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導游資格考試導游詞:襄陽薤山


【摘要】導游資格考試口試很重要,下面是小編為考取導游資格證的小伙伴們整理的《2017年湖北導游資格考試導游詞:襄陽薤山》,具體內容如下,想了解更多導游證考試資訊請鎖定環球網校導游證考試頻道,更有海量模擬試題,精品復習資料等你來體驗!
導游詞匯總:貴州
女士們、先生們: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避暑旅游勝地——薤山避暑山莊!
避暑旅游勝地——薤山,位于谷城縣西南46公里處,其主峰女兒峰,海拔1099.3米。薤山西臨道教圣地武當山,為武當山余脈。東接有“小三峽”之稱的南河,河水沿山腳,滾滾東去。
被譽為“中國南避暑山莊”的薤山,林木參天,掩天遮日,常年平均氣溫只有12℃左右。在清同治年間,外國傳教士在此興建西式別墅50余幢,現今保存完好的有10余幢。1942年夏季,時任國民黨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的李宗仁先生曾到薤山避暑,他在《回憶錄》中寫到:“……至薤山腳下乘滑竿上山,行半途已覺得清風徐來,暑氣全消……山上林蔭片片,泉水潺潺,真是別有一番天地,我這才嘗到所謂避暑的樂趣。”
薤山林木茂密,森林覆蓋率93.3%,1994年被國家林業部命名為“國家森林公園”。薤山空氣清新,氣候涼爽,常年平均氣溫只有12℃左右,夏季的平均氣溫是22℃左右。歷代文人墨客在這里留下了很多不朽的詩篇,如清代嘉慶年間的詩人安庭松寫過一手詩《薤山疊翠》,詩中唱到:“大薤峰高行影孤,青堆螺鬢接虛無,凌空不許紅塵到,一幅煙嵐畫入圖”,將薤山的秀、麗、奇描寫得一覽無余。
“薤山疊翠”為華中著名景觀之一。此外,薤山還有“大小梳妝臺”、“天然溶洞”、“活動石”、“猴兒洼”等景點。
好了,說著說著我們就到了,請大家隨我一起到景區內游覽觀光!
薤山大門
我們現在就站在薤山腳下,馬上我們就要從這里登山了。
這里是薤山的山門,大家請看這上面“薤山國家森林公園”幾個字是原國民黨代總統李宗仁的秘書、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程思遠先生題寫的。很多人不認識這個“薤”字,這個字普通話念“xie”,是一種藥草,學名叫薤白,俗稱野韭菜。
據古城縣志記載,明朝醫圣李時珍去武當山采藥路過此山,在山上住過幾天,采集了不少稀有的藥草。他發現此山薤白滿布,就把這座山叫薤山,薤山由此得名。1875年,一位路過薤山的意大利旅游家,對薤山自然風光贊嘆不已,回國后,首次向世界介紹了薤山,稱大薤山“是和承德南北并輝的一顆明珠,是中國的南避暑山莊”,從而使薤山走向了世界。1994年,薤山被國務院正式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今年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為首批省級旅游度假區。
薤山風景秀麗,有廬山之美,谷中清泉溪水,谷旁懸崖峭壁,谷底茂林修竹。山峰錯落有致,峰巒青翠欲滴,遠近高低,層巒疊嶂,一望無際。素有“薤山疊翠”之稱,是谷城古八景之一。
現今的薤山,新鋪的柏油馬路,全長6.5公里,直達旅游中心,下面路口與石開,石房公路相接,大小旅游車可直達主峰女兒峰,境內公路四條,延伸到各個旅游景點。旅游中心設有賓館、招待所、商店、郵電所、醫院等服務行業。
西洋別墅群
現在在我們眼前的這些房子就是薤山著名的別墅群了。大家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這些別墅都是西洋式的建筑,因為這些建筑都是十九世紀末由西洋的傳教士所建造的,近代以來,自光緒末年,挪威、丹麥、加拿大、葡萄牙、荷蘭及美、意、英八國傳教士在此興建了西洋別墅70余棟,其中有兩座教堂,一座天主教堂,一座基督教堂,還有一個學堂??箲鹨院?,逐漸衰落,大部分別墅毀于戰火,留存到今天的只是15棟了??戳诉@些別墅,人們就可以想象傳教士們當年在薤山生活的景象。
