓、戲樓、繡球樓、觀景樓、惠風石坊、九龍九鳳壁、等,粉墻黛瓦,鱗次錯落,脈傳徽州建筑文化之神韻,新創徽派建筑雕刻之精華,堪稱徽派建筑之經典,2001年被評為黃山世紀經典建筑。
徽園周圍群山環抱,園外散布著大量的文物古跡,太平橋、長慶塔、東譙樓、南譙樓、徽州府衙、許國相府等井然有序,如眾星捧月般拱擁著徽園,使徽園置身于優美的環境之中,成為古城一個嶄新的亮麗景點。
許國石坊 許國牌坊聳立于古城鬧市中心,被譽為“東方凱旋門”,石坊造型之雄偉,構造之精巧使人嘆為觀止,已成為名城歙縣的標志建筑。
石坊建于明萬歷年間,是朝廷為旌表少保兼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許國而立,故稱“許國石坊”。又因它有八根柱子,百姓們又稱它為“八腳牌坊”,是全國獨一無二的八腳牌坊。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許國是嘉靖、隆慶、萬歷三朝的重臣,因平定云南邊境叛亂有功,萬歷皇帝獲準其修建一座牌坊。這座牌坊的建造,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云南叛亂平息之后,萬歷重賞群臣,許國受到加恩,特賜四個月假期回家建造牌坊,以光宗耀祖。據說一般臣民只能建四腳牌坊,只有皇室家族才能建八角牌坊,否則就是犯上。而當時徽州達官顯貴、鄉紳臣賈眾多,四腳牌坊林立。許國如果只造一座四腳牌坊,就無法體現他的官重威顯。怎樣才能造一座與眾不同的牌坊呢?許國靈機一動,想了一個“先斬后奏”的點子。那么到底許國想了一個什么點子呢?這里我給大家設置一個念想,等會大家在參觀游覽時可一定認真聽景區講解員的講解喲。好了,游客朋友們,說完了許國牌坊,我們再來講講徽州府衙。
徽州府衙 說到徽州府衙,它可是我們古徽州府的象征。“徽州府”建于元末明初,衙署座落于歙縣古城西北隅。其后屢修屢毀,目前保存的古建是清道光年間大修時遺留下來的大堂庭院,包括中門、兩廊和六房部分公廨等附屬建筑。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縣政府為了加強對徽州古城的全面保護開發,進一步弘揚徽州文化,投資2億元,實施了徽州府衙的修復工程,現已完整地恢復了明朝弘治年間的府衙格局風貌。
徽州府署建筑群無論是總體布局還是單體建筑,都帶有明顯的明代建筑法式和徽州風格。徽州府署坐北向南,軸線對稱,主從有序。從照壁至知府廨,各院落之間距離、比例,好比縮小的故宮,所以古建老師說“府衙是縮小的故宮,故宮是放大的府衙”,所不同的只是規模較小,機構較少,規制低一些。
著名的古建筑老師、故宮博物院院長單士元說:“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幾千年的社會發展史,府衙是政治結構的象征,現在就是檔案館,修復后可以讓子孫后代認識中華民族的歷史。”徽州府衙就是徽州文化檔案館,是展示徽州歷史文化的重要場所。
在我們徽州古城,還有兩處著名景點,一個是斗山街,另一個是漁梁壩。在這里,我也一并給大家作一個簡要的介紹。
斗山街 說到斗山街,可能大家還不是很知曉。它素有“江南第一街”美譽,是明清時期威震全國的一代徽商聚族而居的古街區。斗山街的歷史極其久遠,“唐宋明清,一路到今”,各個時期都在這里留下了歷史的痕跡,有典型的徽州民宅、私塾、官府人家、商家大院、千年“蛤蟆”古井、罕見的木質牌坊等等,保存都非常完好。可以說,走進這條街,你仿佛穿越了時空的隧道,看到了古徽商生活場境的再現。所以,這里也是了解徽商“以商從文、以文入仕、以仕保商”的發展過程的最佳場所。
漁梁壩 漁梁是古徽州重要的水陸碼頭。大家都知道四川的都江堰吧,那我們徽州古城的漁梁壩,一直以來被譽為“江南都江堰”,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國著名的古建老師鄭孝燮先生說:“漁梁壩的設計、建設和功能,均可與橫臥岷江的都江堰相媲美,顯示了古代徽州人的科學精神和杰出的才智!”。這里原為徽州府的水口,是古徽州最著名的商埠重鎮。當年徽商就是從這里泛舟過新安,下錢塘,闖蕩天下的,可以說漁梁壩就是雄霸明清三四百年的徽商的起航地,中國最早的商業財團的揚帆地。
