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導游資格證考試導游基礎知識:中國古代建筑


【摘要】導游資格考試導游基礎知識很重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7年導游資格證考試導游基礎知識:中國古代建筑導言》,具體內容如下,想了解更多導游證考試資訊請鎖定環球網校導游證考試頻道,更有海量模擬試題,精品復習資料等你來體驗!
編輯推薦:2017年導游資格證政策法規資料匯總
一、了解中國古建筑的發展歷程
中國古建筑的形成在春秋戰國,定型在秦漢,最強盛在隋唐,在宋代發生巨大的變化。
(一)形成時期:原始社會~秦漢
1.原始社會:穴居、巢居---干欄式、木構架的雛形
2.先秦(夏、商、周)
建筑風格模式:城——方形,分城、郭兩重,呈回字形 宮殿——采用高臺式
建筑布局特點:夏——中軸對稱 商——散點式 周——符合嚴格的禮制
建筑主要成就:(1)瓦當的出現,是一個重要進步,解決了屋頂防水問題。
(2)木構架結構日臻完善。
3.秦漢
軍事工程——長城
宮殿建筑——秦:咸陽宮(設計集各國宮殿之長)、阿房宮
漢:未央宮、建章宮、桂宮
石建筑——東漢出現,如石祠、石闕與石墓
陵墓建筑——秦始皇陵、漢茂陵(劉徹)
(二)發展時期:魏晉南北朝
佛塔、寺院建筑——嵩岳寺塔(中國現存最早的磚塔)
園林建筑——士人學子逃避戰亂,初步出現寫意山水園林(小巧、雅靜及意境)
(三)成熟時期:隋唐
水利工程——大運河
最早的敞肩石橋——安濟橋(趙州橋)
當時世界最大的都城——長安城
著名宮殿——大明宮(“中國宮殿建筑的巔峰之作”,含元殿最著名)、洛陽宮
(四)大轉變時期:宋
1、唐、宋建筑風格不同:
唐朝——雄渾質樸、宏偉大氣 宋朝——柔麗纖巧、清雅飄逸
2、民居布局制度轉變:
唐朝——里坊制 宋朝——街巷制
3、建筑著作——《營造法式》
(五)最后一個高峰期(集大成者):明清
1、建筑著作:清代(1723年)頒布《工部工程做法則例》,統一了官式建筑的模數與用料標準。
2、代表性建筑:北京故宮、沈陽故宮
時期 歷程 現存著名的建筑
原始社會至漢代形成時期
魏晉南北朝發展時期佛教建筑興盛,自然山水式園林
隋唐成熟時期我國現存最早的木結構建筑,是建于唐代的五臺山南禪寺和佛光寺部分建筑
宋朝大轉變時期太原晉祠圣母殿、泉州清凈寺、正定隆興寺和寧波保國寺等
元代進一步發展時期山西芮城永樂宮、洪洞廣勝寺和北京妙應寺白塔等
明清高峰期北京故宮、天壇、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等是中國古代建筑的瑰寶
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逐漸引入了西方建筑形式
20世紀初近現代建筑復雜多樣的風格形式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導游證考試頻道,查詢了解相關信息。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可以手動Ctrl+D收藏,方便查閱。小編及時更新相關資訊,歡迎持續關注。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2017年導游資格證考試導游基礎知識:中國古代建筑》相關信息。
編輯推薦
【摘要】導游資格考試導游基礎知識很重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7年導游資格證考試導游基礎知識:中國古代建筑導言》,具體內容如下,想了解更多導游證考試資訊請鎖定環球網校導游證考試頻道,更有海量模擬試題,精品復習資料等你來體驗!
