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練習題(7月30日)


2020年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練習題(7月30日)
1.水熊蟲也叫水熊,是對緩步動物門生物的俗稱,有記錄的約有900余種,大多是世界性分布的。它們的體型極小,最小的只有50微米,最大的也只有1.4毫米,必須用顯微鏡才能看清。水熊蟲是地球上已知生命力最強的生物,能在冷凍、水煮、風干的狀態下存活,甚至能在真空中或者放射性射線下存活,而一旦將其放回到正常環境下,仍能恢復到正常狀態。
這段文字旨在說明:
A.水熊蟲是緩步動物門生物,種類繁多,分布性廣
B.水熊蟲體型非常小,使其易于在極端狀態下存活
C.水熊蟲生命力極強,在極端惡劣條件下也可存活
D.水熊蟲可長時間放慢或停止自己的新陳代謝活動
2.近年來,高空墜物事件屢有發生,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不可否認,法律層面的規定,避免了高空墜物發生后出現索賠難的情形,確保了被侵權人的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護。然而,侵權責任法律的規定,明顯具有滯后性,也就是說只有發生侵害行為后,法律才會介入。那么,當侵權行為發生后,傷害或死亡悲劇已經發生,根本無法實現亡羊補牢的效果。因此,如何強化法律的前置性功能,讓法律成為高空墜物的安全防護網,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下列說法與這段文字的主旨無關的是:
A.強化立法源頭設計,有效避免高空墜物
B.高空墜物侵權法律責任規定還不夠完善
C.有關高空墜物的法律存在明顯的滯后性
D.筑牢安全防護網,讓法律成為“事前諸葛”
3.離開家鄉轉眼近二十載,立業,成家,每日忙忙碌碌,即使回去,也是行色匆匆,沒有機會走街串巷品嘗家鄉的美食。一把雪里蕻引起我對家鄉美食的饞涎,也勾起我許多的鄉愁。我懷念家鄉的味道,不僅僅是這些美味,還有空氣中那夾雜的某種淺淺的腥土味以及混合著的一些青草花香的氣息,更有那熱情洋溢的七鄰八舍的咋呼聲。這些平常熟悉的味道,這些以前常被我忽略了的味道,在我離開家鄉多年后卻給我以某種完全不同的感受,家鄉一切陌生的、熟悉的細節紛至沓來,那些微小的觸覺因了懷念都一一被放大了起來,也變得彌足珍貴起來。
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準確的關鍵詞是:
A.鄉愁 味道
B.故鄉 記憶
C.鄉村 氣息
D.童年 情結
4.在中國城鎮化進程中,傳統戲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態變化。民間職業演出積極地適應農村娛樂需要,或者重新恢復傳統民俗演劇形式,借助節慶禮俗,發揮戲曲傳統的禮樂教化職能;或者與時俱進,以時尚流行的藝術元素充實戲曲本體,衍生出新的戲劇娛樂形態。體制內職業劇團在傳統與創新中進行藝術傳承,或者深入農村、送戲下鄉,仍然維持在基層農村的演出;或者放棄農村,尋求多元的創新方式,勉力維持城市市場,導致戲曲在農村文化生活中趨于弱勢和邊緣。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戲曲藝術的傳承與發展要尋求多元與時俱進
B.戲曲是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C.政府要加大力度支持職業劇團在農村的演出
D.戲曲在農村的影響力出現了兩極化發展趨勢
5.從對技術與知識關系的梳理以及互聯網技術自主性的趨向來看,未來新聞傳播學科重構中應該注意一個核心問題:如何平衡人與技術的關系問題,使研究者從沉浸其中的技術系統中跳脫出來,以一種批判的眼光對待技術體系,避免成為因互聯網自主性導致社會失序的推手。對此,唐?伊德指出,“正是因為太熟悉,我們不僅忽視了由技術系統進行批判性反思的需要,而且也忽視了從這種批判性反思中獲得的結果”。因此需要從一個超越的角度來對待圍困我們的技術社會。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新聞傳播學重構有技術與知識雙重困難
B.新聞傳播學重構必須正確對待技術體系
C.新聞傳播學重構要梳理人與技術的關系
D.新聞傳播學重構要重視互聯網的自主性
溫馨提示:點擊下頁可查看2020年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練習題(7月30日)答案。2020年廣東公務員考試時間為8月9日上午,建議各位考生使用環球網校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服務,預約成功會在筆試時間到來前收到短信,提醒大家做好考前準備。
1.正確答案C
解析:文段開篇介紹“水熊蟲”的分布以及體型,引出“水熊蟲”這一話題。后文通過程度詞“最”強調“水熊蟲”生命力最強,并進一步解釋說明,故文段旨在強調“水熊蟲生命力極強”,對應C項。
A項,“種類繁多,分布性廣”是文段引出話題部分,非重點,排除;
B項,“使”為因果關系關聯詞,文中并未提及因為“體型小”使其“易于存活”,無中生有,排除;