據史料記載,早在唐宋年代,人們就在這里壘石為壩,但遇洪水,常遭沖毀。現在的古壩為明代重建,壩長143米,底寬27米,頂寬4米,全部用青一色的花崗巖壘砌而成,每塊石頭重達一噸。壘砌的建筑方法科學、精巧,石塊與石塊之間通過“元寶釘”和“燕尾鎖”相連,使得所有石塊上下左右渾然緊聯一體,整個大壩跨江而臥猶如一塊巨石構筑而成。至于什么是“元寶釘”和“燕尾鎖”?只有到了漁梁壩,大家才會明白喲。
游客朋友們,徽州古城景區到了,請大家攜帶好自己的貴重物品,跟隨我和景區講解員一起進入景區參觀游覽,整個景區游覽時間預計需要兩個半小時。
(二)棠樾牌坊群.鮑家花園景區
游客朋友們,如果說徽州古城的千年遺風讓您聯想回味當年徽商的崛起與興盛,那么棠樾牌坊群.鮑家花園的莊嚴與華麗將讓您領會感悟徽州明清文化的思想境界。好了,現在我們行車繼續前往下一個景區---棠樾牌坊群.鮑家花園。
據資料記載,歙縣曾有200多座牌坊,現存還有82座,是著名的“牌坊之鄉”。而在歙縣鄭村鎮的棠樾村村口,就有七座牌坊逶迤排開,以“義”字坊為中心分別從東西兩邊排列“忠孝節義”,一個村莊矗立著七座牌坊,而且還涵蓋了封建禮教的全部內容,這在全國僅此一處,因此有“棠樾牌坊,舉世無雙”之說,1996年12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5月20日,江澤民總書記來到這里,站在牌坊群和祠堂之間,發出了這樣感慨:“如此燦爛的文化,如此博大的文化,一定要世世代代傳下去,讓它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首先,讓我們從“棠樾”這個村莊的名稱說起吧!“棠”指“甘棠樹”,“樾”指樹蔭,指的是周宣王的賢臣召伯為推行文王政令,在一棵甘棠樹下辦公,為民排憂解難。人們感激他,特意保護那棵甘棠樹,使它枝繁葉茂,清蔭覆地,鮑氏家族以“棠樾”命村名,希望自己的子孫后代能出好官、清官。就牌坊群而言,它不同于西遞、宏村等其它徽文化景點的是:它突出了封建的倫理道德在治家治國方面的重要作用。
這里的七座牌坊,不僅僅是中國古建筑的精品,更是程朱理學思想的物質體現,其中修建于明代的有三座,清代的有四座,蘊含著八個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封建社會的倫理道德----“忠”“孝”“節”“義”都濃縮在這七座牌坊之中。我就選擇其中一個故事講給大家聽聽。
慈孝里坊 棠樾村,又名慈孝里,這是明永樂皇帝朱棣賜名的,跟慈孝里坊有關。慈孝里坊,建于明永樂年間,屬“孝”字牌坊。當年徽州府守將李世達起兵叛亂,到處行兇搶劫,棠樾村民鮑宗巖父子被抓,叛軍要殺掉他們中的一人,此時兒子跪在強人面前,苦若哀求愿代父死,而父親卻連連嗑頭拜揖,甘愿受死,只求留下兒子以傳宗接代,一幕父子爭死,哀聲不絕的悲劇,竟把行兇者感動了!他們便把鮑氏父子二人都釋放了。這件事被寫入史冊或典籍中,永樂皇帝朱棣得知后就頒布詔書表彰鮑氏父子,特御制慈孝詩碑于龍山之上,碑銘為“鮑家父子全仁孝,留取聲名照古今。”并從國庫撥款建造“慈孝里”坊。后來清乾隆皇帝還特意賜聯贊揚該村“慈孝天下無雙里,錦繡江南第一鄉”。