從光緒末年起,洋人幾乎每年農歷四月來,直到八月走,每年有上白人。因山路窄,車馬難于行走,一般是從石花和南河兩路登山。到現在還流傳著許多洋人在這里生活的故事。
這些別墅大都采用拱形門、大回廊的建筑風格,同時建有壁爐、抽風道、儲物地窖。它是外國人設計,由中國人利用當時的技術條件,就地取材建造而成的。
這些別墅大都面朝南,疏而不密,別墅之間既相隔不遠,便于往來,又自成一體。
在鳳凰山的山脊上,過去建有網球場,周圍有石桌28張,每張石桌配有4個石凳,以作觀眾的座位。在山北邊建有男游泳池,占地50平方米,東面建有女游泳池,占地20平方米。在南面,牛角山旁建有小姐堂,是小姐們居住游玩的場所,從小姐堂的窗口遠望,可以看到粉水東流。
這些傳教士們為了滿足自己喜歡喝牛奶的習慣,還建了養牛房,雇請當地人喂奶牛。據說,他們還專門從國外引進了一種牛愛吃的草到這兒種植。
我國對外開放后,曾在這里工作過和在這里出生成長的傳教士以及他們的后代,每隔幾年都要來這兒一趟,緬懷過去。1992年有20多人組成團體來這兒觀光,此后幾乎年年都有人來。有位叫瑪格麗塔的挪威女士,1922年來薤山,直到1944年才離開,1997年87歲高齡又一次來到薤山。他們每次來時都帶著那時繪制的地圖和當年的照片,指點著哪是他們住的屋子,哪是他們種的樹,照片是在哪里拍的等等。
朗寧與薤山
這是朗寧別墅。朗寧先生是加拿大人,童年是在這里度過的。他的父親是一位牧師。朗寧在襄樊讀書時,多次隨父親到薤山來避暑。1943年,他在重慶出任加拿大駐中國外交官時,又攜其家眷在薤山避暑銷假四個多月。他居住的這座別墅,被人稱為“朗寧別墅”,至今保存完好。據說,這棵柏樹是他親手種的,至今巍然挺立。
朗寧最后一次來薤山是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他偕夫人及其女兒,從石花步行上薤山。朗寧曾感慨地說:“這地方(薤山)到處是寶貝,可惜沒有利用……我下次再來的話,將不是這個樣子了。”會為當時這番話很耐人尋味,在當時的形勢下,朗寧先生已預料到中國人民將會把薤山建好。1976年他又來到中國,本想再訪薤山,但因當時的政治氣候,只到襄樊停留了兩天,抱憾而去。
朗寧先生在中國任職期間,與當時在重慶與國民黨談判的周恩來總理來往甚密,兩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回國后,在出任加拿大高級外交官期間,為改善中加關系,增進兩國人民友好往來,直至建立外交關系,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朗寧先生的小女兒是美國《紐約時報》高級記者奧德里托平的夫人,1943年出生在薤山,并在這里的教堂中接受洗禮。1986年,她重登薤山,緬懷先人,感慨萬千。祖孫三代人與薤山結下了難舍難分的情緣。正如有位詩人所寫得那樣:
兒時夢魂一線牽,白首猶自訪薤山。清泉翠竹仍依舊,人物卻不似當年。
李宗仁別墅
這是李宗仁別墅,原是英國傳教士興建,1904年完工。
1942年夏,原國民黨代總統李宗仁先生時任國民黨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當時司令部所在地老河口酷暑難熬,有人建議他到薤山去避暑,李宗仁先生覺得還有道理,他想:“去去也好,既可以反思反思自己的軍事思想,也可為后期抗戰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在部分戰略部署上還可作適當調整……”