D項,“放慢或停止自己的新陳代謝活動”,文中并未提及,無中生有,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2.正確答案B
解析:本題為選擇“與主旨無關”的中心理解與細節判斷的雜糅題目。由前文可知法律層面的規定對于高空墜物事件具有一定作用,轉折之后強調,法律層面的規定具有滯后性。最后,因此引出文段結論,突出文段核心即應強化法律前置性功能,應讓法律成為安全防護網。故文段主旨圍繞法律的設置應前置,避免高空墜物事件的發生展開論述,即法律應在傷害發生前起到保護作用。A項“立法源頭設計,避免高空墜物”、C項“法律存在滯后性”、D項“讓法律成為“事前諸葛亮””,均圍繞法律前置性功能論述,故符合文段主旨。
B項,強調的是高空墜物事件侵權法律責任規定內容的不完善,無關于事前防范這一核心主題,本題為選非題,故B項當選。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B。
3.正確答案A
解析:本題要去找到文段關鍵詞,為中心理解題的變形。該文段為散文,應注意把握文段核心。由文段可知,一把雪里蕻勾起作者對家鄉美食的回憶,由此展開對家鄉各種味道的描寫,進而勾引起作者許多的鄉愁。故文段核心內容圍繞著作者記憶中的味道和作者的鄉愁展開論述的。故關鍵詞應為鄉愁、味道。對應選項A。
B項中的“記憶”是由味道勾起、C項中的“鄉村”相較于“故鄉”的概念比較狹窄、D項中“童年”文中并無重點體現,均不能準確全面概括文段核心內容,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4.正確答案D
解析:文段開篇介紹城鎮化過程中傳統戲曲面臨生態變化,之后從“民間職業演出”和“體制內職業劇團”兩個不同的角度闡述了戲曲在農村中的發展狀況,“民間職業演出”積極適應農村娛樂需要或者通過與時俱進衍生出新的戲劇娛樂形態體現其發展趨勢良好,“體制內職業劇團”采取的方式使其在農村文化生活中處于弱勢和邊緣。故文段通過“民間職業演出”和“體制內職業劇團”發展狀況進行對比,強調戲曲在農村中出現兩級分化的趨勢,對應D項。
A、B兩項沒有提到“農村”這一核心話題,文段談論的是戲曲在農村的發展狀況,偏離中心,排除;
C項,“政府要加大力度支持職業劇團”文段沒有提及,無中生有,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
5.正確答案C
解析:文段首句引出未來新聞傳播學科重構要注意“平衡人與技術的關系”這一核心問題,之后引用唐?伊德所說的話對問題進行進一步的分析。最后通過結論詞“因此”,進一步指出人們需要以超越以往的角度來對待技術社會,即解決前文提到的核心問題,要平衡人與技術的關系,對應C項。
A項,“雙重困難”,對應文段首句,屬于結論前內容,非重點;且該項為問題的表述,非重點,排除。
B項,“正確對待技術體系”是“平衡人與技術的關系”帶來的結果,應先解決“人與技術的關系”這一問題,才能正確的看待技術體系,故非文段的重點,排除。
D項,“互聯網的自主性”非文段的重點,沒有提及“人與技術的關系”這一核心話題,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以上是“2020年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練習題(7月30日)”的內容,建議各位考生認真做題備考。溫馨提示:為獲得2020年廣東公務員筆試時間、準考證打印時間、面試時間等信息的短信提醒,推薦各位考生使用環球網校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服務,預約成功可提前獲得通知。同時,可點擊下方“免費下載”按鈕,獲取更多公務員考試資料。
最新資訊
- 2022年公務員考試職測每日一練:言語理解與表達習題及答案解析(2月9日)2022-02-09
- 2022年公務員考試職測每日一練:數量關系習題及答案解析(2月9日)2022-02-09
- 2022年公務員考試職測每日一練:判斷推理習題及答案解析(2月9日)2022-02-09
- 2021年新疆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系練習題(8月19日)2021-08-19
- 2021年新疆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判斷練習題(8月19日)2021-08-19
- 2021年新疆公務員考試行測定義判斷練習題(8月19日)2021-08-19
- 2021年新疆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練習題(8月19日)2021-08-19
- 2021年新疆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判斷練習題2021-08-18
- 2021年新疆公務員考試行測定義判斷練習題2021-08-18
- 2021年新疆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系練習題202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