游客朋友們,在這個景區,除了七座牌坊外,還有一座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古代女祠堂---清懿堂。說到祠堂,它可是我們徽州古建三絕之一,每個古村落都有,但在棠樾村不同。除敦本堂,俗稱男祠外,還有一處令人稱奇的是清懿堂,為鮑氏女祠。修建女祠,這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里實屬罕見,尤其出現在程朱理學盛行的古徽州更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修建女祠,不得不提起一個叫鮑啟運的人,鮑啟運幼年喪母,是他的嫂嫂將他撫養成人,因此他對女性的認識不同一般。鮑氏家族的許多賢妻良母為家族、后代默默奉獻,付出了太多的犧牲,但在精神和生理上卻遭受到禮教的不公約束,當他看到棠樾村的貞節烈女有59位,而樹立牌坊的只有兩位時,鮑啟運就希望這些女人能得家族的旌表,享受公平的待遇,于是就建造女祠供奉她們。女祠和男祠建筑風格基本一致,而女祠門前兩側八字墻上的磚雕,雕刻精湛,為徽州祠堂罕見,是不可多得的磚雕藝術品。但女祠還是體現了男尊女卑的舊禮教思想,坐南朝北,低于男祠,不能不說有違鮑啟運的初衷。
游客朋友們,棠樾村的牌坊群、男女祠堂是古徽州宗族社會和宗法制度的活化石,其中宣揚的“父慈子孝”、“誠信為本”、“樂善好施”等思想,還是值得我們當今社會借鑒利用的。說完了牌坊群和男女祠堂,接下來我再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鮑家花園。
鮑家花園 鮑家花園,可謂是徽商貴族的大宅門,是兩淮鹽務總商鮑志道和鮑啟運兄弟的私家花園,是他們休憩、養生的地方。鮑家花園曾毀于戰亂。現在的鮑家花園是近年才修復擴建的,是當今我國最大的私家園林之一,規模之大,氣勢之宏,使之與無錫梅園,蘇州拙政園齊名。鮑家花園的重建“青出于蘭而勝于蘭”,廣納天下花草藤樹之名貴,融蘇州、揚州、杭州等江南私家園林之妙,兼收嶺南、蘇、滬等各派盆景精品,形成了一個更符合現代人旅游觀賞的園林景點。該園已成為當今中國最大、最美、最具特色的徽商貴族豪門宅院,其中《徽州人家》、《江山如此多嬌》等巨型盆景和中國徽派盆景博覽園,建造之巧妙,藝術之高超,實屬罕見。
游客朋友們,棠樾牌坊群.鮑家花園景區到了,請大家攜帶好自己的貴重物品,跟隨我和景區講解員一起進入景區參觀游覽,整個景區游覽時間預計需要兩小時。
(三)唐模景區
游客朋友們,一座座靜立的古牌坊剛剛向我們講述她曾經的喜怒哀樂,那么接下來請大家輕松一下,就讓我們行車繼續前往徽州區潛口鎮的唐模景區,它集水口文化、徽派園林、江南水街為一體,有“中國龍形村”、“中國水口園林第一村”、“中法合作鄉村旅游示范區”之美譽。
唐模始建于唐,為唐越國公汪華曾祖叔初建。此后汪華后裔回遷該村,決定效仿盛唐時期長安城周邊村落的規劃和風格營建村莊,便改村名為“唐模”。唐模村是徽州水口園林的典型代表,充分體現了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的神韻,欣賞唐模村就是欣賞中國園林之大成。這里,我來重點給大家介紹一下水口園林、檀干園.小西湖、水街的概況。
水口園林.槐蔭樹 古徽州人崇尚風水,在建村、建宅等事上特別注重風水學說。徽州多山,一般村落四面環山,形成封閉完整的空間,風水理論認為水口就是村落的咽喉,被看成是村莊人丁興旺、財富聚集的象征。為了留住財氣,除了選擇好水口外,還必須建筑亭、臺、橋、榭等物來鎮鎖,因此在水口種植許多高大的樹木,用以“障空補缺”,不但具備防衛、界定、聚會、休憩等功能,而且水口園林的修建也改善了村落的環境。唐模村的水口便是古人在風水理論指導下,經過千百年來不斷建造和完善,最終形成了以水口園林為經典,水鄉景致、水街古韻和田園風光為特色的古村落。
槐蔭樹其實為香樟樹,為什么稱之為槐蔭樹呢?因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韓再芬來此拍攝《天仙配》而得名。當時,導演在選擇外景地的時候,被眼前這棵有400多年樹齡的老樹獨特的造型所吸引。樹的根部有一個很大的口子,就象人的嘴巴在自然張口說話一般,導演便突發奇想,采用特技使老樹開口說話,在此為善良的董永和美麗的七仙女喜結良緣。于是,這棵樹便有了“天下第一月老樹”的美譽。“槐蔭樹前拜,相愛神知道。一把連心鎖,鎖住你和我”。等會有興趣,您不妨償試一下,據說,很靈驗的!
