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級導游考試復習:中國傳統文化


【摘要】2017年中級導游考試復習:中國傳統文化,具體內容如下,想了解更多導游證考試資訊請鎖定環球網校導游證考試頻道,更有海量模擬試題,精品復習資料等你來體驗!
編輯推薦:2017年全國導游資格考試導游詞匯總
中國傳統文化
一、中國傳統文化簡述
(一) 中國傳統文化的概念
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
四種形式的文化內容: 物質、行為、制度、精神
(四種文化形式的具體表現)
(二) 中國傳統文化六大特色
1、時間視角:歷史悠久、傳承連續而完整;
2 、空間視角:地域的多樣性和民族的多元性;
3 、主體:儒家、道家和佛家文化的融合;
4、范圍和深度:內容廣泛、內涵精深;
5 、開放性:胸懷廣闊、海納百川、兼收并蓄;
6、世界地位:世界古代東方文化的代表。
二、中國古代思想流派
(一)簡述
夏以前:堯舜 “禪讓” 公天下
“ 三易”:夏代“連山易”、殷代“歸藏易”、 西周“周易”
“ 儒易”:春秋時儒家學派繼承的易學;
“ 道易”:道教產生后以太極八卦圖為其標記。
研究流派:“學理易” 探究易理
“ 術數易” 發展占筮(shi)之術
夏、商、西周“三代”產生的兩個極為重要的思想體系;
其一: 八卦易學體系
八 卦(傳伏羲創): 乾、坤、坎、離、艮、兌、震、巽
自然事物和現象: 天、地、水、火、山、澤、雷、風
其二:陰陽五行體系
一陰一陽謂之道,平衡則順,平衡打破則反常;
五行為: 金、木、水、火、土
相克:金→木→土→水→火→金
相生:金→水→木→火→土→金
墨家:春秋時 墨翟(di)創
“ 天志”觀基礎上的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非攻等,代表了以手工業者為主的下層百姓利益。
兵家:春秋時 孫武; 戰國時 孫臏
孫武 “孫子兵法”十三篇
孫臏 “孫臏兵法”
法家:戰國中期形成,集大成者韓非子
法與國家治理的理論
春秋戰國時期的其他學術思想流派:農家、名家、縱橫家、陰陽家、雜家、楊朱學派等
(二) 儒家思想流派(2000多年來傳統文化思想的主流)
1 、孔子學說(春秋末期)
(1)“仁”是孔子學說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原則;“仁人”是最高尚的人格;“仁政”是最理想的統治。
(2)“禮”是“仁”的外在表現,其功用是“整民”,“政之輿”。
(3)認知觀:“學而知之”,“學而時習之”;
教育觀:“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
修身觀:“修齊治平”,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2、儒家流派的發展演變
(1)戰國 孟子
“仁政” 把孔子這一學說發展為系統的理論,“以德行仁”
“ 民本”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性善” 人之初,性本善;“仁、義、禮、智”
修身名言“三不能”(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苦勞餓空亂”(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漢代 董仲舒
“ 讖(chen)緯說” 今文經學與陰陽五行學說結合,天人感應;神化;
“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3)宋明理(心)學
兩宋 周敦頤、程頤與程顥、張載、朱熹(理或道學)
周、程、朱主張宇宙本原是天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 認識論;提出“存天理、滅人欲”的封建禮教。
張主張 氣為宇宙本源;“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明代 王陽明(心學)
“ 心即理”、“四句教”(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宋明理學融儒、釋、道為一體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導游證考試頻道,查詢了解相關信息。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可以手動Ctrl+D收藏,方便查閱。小編及時更新相關資訊,歡迎持續關注。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2017年中級導游考試復習:中國傳統文化》相關信息。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4年各省導游證面試導游詞匯總2024-08-14
- 2023年各省導游證面試題目問答題匯總2023-12-22
- 導游證黑龍江面試200道知識問答題2023-12-19
- 福建導游證面試200道知識問答題2023-12-19
- 吉林導游證面試問答題231道2023-12-19
- 江西導游證面試資料:210道問答題2023-12-19
- 廣東導游證面試景點及知識問答題2023-12-19
- 導游證面試考試參考資料:景點及知識問答題2023-12-18
- 2023年全國導游證考試面試復習資料及技巧2023-12-13
- 2023年導游證面試考試問答題【免費獲取】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