于是,李宗仁就答應了朋友們的建議,偕同夫人郭德潔、秘書程思遠一道前往薤山。二十多年后,他在《李宗仁回憶錄》中,仍對薤山贊不絕口,文中寫道:“至薤山山腳乘滑竿上山,行半途已覺清風徐來,暑氣全消,山上林蔭片片,泉水潺潺,真是別有一番天地,我這才嘗到所謂避暑的樂趣”。
李宗仁在這里住了3個多月,旁邊這間小屋是衛士住的地方。據說這附近當時還住著一位老頭,衛士們經常請他下山給李宗仁買酒。自那以后人們就稱這棟別墅為“李宗仁別墅”。
這段避暑生活不僅使李宗仁先生數十年后仍難以忘懷,當時任李宗仁秘書以后擔任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程思遠對薤山更是情有獨鐘。1994年薤山被批準為國家森林公園,程思遠副委員長欣然題寫了“薤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園名。
賀龍司令部
這棟別墅是賀龍司令部,建于1904年春。
1901年,英國路德會傳教士羅賽琳來到中國,得知薤山風景秀麗,氣候宜人,便從南陽赴薤山出資修建了這座別墅,接著又與他人合資興建了籃球場和游泳池 。每到夏季,他都諧全家來這里避暑。
1931年5月,賀龍、柳直荀在洪湖失利,為保存實力,便率領紅三軍七師、八師主力,從??雕R良坪突圍后,經歇馬進入古城地區。在薤山幫助鄂豫邊區特委在鄂北建立了唯一的地方武裝——薤山紅軍游擊隊,司令部就設在這座別墅內。薤山游擊隊配合紅八師、二十五師,開辟了以薤山為中心方圓百余里的紅色游擊區。
1931年5月,薤山游擊隊由紅八師政委李劍如帶隊,行軍二十余里,來到沈埡天主教堂,見教堂內正在開會,迅速地沖了進去,正在開會的神父們,見十幾個彪形大漢闖入屋里,不知為何,厲聲問道:“你們是哪里來的人?竟敢大膽闖入教堂勝地,難道不怕天主懲罰你們嗎?”他們不知道,紅軍不信神,不怕洋人的。李劍如哈哈一笑道:“我們是中國工農紅軍,今天路過此地,想打攪你們一下。”
神父們對紅軍早有所聞,又見來人不凡,忙換了一副笑臉,說道:“有何歸干,請直言相告,只要我們能辦到,盡力而為。”李劍如說道:“我們向你們借點錢,借幾支槍用一下。”
神父們一聽要借錢,滿口答應,借槍之事,有些猶豫。李劍如補了一句:“槍我們非借不可!”神父們無可奈何,只好交出了十一支意大利長槍和上千發子彈。
經過周密部署,紅三軍七師十九團、二十八團,八師二十二團以及紅三軍軍部教導團的兵力向當時國民黨防守比較嚴密的石花街發動一次包圍戰,一舉擊斃敵人三十余人,生俘三十多人,繳獲機槍兩挺,步槍六十余支,不僅進一步壯大了紅軍的力量,也使革命烈火在古城重新燃起。
當年紅軍旗幟就懸掛在這棵樹上。這是賀龍元帥當年的栓馬樁。
谷城縣蘇維埃政府舊址
這是谷城縣蘇維埃政府舊址。據史料記載,《中法條約》簽訂以后,美籍傳教士凱瑟琳指使基督教石花教堂賽牧師,于1902年買下這塊地,投資興建了別墅。凱瑟琳每年夏天都在這里避暑。1931年9月為發展壯大革命武裝,解決以農協代替政權現象,谷城縣委和紅二十五師召開聯席會議,決定成立谷城縣蘇維埃政府。10月初,縣蘇維埃政府在別墅內正式成立,下轄二十八個鄉級蘇維埃政府,這是谷城最早的紅色政權組織。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導游證考試頻道,查詢了解相關信息。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可以手動Ctrl+D收藏,方便查閱。小編及時更新相關資訊,歡迎持續關注。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2017年湖北導游資格考試導游詞:襄陽薤山》相關信息。
編輯推薦
【摘要】導游資格考試口試很重要,下面是小編為考取導游資格證的小伙伴們整理的《2017年湖北導游資格考試導游詞:襄陽薤山》,具體內容如下,想了解更多導游證考試資訊請鎖定環球網校導游證考試頻道,更有海量模擬試題,精品復習資料等你來體驗!