檀干園.小西湖 聞名遐邇的檀干園,園內原遍植檀木,一泓小溪緩緩繞流,取“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之意而名曰“檀干園”。園子里有一個人工湖,相傳為清初一位許姓富商所建。他有一位70多歲的老母親,一心向往“人間天堂“的杭州西湖,苦于當時交通困難,路途遙遠,加之年老體弱,車馬勞頓不能前往,于是這個孝子便出資,在村口挖塘壘壩,筑樓建亭,模仿杭州西湖建造了這個小西湖,有三潭印月、玉帶橋、湖心亭、白堤等西湖十景,供母親游樂,貽養天年,所以也叫“孝子湖”。
水街.高陽橋 唐模水街既具有江南水街的風韻,但又區別于其他的江南水上街道。江南水街一般建在水系發達的江浙地帶,而徽州多山,在唐模建水街,需要花更大的人力物力,但唐模人基于風水上的需要,將村西上游的“筠溪”和“上川”兩溪人工挖渠筑壩匯合而成檀干溪,引入村莊,民居沿檀干溪兩岸修建,在風水學說里就是將眾水歸一,象征著財富的聚集。它與村莊下游的古亭、古橋、牌坊等建筑一起,形成一個完整而縝密的風水體系,整個唐模村又被譽為“全村同在畫中居”。
唐模村建有十座橋,有“十橋九貌”之說。其中最著名的是水街入口的高陽橋,為廊橋建筑模式,是古徽州僅存的幾座廊橋之一,建于清雍正年間,因唐模許氏來自高陽郡,所以取高陽橋之名,意思為不忘祖先。每當夕陽西下,許多游客置身高陽橋上,沖一杯黃山毛峰,細細品茗,憑欄望水,欣賞江南水鄉的靈氣和徽州建筑的清秀,陶醉在古徽州小橋流水人家的寧靜之中,風雅無比,真是“難得浮生半日閑”呀!
游客朋友們,唐模景區到了,請大家攜帶好自己的貴重物品,跟隨我和景區講解員一起進入景區參觀游覽,整個景區游覽時間預計需要一個半小時。
(四)潛口民宅博物館
游客朋友們,大家在游覽完唐模景區之后,是否已經感受到我們徽文化無比神奇與博大精深啊?而徽州區作為徽文化的濃縮之地,境內保存著徽派古建筑300余處,素有“徽派古建長廊”、“文物之海”之美譽,那么接下來就讓我們行車繼續前往下一站---潛口民宅博物館。
在介紹潛口民宅博物館概況之前,先和大家回顧一個和徽派古建筑有關的熱點事件:2013年4月,中國香港影星成龍計劃捐贈四棟有百年歷史的徽派古建筑給新加坡一所大學的消息,引發社會各方的熱議,不明就里的人們紛紛質疑黃山市保護徽派古建筑的環境。殊不知黃山市非常重視徽派古建筑的保護,為此做了很多的工作,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潛口民宅博物館就是一個經典、成功的例子,開創了徽派古建筑保護的先河,成就了許多古建筑保護的第一。早在八十年代,黃山市采取原拆原建、修舊如舊的方式,將散落在歙縣、徽州區的10座典型明代徽派建筑精品集中在一處,進行異地保護,這在當時國內都罕見,也就形成了今天的潛口民宅博物館。1988年元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黃山市首批國保單位。
潛口民宅博物館座落在徽州區潛口紫霞山南麓,依山傍水,自然和諧,環境十分優雅。現在的潛口民宅博物館是一座徽州明清兩代建筑藝術博物館,分為明園和清園兩部分。內有明、清兩代最典型的各式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和古亭、古橋、古樹、古井、古匾,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是研究中國古建筑史和建筑學的珍貴實例,被譽為“我國明代民間藝術的活專著”、“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高度和諧統一的典范”。
明園中,司諫第是一座家祠,建于明代,是江南現存明代遺構中最早的建筑之一,保留了濃厚的宋、元建筑風格,這幢房子最早登入《中國名勝大詞典》和《中國旅游大詞典》。羅小明宅是國內罕見的明代三層樓房,底層面闊五間,為民間住宅的最大開間。而清園呢,它是經國家文物局批準立項的潛口民宅博物館擴展項目,也是目前國內唯一的一座清代古建筑博物館,現已打造成“中國徽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匯聚了眾多黃山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民間工藝大師現場動態展示歙硯雕刻、徽州四雕、徽墨制作、撕紙書法等民間技藝,通過搶救、保護、挖掘、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徽州文化。
游客朋友們,潛口民宅博物館到了,請大家攜帶好自己的貴重物品,跟隨我和景區講解員一起進入景區參觀游覽,整個景區游覽時間預計需要一個半小時。
(五)呈坎景區
游客朋友們,參觀完潛口民宅博物館,大家對異地集中保護徽派古建筑有什么感受呢?我相信,大家對著名的古建筑老師、故宮博物院院長單士元先生所說的:“觀皇宮去北京,看民宅到潛口”,一定有認同感吧!
