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每日一練(5)


2021年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每日一練(5)
1.通過遙感探測發現,每年10月到次年的3月期間,每2~3天在2公里以上的高空就有一股從西風帶吹來的浮塵,當它抵達華北平原上空后,由于地勢降低,風速下降以后浮塵便會往下與污染物相混合,遭遇水汽后細粒子個體便迅速增大,造成大范圍高強度的污染現象。如果遇上南邊氣流比較強,會形成華北地區持續多天的重污染天氣。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華北地區空氣污染現象的( )
A.形成原因 B.形成過程 C.覆蓋范圍 D.發生時間
2.一個普遍的說法是,人類能辨別1萬種不同的氣味。一只獵犬的鼻膜上有2.2億個氣味受體細胞,而人類只有2000萬個,但我們的嗅覺系統也是相當復雜而專業的。氣味分子隨氣流進入鼻子,通過鼻腔頂端上皮和它的氣味受體細胞,這些細胞表面覆蓋著能捕捉氣味分子的蛋白。氣味受體蛋白共有300多種,分別負責不同的氣味分子,可以產生大量組合,形成大量的氣味模式, 。而且我們的嗅覺很容易訓練,短期內可見驚人成效。在實驗中,如果暴露在單一的花香中,人只要3分半鐘,就能極大提高對這種花香的辨別能力。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句是( )
A.這些氣味信息直接進入嗅覺皮層還會影響人的情感反應
B.但是不同的人對這些氣味模式的敏感程度有所不同
C.這也就是人類能夠辨別1萬種不同氣味的原因
D.因此對人類來講嗅覺仍是第一大感官知覺
3.事實上,延期償債不僅無助于真正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在大多數情況下反而是埋下了威力更為巨大的“定時炸彈”。一旦“借新還舊”成為地方政府的常規做法,后果更是不堪設想。有鑒于此,中央政府應及時采取強硬手段,制止地方政府繼續大唱“拖字訣”;有關部委也應積極考慮借助資本市場消化地方政府公共債務,以債務證券化等方式引入民間資本,化解債務風險;地方政府也應適當削減其經濟建設職能,實現財權、事權對等,從根本上消除負債過度的生存土壤。
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準確的是( )
A.強調中央政府在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上的指導作用
B.論述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有效手段
C.分析限制地方政府延期償債的原因
D.說明地方政府償還債務的常規做法
4.目前在火電領域誕生的新技術很多,聯合循環技術就是其中之一。簡單來說,聯合循環技術就是“一氣兩用”:將燃氣輪機排出的高溫廢氣,通過余熱鍋爐回收轉換為蒸汽,進入蒸汽輪機后驅動其運轉,兩臺輪機都將動能輸送至發電機進行發電;廢氣再次進入鍋爐,進一步將其中蘊含的熱能轉化為動能,降低最終排出氣體的溫度。這樣不僅環保,還能節省燃料。除了發電效率高外,啟動速度快也是聯合循環技術的一大優點,其工作原理是在開機之初關閉運轉較慢的蒸汽輪機,只啟動燃汽輪機,產生足夠的熱能后,再切換到聯合循環模式。這一特點對于電力應急事件頻發的大城市十分實用。
關于聯合循環技術,下列說法與上述文字不相符的是( )
A.停電時可在短時間內迅速啟動
B.蒸汽輪機早于燃氣輪機啟動
C.高溫廢氣得以循環利用
D.明顯提高了發電效率
5.①經過理論與實踐的積累,再生建筑學也逐步成為了一門獨立而完整的技術科學
②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歐洲眾多城市已經完成改造,向現代生活方式過渡
③在保持原有建筑基本架構的基礎上,通過改變局部結構和裝修,大幅改變建筑的使用功能,這就是“再生建筑”
④以阿姆斯特丹等港口為發端,歐洲各主要城市先后開始漫長的建筑再生運動
⑤它起源于19世紀40年代的歐洲,當時西歐各國逐步完成工業革命對產業和城市的升級改造
⑥城市中傳統的以居住為主的封閉社區和街區,開始讓位于交流、娛樂、購物等現代商業的空間需求
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
A.⑥①⑤③④② B.④③⑤⑥①②
C.①③②④⑤⑥ D.③⑤⑥④②①
溫馨提示:點擊下頁查看2021年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每日一練(5)的答案。2021年北京公務員考試將于今年12月份舉行,小編推薦各位考生使用環球網校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服務,預約成功可在2021年北京公務員報名時間、筆試時間確定時收到短信通知,提醒大家提前做好準備。
1.【解析】A。由“由于”、“造成”、“形成”等關鍵詞可知,文段意在說明的是華北地區空氣污染的形成原因,因此A項正確。文段并未詳細描述空氣污染的形成過程,因此不選B項。
2.【解析】C。文段第一句講的是人類能夠辨別1萬種不同的氣味,后面講的是氣味模式的形成原理和過程,而這正是人類能夠辨別不同氣味的原因,因此橫線處填入C項最合適。
3.【解析】B。由文中兩個分號前后出現的三個主體(中央政府、有關部委、地方政府)可知,文段從中央政府、有關部委和地方政府三個角度提出了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手段措施,只有B項正確。
4.【解析】B。由“將燃氣輪機排出的高溫廢氣,通過余熱鍋爐回收轉換為蒸汽,進入蒸汽輪機后驅動其運轉”可知,應是燃氣輪機早于蒸汽輪機啟動,B項說法與文段不相符。
5.【解析】D。文段圍繞“再生建筑”展開,按照語言表達的邏輯順序,應該先引出這個概念,因此③作為首句最恰當,由此可以快速得出答案為D項。代入驗證,文段先后介紹了“再生建筑”的定義、起源、發展,最后說明了“再生建筑學”應運而生,順序合理。
以上是“2021年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每日一練(5)”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考生。溫馨提示:為及時獲知2021年北京公務員考試公告發布時間、報名時間、考試時間等信息,推薦使用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服務,預約成功可盡早獲得通知。同時,可點擊下方“免費下載”按鈕,獲取更多公務員考試資料。
最新資訊
- 2022年公務員考試職測每日一練:言語理解與表達習題及答案解析(2月9日)2022-02-09
- 2022年公務員考試職測每日一練:數量關系習題及答案解析(2月9日)2022-02-09
- 2022年公務員考試職測每日一練:判斷推理習題及答案解析(2月9日)2022-02-09
- 2021年新疆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系練習題(8月19日)2021-08-19
- 2021年新疆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判斷練習題(8月19日)2021-08-19
- 2021年新疆公務員考試行測定義判斷練習題(8月19日)2021-08-19
- 2021年新疆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練習題(8月19日)2021-08-19
- 2021年新疆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判斷練習題2021-08-18
- 2021年新疆公務員考試行測定義判斷練習題2021-08-18
- 2021年新疆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系練習題202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