導游詞匯總:貴州
中共谷城縣委舊址
這里是中共谷城縣縣委舊址。這座別墅建筑面積120平方米,1903年由挪威傳教士漢斯出資興建,漢斯是外國人在薤山興建別墅群的主要策劃者。
1903年夏,谷城各地均建了黨的基層組織,全縣共有黨員300多人。為了適應革命斗爭的需要,進一步加強黨對革命武裝的領導,當時的縣委書記高如松決定把縣委設在薤山。谷城縣委在此領導全縣黨的工作和對敵斗爭。薤山游擊隊總隊長傅春泉和副總隊長李陶庵也進入縣委領導班子。由于縣委的正確領導,游擊隊不斷發展壯大,并于1931年8月整編為薤山紅軍游擊隊,正式在這里豎起了“中國紅軍”大旗。
福音堂
這是福音堂,它是一座典型的中式建筑,四合院,院內是天井。
《辛丑條約》簽訂以后,各國加緊了向中國的滲透,紛紛派出傳教士來華傳教,很多傳教士的傳教辦學活動是出于對宗教的虔誠,但也有一些人披著宗教外衣,培植親西方勢力。
清朝政府腐敗無能,襄陽知府為了接待外國傳教人士,在這兒修建了這座中式別墅,取名為“福音堂”。每逢盛夏,襄陽知府不顧山高路遠,陪同傳教士登山度夏。這座別墅在軍閥混戰時期被破壞。1942年夏,李宗仁先生來此避暑前夕,第五戰區司令部出資將此別墅修復,作為李宗仁所帶部屬的居住之所。解放戰爭時期,此別墅再次被戰火吞沒。1993年,薤山林場根據當地老年人的回憶,查閱有關資料,恢復其原貌。
女兒峰
這就是薤山主峰——女兒峰,海拔1099.3米,常年云霧繚繞,時隱時現,婉如少女身披輕紗漫舞云端。登女兒峰遠眺,武當山金頂、四周群山、河流、城鎮,盡收眼底。自然景象宏偉壯觀,千姿百態,有月照、日出、彩虹、晚霞、云海,變幻無窮。四季景色季季不同,陽春三月,春光明媚,山花浪漫,姹紫嫣紅;盛夏之季,綠樹成蔭,芳草萋萋,鶯歌蟬鳴,清風拂面,涼爽宜人;金秋十月,楓林盡染,滿山紅遍,秋藤遍地如織。
你們往南邊看,那就是南河“小三峽”,像不像一條綠色的飄帶?你們再往北看,那就是漢江,像不像一條白色的長虹?東面那一片建筑物,就是全國明星鎮——石花鎮。如果是雨后天晴,這兒可以看到武當山金頂和襄樊市。有人問,這座山峰為什么叫女兒峰呢?這里有一個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真武大帝為了修煉,一連尋訪了七十二座名山大川,最后來到薤山。山上有一位芍藥仙子,腰如柳枝臨風,不施鉛華粉黛,別有一番風姿。見真武不但精通琴棋書畫,而且才華出眾,智慧超凡,暗自把真武定為終身伴侶。
面對仙子的一番癡情,真武也無可奈何,他擔心仙子再來糾纏,也怕自己的堡壘會不攻自破,為了修行大業,他只好打點行裝,戀戀不舍地離開了薤山,到武當山去了。
芍藥仙子見真武不辭而別,悲痛欲絕,便每日清晨遙望武當,期盼真武回心轉意。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最后就化成這座秀麗的山峰。與其說它是終年云霧繚繞,倒不如說它情意綿綿。
真武在武當修煉成功后,被人稱為真武大帝。他為了感謝芍藥仙子之情,每天以鐘聲相報。據老人們講,當時的社會不發達,也沒有機器的噪音,登上女兒峰確實可以隱隱約約聽到武當的鐘聲。
犀牛望月
這兩塊巨石叫“犀牛望月”。你看這山形,是不是很像一頭大犀牛呢?說起“犀牛望月”這個名字,還有一個故事呢!