各位朋友,說到古村落和古民居的保護,在此,我可以很自豪地告訴大家,我們黃山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巨大的努力。2006年,我們黃山市就頒布了《黃山市徽派建筑風格保護管理暫行規定》;2009年,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決策,正式實施“百村千幢古村落古民居保護”工程,決定投資60億元,用五年時間,對全市101個古村落和1065幢古民居進行整體、集中、重點保護,截至2013年4月底,工程共投入資金47.4億元,完成了101個古村落和1065幢古民居的保護,這個工程已入選2013年國家文化創新工程項目;另外通過認租、認領、認購的方式,300多幢徽派古建筑在原地得到了有效的保護。
接下來我們行車繼續前往今天行程的最后一站,“中國風水第一村”---呈坎景區。
呈坎景區位于徽州區呈坎鎮境內,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村落,始建于東漢三國時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被南宋理學家朱熹譽為“呈坎雙賢里,江南第一村”。整個村落按《易經》“陰(坎)陽(呈)二氣統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風水理論選址布局,依山傍水,形成二圳五街九十九巷,現仍保存有東漢、唐、宋、元、明、清等歷代建筑150多幢,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2處。
這里匯集了不同風格的亭、臺、樓、閣、橋、井、祠、社及民居等古建筑,精湛的工藝及巧奪天工的三雕淋漓盡致地體現了徽派建筑藝術的精華,被中外老師和游人譽為“明代村落的標本”、“中國民居的大觀園”、“中國歷代古建筑藝術博物館”,中國國畫大師劉海粟說:“登黃山,不可不去呈坎。”下面,我重點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古村落的看點。首先,講講水口,這個村的水口,也叫過坎。呈坎的水口在選址布局及營造方面都達到了中國古水口園林的最佳最高境界。在中國古代,一個村落水口的選址營造是居住在這里的居民十分重視的一個主題。水口應分為兩個組成部分,一是天門,二是地戶。天門為水進村之處,即為村落水源的入村之處,為天門,即納水(財)進村。然后在村中用橋、壩、亭、閣等等讓進村之水緩緩停留于村中,最后流到出口處,即(水口)地戶。鎖住水口,讓源源不斷的水(財)在水口聚集在一起,所以水口是村落所有水源的匯集地,風水理論中有聚水如聚財的說法,因而水口的布局營造直接影響村落的興旺與發達。如我們呈坎的水口就運用了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護水口,龍鳳(東西兩方的兩座山)守水口,獅象把水口,(正南方的兩座突起的山峰)這樣獨具匠心的布局來營造呈坎的水口。這在中國古村落水口布局營造中是絕無僅有的。今天大家將有緣相聚呈坎,那么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呈坎:“呈坎”是一個很難讓人們讀懂的名字,可聽起來卻又是那樣的親切與神秘。為什么呢?因為“呈”在字面上解釋為“平”也,然后延伸為“顯露”,即蓋地仰曰“呈”;“坎”即“洼下”,是指低的地方,即“洼下”為“坎”。呈坎即:把坎呈平的意思,追求一種陰陽調和。呈坎被譽為千年無坎秘境。在易學上,呈為天,坎為地,陰陽之道,追求和諧;呈為凸起,坎為凹下,把坎呈平,無坎,則一生平安。呈為陽,坎為陰,陰陽調和,天人合一。
