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導游證考試歷史知識介紹:白族先民歷史


【摘要】2017年導游證考試歷史知識介紹:白族先民歷史,具體內容如下,想了解更多導游證考試資訊請鎖定環球網校導游證考試頻道,更有海量模擬試題,精品復習資料等你來體驗!
編輯推薦:2017年全國導游資格考試導游詞匯總
2017年導游證考試歷史知識介紹:白族先民歷史
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白族先民就在以蒼山洱海和滇池為中心的地區生息繁衍,在河旁湖濱的臺地上創造了早期的稻作文明,過著農耕漁獵游牧的生活。大致與戰國相當時期白族第一個王國——白國(亦稱白子國)形成,從春秋至唐初,白族先民的對外商貿交流初具規模。華夏文明、古印度文明兩大文明陸續傳播到洱海地區。
白族先民不斷學習借鑒,由此具有梵/漢特色的白族文化初步形成。昆明、東(西)洱河蠻、渠斂詔、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蒙舍詔等諸部先后臣服 白子國。唐貞觀三年(公元629年)白國勢微,白王張樂進求禪位于蒙舍詔之詔主蒙細奴邏。公元937年通海節度段思平在其舅舅爨判的支持下,與滇東烏蠻三十七部盟誓,進軍滇西建立大理國,歷500多年。公元1253年大理國被蒙古滅亡。元朝在原大理國境建立了云南省。元朝任命投降的大理段氏為“大理總管”,世襲其職。終元之世,大理總管傳11代。公元1381年明朝大軍平定云南,取消了段氏在大理的世襲特權。元明清三代,白族在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與中原逐步形成一體。
白族在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與周邊的各民族相互往來,創建了燦爛的經濟文化。早在先秦時期,白族先民就開辟了一條被譽為“南方絲綢之路”的蜀身毒道。公元前122年,博望候張騫從西域歸來,向漢武帝稟報了他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的奇特發現,“居大夏時見蜀布、卭竹杖,問所從來,曰東南身毒(今印度)國”。
歷代帝王的官方記載上從未有過通商記錄的西域國土上,張騫居然發現了大量獨產于四川的蜀布和卭杖。其實早在春秋時期,白族馬幫就在崇山峻嶺中開辟了一條通向南亞次大陸及中南半島的民間“走私通道”。這條中國最古老的道路使云南成為古老中國最早的“改革開放”前沿。印度洋的海風從此吹入紅色高原,馱著蜀布、絲綢和漆器的馬隊從蜀地出發越過高黎貢山后,抵達騰越(今騰沖)與印度商人交換商品。或繼續前行,越過親敦江和那加山脈到印度阿薩姆邦,然后沿著布拉馬普特拉河谷再抵達印度平原。“竊出商賈,無所不通”。
印度和中亞的玻璃、寶石、海貝以及宗教與哲學也隨著返回的白族馬幫進入始終被中原認為是“蠻荒之地”的洱海地區。大理三月街形成于1000多年前,商貿盛況在古籍中均有記載。白族馬幫通過不斷的發展與整合,到清末民初,逐步形成了叱咤東南亞的“迤西三大商幫”,喜洲商幫、騰沖商幫、鶴慶商幫。另外,白族馬幫沿著橫斷山脈一直往北,將云南的茶葉運到北方的青藏高原,與藏族人民進行茶馬互市,這便是神秘絕險的“茶馬古道”。茶馬古道的開通,加強了云南各族人民與藏區的往來,促進了我國西南地區社會經濟文化的繁榮和發展作出了不可抹滅的貢獻。
大理當時作為云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不僅是南詔、大理國的都城所在地,而且也是古代我國與南亞、東南亞諸國商貿交流的重要門戶。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導游證考試頻道,查詢了解相關信息。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可以手動Ctrl+D收藏,方便查閱。小編及時更新相關資訊,歡迎持續關注。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2017年導游證考試歷史知識介紹:白族先民歷史》相關信息。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4年各省導游證面試導游詞匯總2024-08-14
- 2023年各省導游證面試題目問答題匯總2023-12-22
- 導游證黑龍江面試200道知識問答題2023-12-19
- 福建導游證面試200道知識問答題2023-12-19
- 吉林導游證面試問答題231道2023-12-19
- 江西導游證面試資料:210道問答題2023-12-19
- 廣東導游證面試景點及知識問答題2023-12-19
- 導游證面試考試參考資料:景點及知識問答題2023-12-18
- 2023年全國導游證考試面試復習資料及技巧2023-12-13
- 2023年導游證面試考試問答題【免費獲取】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