相傳漢朝時有個年輕人,名叫吳剛,為人正直,力大無窮。傳說他在人間很苦,以打柴為生,后經道人點化,好不容易成了仙。誰料,一入仙界便觸犯了天規,被玉帝貶入了廣寒宮,責令他白日砍伐月中桂樹,晚上作宮中守衛。月宮中的這棵桂樹,高五百丈,很難砍伐,剛砍下的口子,不等斧子離開又愈合了,弄得吳剛無可奈何。一次,嫦娥見他非常吃力,就向月桂走來,老遠就對吳剛說:“小伙子,光憑死力氣,伐不了月桂。”吳剛見嫦娥走來了,連忙打招呼:“嫦娥仙子,你來啦,難得你的光臨,謝謝,謝謝。”
“不用謝了,過幾天,我向王母為你講情,解除你的勞役之苦。”嫦娥滿臉笑意。吳剛說:“感謝嫦娥仙子的恩情。”說罷丟下斧子,向嫦娥深深地鞠了一躬。吳剛知道嫦娥是聰明漂亮的仙子,既同情她的遭遇,也對她產生了愛慕之心,一直不敢傾吐,只是把愛埋在心底。
嫦娥是后羿之妻,自打偷了“不死之藥”奔上月宮,一個人冷冷清清,非常寂寞,總想找人說說話。嫦娥見吳剛十分熱情,也就含情脈脈地說:“看起來,你這個月宮衛士倒是個好人……”吳剛深領其意,想永結同心,然而就在這時,王母卻無端發怒,把他打下凡來化成了這座形似犀牛的巨石,因他日夜思念著月宮的嫦娥,所以人們就叫它犀牛望月。
玄女梳妝臺
現在你們看到的就是“玄女梳妝臺”。它高20多米,可從后面攀藤而上到“梳妝臺”頂,那山下是小梳妝臺。傳說大梳妝臺是玄女娘娘梳妝的地方,小梳妝臺是玄女娘娘侍女梳妝的地方。
相傳,玄女娘娘最愛人間山水,常帶侍女下凡游覽。一天,玄女主仆二人興致勃勃來到薤山,見這里青山綠水,鳥語花香,心中高興極了,一會在女兒峰翩翩起舞,一會兒在小溪邊戲水游玩;一會兒在林海深處飛行,一會兒在千年古藤上蕩秋千。由于玄女玩得開心忘情,一時間,香汗淋淋,汗濕了衣裙,急需找個舒適的地方梳洗梳洗,休息休息。
于是換來本地山神,要他趕造一個浴池。山神立刻在女兒峰南坡的羅柳泉遣水移石,興建了一個天然浴池,恭請娘娘去沐浴。
玄女娘娘洗浴后,頓感神清氣爽,暢快無比,就叫侍女為她梳妝,這時,天宮傳來玉帝的口諭,要她即刻回宮,參加慶典。由于走得匆忙,竟把梳妝盒忘于此。
第二天,侍女發現梳妝盒丟失,生怕娘娘責怪,就趕緊前來尋找,誰料,眼前的情景令她大吃一驚,急忙回稟娘娘。主仆二人再次來到薤山,只見放梳妝寶盒的地方,一夜間長出一個險峻的大石臺,梳妝盒里小小的青銅寶鏡,竟變成了一泓南河水。于是玄女娘娘端坐于石臺之上,命侍女以南河水為鏡,替自己涂脂抹粉,如此梳妝打扮。她感到別有一番情趣。
自此以后,每個三五日,玄女娘娘便來此梳妝打扮一番。為了侍女們的方便,她又命山神在這山下筑了小梳妝臺。天長地久,大量的胭脂落于山下,變成了這滿山的杜鵑花。
這梳妝臺頂上是個小平臺,約有5平方米,站在頂上,天風浩蕩,松濤如雷。一般情況下,是云海無際,氣象萬千,若是雨后天晴,只見群山疊翠,千姿百態,風光無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去領略領略。
這上面有隸書“大元國”字樣。據歷史記載,薤山曾數次被金太子金兀術占據。據說,這幾個字是金兀術下令刻上去的。岳飛當年抗金,兩次直搗襄陽,收復失地,他的部下也曾到過這里。
楓香古樹
大家請看這棵楓香樹,它經老師們考證,是元朝時栽植的。據他們介紹,楓香樹很少有這樣古老的。
這棵楓香樹高20余米,直徑1.5米,樹根裸露,盤結而生。你們看,它樹干蒼勁,五個粗枝如仙人出掌,直插云霄,樹冠遮天蔽日。更令人著迷的是,金秋季節,一樹火紅,惹人眼醉,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傳說這棵樹還是朱元璋栽種的呢!