編輯推薦:2017年導游資格證政策法規資料匯總
二、掌握中國古代建筑的五大特點以及相關內容
1.以木材、磚瓦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構架結構為主的結構方式。
2.平面布局具有一種簡明的構設規律。
3.造型優美。
4.裝飾豐富多彩。
5.特別注意與周圍自然環境的協調。
(一)以木材、磚瓦為主要材料,以木構架為主的結構方式。
1.外形特色:高臺基、木構架、大屋頂
2.最顯著的特點:梁柱之間采用榫(sǔn)卯連接 榫—凸出部分 卯—凹進部分
3.木構架的主要方式:
(1)抬梁式
①定義: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層疊而上,所以稱“抬梁式”。
②常用建筑 :宮殿、壇廟寺院等大型建筑
③優點:能獲得較大的無柱空間,空間更具連續性
缺點:木材消耗較大
(2)穿斗式
①定義: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連起來成為排架,并且在枋上、兩落地柱之間平行立短柱,與落地柱共同直接承檁,故稱作穿斗式。
②常用建筑 :常用于民居和較小的建筑
③優點:木材用料少,山面具有良好的抗風性能。
缺點:柱子密,空間較小。
(3)井干式
①定義:以榫接的方式將圓木或半圓木組合成矩形木框,木框相層疊作為墻壁,并直接承重的結構方式。
②常用建筑 :一般見于木材豐盛的山區民居
③缺點:消耗木材多
4、木構架結構的優缺點
(1)優點:①承重與圍護分工明確; ②有利于防震、抗震---“墻倒屋不倒”
(2)缺點:易腐蝕、怕火、怕水、怕蟲蛀
(二)平面布局具有一種簡明的構設規律
1、采用外封閉、內開放的庭院式布局,其規律是:間——單座——庭院——組群
2、間——四根柱子圍合的空間
3、單座建筑布局形式——以長方形最常見
4、整體布局形式——采用均衡對稱方式
5、民居和園林建筑采用“因天時,就地利”方式布局。
(三)造型優美
尤以屋頂造型最為突出
飛檐的作用:擴大采光面、利于排水、增強動感美
(四)裝飾豐富多彩
主要的裝飾有彩畫和雕飾
彩畫的色彩使用:以藍、綠、金為主,間或用黑、白;
明清時期規定朱、黃為至尊至貴之色。
不同建筑的雕飾內容與表現手法不同:
宮殿---莊重肅穆、官式建筑---熱烈華美、
南方建筑---清麗婉約、文人商賈大宅---雕飾較少,透出內斂沉靜、淡泊謙遜之道。
(五)注意與周圍自然環境的協調
三、了解中國古代建筑各類基本構件,熟悉臺基、斗拱、雀替、掛落、天花板裝飾、脊獸等相關知識,熟悉彩畫、屋頂以及各種雕飾的分類知識
(一)臺基:又稱基座,是高出地面的建筑物的底座。
1.作用:(1)防水避潮;(2)增加建筑的穩定感;(3)體現建筑物體的高大雄偉
(4)標志等級
2.四個等級:
(1)普通臺基---小式建筑(普通民居)
(2)較高級臺基---大式建筑(官員、富商宅第)或宮殿建筑中的次要建筑。
(3)更高級臺基,又叫須彌座或金剛座---宮殿和寺院的主要殿堂建筑。
(4)最高級臺基,由幾層須彌座相疊---北京故宮三大殿和山東曲阜大成殿。
(二)柱、梁、枋、檁、椽
(三)斗拱
位置:位于柱頂、橫梁、額枋與屋頂之間
構件組成:斗:方形木塊 拱:弓形短木 昂:斜置長木
作用:(1)承重(挑出屋檐) (2)裝飾 (3)標志等級
(四)雀替
位置:位于柱與枋相交處
作用:(1)加強額枋和減少跨距;(2)裝飾性
(五)掛落
位置:梁枋之下。一般用于檐下,用于室內的稱掛落飛罩。
作用:(1)劃分空間 (2)裝飾
(六)彩畫
位置:多出現于內外檐的梁枋、斗拱及室內天花、藻井和柱頭上。
明清的梁枋彩畫最為矚目。
作用:(1)保護木質(防潮、防腐、防蟲) (2)裝飾 (3)標志等級
三個等級:(1)和璽彩畫 (2)旋子彩畫 (3)蘇式彩畫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導游證考試頻道,查詢了解相關信息。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可以手動Ctrl+D收藏,方便查閱。小編及時更新相關資訊,歡迎持續關注。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2017年導游資格證考試導游基礎知識:中國古代建筑》相關信息。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4年各省導游證面試導游詞匯總2024-08-14
- 2023年各省導游證面試題目問答題匯總2023-12-22
- 導游證黑龍江面試200道知識問答題2023-12-19
- 福建導游證面試200道知識問答題2023-12-19
- 吉林導游證面試問答題231道2023-12-19
- 江西導游證面試資料:210道問答題2023-12-19
- 廣東導游證面試景點及知識問答題2023-12-19
- 導游證面試考試參考資料:景點及知識問答題2023-12-18
- 2023年全國導游證考試面試復習資料及技巧2023-12-13
- 2023年導游證面試考試問答題【免費獲取】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