那為什么又說是八卦村呢?各位朋友,我想今天來游覽的朋友當中,肯定有知道八卦的吧?這個八卦啊,有分先天和后天的,先天為體,后天為用,先天以形以水,后天以理以氣,也就是說先天是不可變的,它是自然環境布局的一種體現;而后天是可變的。我們呈坎村枕山面屏環水,構成了一個天然的先天八卦布局。古村落四面環山,周邊有八座大山包圍,形成了先天八卦的八個方位。整個村子坐落在中間的1平方公里的洼地之上即坎位上,村中有一條眾川河是自北向南成S形穿村而過,形成八卦陰陽魚的黑白分界線。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有四股長生水,一年四季不斷匯入村中,形成一個典型的“納四水于村中,聚水如聚財”的風水寶地,是中國目前唯一發現按先天八卦布局的千年古村落。在這個村子里,最著名的景點就要數羅東舒先生祠了,也稱寶倫閣。這個羅東舒先生祠,是我們古徽州最豪華的祠堂,有著“中華第一祠”美稱。羅東舒是呈坎羅家13代祖,宋末元初著名學者,思想家,教育家。才學廣博,具有安幫治國的能力,元朝皇帝忽必烈多次下圣旨招他進宮為官,都被他拒絕。因為家族爭得了榮耀、做出過巨大貢獻,族人對他如孔子般的敬重,特建祠紀念他。整個祠堂共四進,前三進按山東孔廟格局建造,而第四進則按北京太和殿格局建造,所以有江南孔廟和江南太和殿之稱。祠堂的第四進即寢殿,是整個祠堂建筑中最精華的部分,共11個開間,為民間建筑所罕見。后寢又分為2層,上層為寶倫閣,有別于一般民間祠堂。過去寶倫閣內珍藏有圣旨、官誥、黃榜、御賜品、族諳及文獻資料,體現“君在上,臣在下”的皇權至上思想。
游客朋友們,呈坎景區到了,請大家攜帶好自己的貴重物品,跟隨我和景區講解員一起進入景區參觀游覽,整個景區游覽時間預計需要一個半小時。
【歡送詞】
游客朋友們,今天一天我們都徜徉在“粉墻黛瓦馬頭墻,自然古樸山水間”的古徽州文化旅游區里,大家有沒有感覺到一種喧鬧都市所缺乏、現代人們又需要的文化感受撲面而來呢?穿行在山水環繞的古城、古村落中,看著滿眼的樸實典雅的古民居、高大雄偉的古祠堂、氣勢磅礴的古牌坊,是不是有一種穿越時空,進入了中國山水畫的詩意夢境中?
“天地之美,美在黃山;人生有夢,夢圓徽州”。游客朋友們,我相信,置身這里,我們在享受身體休憩和愉悅的同時,更是在追尋心靈的閑適與寧靜,可以說,古徽州文化旅游區之旅,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一頓饕餮大餐,還更是一場靈魂的洗禮、一次精神的盛宴!
尊敬的游客朋友:短暫一天的古徽州文化旅游區的參觀游覽已告一段落,在這里我要特別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信任、支持與配合,才使得此次古徽州文化旅游區之旅圓滿完成。如果我在工作中有服務不周之處,還請大家多多包涵,多提寶貴意見!但愿古徽州.新黃山的文化與自然景觀永遠留給您最美好的記憶。歡迎各位下次有機會再來古徽州文化旅游區參觀游覽(溫馨提示:游覽古徽州文化旅游區,可以買合并出售的聯票,也可以買單個景區門票,其中潛口民宅博物館屬免費開放的博物館)。最后,祝愿大家在黃山的旅游期間,玩得開心、游得盡興!
祝各位一路平安!謝謝大家!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導游證考試頻道,查詢了解相關信息。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可以手動Ctrl+D收藏,方便查閱。小編及時更新相關資訊,歡迎持續關注。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2017年導游資格考試安徽景點導游詞:古徽州文化旅游區》相關信息。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4年各省導游證面試導游詞匯總2024-08-14
- 2023年各省導游證面試題目問答題匯總2023-12-22
- 導游證黑龍江面試200道知識問答題2023-12-19
- 福建導游證面試200道知識問答題2023-12-19
- 吉林導游證面試問答題231道2023-12-19
- 江西導游證面試資料:210道問答題2023-12-19
- 廣東導游證面試景點及知識問答題2023-12-19
- 導游證面試考試參考資料:景點及知識問答題2023-12-18
- 2023年全國導游證考試面試復習資料及技巧2023-12-13
- 2023年導游證面試考試問答題【免費獲取】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