元朝末年,幼年的朱元璋在薤山放牛時,常和一群小伙伴在這里讀書、練武,對這里產生了感情。一次,小朱元璋因殺了財主家的牛,無法存身,決定出走,在離開薤山前,同幾個小伙伴在牛角山找了幾棵樹苗,栽在這里。其它樹后來都死了,唯有朱元璋親自栽種的這棵樹存活了下來。
楓香樹經過數百年的風風雨雨,終于成了參天大樹,變成了大薤山的一大景觀呢。
這幾株古老的大櫟樹與它相伴,四周有松、杉等混交林。這兒溪水潺潺,鳥語聲聲,獨成一景。游客們很樂意在這里逗留、留影。這棵樹的粗枝上有個洞,里面常年有水。據當地老百姓講,這水能預報旱災,只要這洞里水一干,就說明有大旱,干旱時還有許多老百姓來這里求雨,都說這樹很靈,這也是它之所以神秘的一個原因。
天臺美景
過去,在這座電視轉播大樓為建之前,上面筑有一個石臺“天臺”。
登上“天臺”,只要你留一下心,按一定的順序,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就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壯觀奇景:你們看這茫茫的林海;那時犀牛望月;那時玉筆架;那是“仙猴獻桃”;那就是南河,是不是很像一條白色的玉帶啊?
據很多人說,在雨后天晴時,這里還能看到武當山金頂的佛光,五顏六色的光環繞著金頂,奇妙無比。
到了晚上,又是一個新天地。一個意想不到的夜景立刻會出現在你的眼前——只見城鎮燈光爭輝,就像繁星密布,站在這里,就如同在九天云中,給人一種如屢仙境之感。
清晨,“天臺”觀日出,有時如盤托蛋黃,銀輝漫撒;有時如少女含羞,云遮霧掩。
“天臺”觀云海,時而虛無縹緲,時而變化無窮,群山“接虛無”“不許紅塵到”,正是薤山云海的寫照。猴兒山一帶最奇,變化莫測,一會陽光四射,一會白云繚繞,嶺上石猴好像在云端翻騰。你們看,那邊猴兒洼,那一群“猴子”正在玩耍。
夜明珠
這里就是經常出現夜明珠的地方。
關于夜明珠的傳說已經流傳了千百年,但出現夜明珠的自然現象至今也解釋不清楚。根據這些年看到過的人描述,這種所謂的夜明珠,是一個像足球那么大的發光體,閃著篩子那 樣大的金黃色光圈,有時淡,有時濃,常常在臨近夜晚或黎明出現。有時在山洼,有時在山腰,出現時十分壯觀,看到過的人都說,最初是害怕的,但很快就被那東西迷住了。
關于夜明珠這種自然現象,出現的頻率不是太高,但每隔些年卻有人見到。因為它的出現沒有固定的位置,所以看見它是都很偶然。這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自然現象?誰也說不清。如果你感興趣,可以在薤山住下來,研究研究,或許你能解開這個謎。
女游泳池(仙女池)
這就是女游泳池,原叫仙女池。你們看,它三面石壁相連,一面臨空,兩股山泉清澈透明,相傳這是玄女娘娘經常洗浴的地方。英國傳教士建男女游泳池時,把它改建為女游泳池。男游泳池在那邊,現在已經毀了。
原來這兒有許多古樹,濃蔭遮天,游泳池很隱秘。幾股山泉從山上不斷奔流,誰很清澈。你們看那巖石上還鑿有一個石座位,既可在上面休息,也可從上面挑水。為了防止池水滲漏,砌游泳池的石板間是用糯米汁粘接的,比現在的水泥效果還要好一些。
好了,游完了女游泳池,我們今天的薤山之旅就到此結束了。謝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同時,請大家對我工作中的不足之處提出寶貴的意見并多多包涵。最后,我僅代表所有襄樊人真誠的歡迎你們的再次光臨!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導游證考試頻道,查詢了解相關信息。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可以手動Ctrl+D收藏,方便查閱。小編及時更新相關資訊,歡迎持續關注。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2017年湖北導游資格考試導游詞:襄陽薤山》相關信息。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4年各省導游證面試導游詞匯總2024-08-14
- 2023年各省導游證面試題目問答題匯總2023-12-22
- 導游證黑龍江面試200道知識問答題2023-12-19
- 福建導游證面試200道知識問答題2023-12-19
- 吉林導游證面試問答題231道2023-12-19
- 江西導游證面試資料:210道問答題2023-12-19
- 廣東導游證面試景點及知識問答題2023-12-19
- 導游證面試考試參考資料:景點及知識問答題2023-12-18
- 2023年全國導游證考試面試復習資料及技巧2023-12-13
- 2023年導游證面試考試問答題【免費獲取】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