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城鎮化”如何應對“大城市病”


4月10日,博鰲亞洲論壇就“城鎮化”這一議題進行了專題討論,主題是“人的城鎮化”。參與這一分論壇專題討論的中外嘉賓包括:美國洛杉磯郡監事會委員兼都市交通委員會主席邁克爾?安東諾維奇、彭博有限合伙企業首席執行官兼總裁(紐約市前副市董德融Daniel Doctoroff)、印度計劃委員會委員阿倫?邁拉(Arun Maira)、北京市副市長陳剛、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港鐵首席執行官韋達誠(Jay Walder)、海南省副省長王路。
與會嘉賓分別就中國城鎮化的實質、如何解決中國城鎮化進程中的難題和解決“大城市病”進行了深入討論。他們認為,中國城鎮化的實質是讓農民進城,“農民市民化”是這一進程的終極目標。在此進程中,政府的主要職能應該側重于向進城的農民提供與原有城市人口均等的教育、住房、醫療等公共服務。為了順利推進這一有“中國特色”的中國城鎮化進程,政府應該將中國的城鎮化問題與中國的整體宏觀農業戰略和社會發展戰略緊密結合起來統籌進行全盤考慮。
避免單純的土地城鎮化
“城鎮化”也是今年博鰲亞洲論壇的熱門話題,不少參會嘉賓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及。4月9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轉型、創新、升級―探尋消費增長‘新絲路"活動上,安佰深股權投資集團全球合伙人及大中華區總裁張曦軻表示,中國城鎮化必須實現兩大跨越。中國歷史上的城鎮化可以簡單稱之為土地的城鎮化,因此,第一個跨越必須從土地的城鎮化變成人的城鎮化,把農村人口真正變成城鎮人口,享有同等待遇;第二個跨越則是把新增城鎮人口變成真正的消費者。
他指出,必須要防止在城鎮化以后,從城鄉“二元結構”轉換成城鎮內的“二元結構”,即新城鎮內出現兩個不同的階層、兩種不同的結構,而不是一個融合的新城市。
據筆者了解,在這一點上,日本的城鎮化是非常成功的,日本城鎮化進程主要是依靠工業化的強有力推動。日本工業企業的迅速發展吸收了眾多農民進城成為城鎮居民。日本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促進了日本城鎮化的提速。針對大城市發展過于集中而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出現“過疏化”的現象,日本政府在工業化成功后投入大筆資金在全國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了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的發展。
在當天“人的城鎮化”分論壇上,紐約市前副市長董德融認為,一座城市治理得好不好,有若干指標,比如說城市給予人們遷入和離開的自由,并且城市因此得到良性的循環;城市將收益投入到環境、醫療、教育、安全等公共服務中,改善生活;城市的發展速度是穩定的而非飛速等。
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認為,要想有效化解中國城鎮化難題,必須實現“兩個統一”:一是讓農村與城鎮戶口統一;二是讓建設用地和農村土地統一。潘石屹認為,目前中國的戶籍制度阻礙了城鎮化的發展,雖然放開戶籍限制可能導致農民大量急劇涌入城市,但出于社會公平正義的考量還是應該放開戶籍政策,從而讓農村與城鎮戶口實現統一。 他還認為,建設用地和農村土地應該統一的主要理由是目前城鎮發展中沒有足夠的土地供應導致了房價居高不下,如果政府將城鎮建設用地和農村土地統一結合起來就可以有效緩解這一土地供需矛盾,進而平抑房價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國外如何應對“大城市病”
在當天“人的城鎮化”分論壇上,北京市副市長陳剛表示,針對北京嚴重的霧霾現象,北京市政府從資金和手段兩個層面都已竭盡全力。2013年,北京光治理空氣污染就投入700億元人民幣,并用立法的方法來解決空氣污染問題,這在全國還是首次。
陳剛透露,北京解決“大城市病”的下一步計劃是“瘦身”,在某些不符合首都定位的行業要實現“零增長”。在能源方面,做到四環以內無煤礦,重點在農村地區改變生活方式;在空氣污染方面,要解決工地揚塵問題,實行運輸車輛密閉化等措施,并采取與各負責單位簽訂責任狀等方法加強落實。
“大城市病”是任何國家城鎮化進程中都必須面對的艱難挑戰。與會嘉賓認為解決“大城市病”需要多面出擊。首先政府應該致力于解決環境問題。美國都市交通委員會主席邁克爾?安東諾維奇認為,洛杉磯的做法可供中國借鑒。美國洛杉磯大力推廣天然氣等清潔能源來控制污染,并采用市場化手段,如碳、空氣和水污染及能源使用的稅收和交易制度,實現環保目標。
陳剛表示,今后北京在交通方面,將大力發展公共交通。邁克爾?安東諾維奇也強調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的作用。美國的城鎮化就是以交通運輸設施建設為先導,夯實了城鎮化發展的基礎。邁克爾?安東諾維奇提到,洛杉磯有幾十條高速公路縱橫穿過市區,免費高速通道一般通行時速均可達100公里以上,可以保證出行者控制出行時間,從而增加公共交通工具的利用率。
陳剛表示,想要根治“城市病”,北京還要采取創新方法,走區域共同發展的道路,發展城鎮群解決特大城市過度膨脹的問題,讓城鎮化實現就地就近城鎮化。下一步,北京將把部分不符合定位的職能分離出去。
與會者認為應該積極發展城市群,實現區域共同發展。據筆者了解,韓國在城鎮化進程中著力打造“衛星城市”以緩解大都市壓力。韓國在上世紀60年代走上快速工業化道路,農民大量涌入城市,首爾、仁川等大城市人口迅猛膨脹。鑒于此,韓國在上世紀70年代初提出了“建設衛星城市”的政策,興建了十多座衛星城,包括首爾、仁川和京畿道在內的首都圈就此形成。
國外城鎮化資金來源多樣化
據介紹,美國是世界上城鎮化水平最高的國家,城鎮化率高達85%。美國城鎮化進程以大城市群建設為主體,以中小城鎮建設為重點,構建多層次城鎮體系,從而實現城鎮的均衡發展。與中國不同的是,在美國城鎮化過程中往城鎮遷移的人群基本是中上層人士,而中國絕大多數是農村人口。
在“人的城鎮化”分論壇上,北京市副市長陳剛向紐約市前副市長董德融提問,當紐約經歷城鎮化、大量人口涌入導致住房等公共服務短缺時,解決問題的資金從何而來?
董德融回答,直到現在,紐約市的住房供給仍很緊張。若遇上財政緊縮,紐約市政府難以找到額外的資金來解決這一難題,便與城市銀行合作補貼項目。政府與開發商合作建房,并予以補貼。
董德融隨即強調,在城鎮化過程中,地方政府財政是否穩定十分重要。目前中國城鎮化正進入下一階段,需要理順解決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財政關系。除銀行外,地方政府還需找到合適的融資渠道。只有財政穩定,才有成功的城鎮化。
此外,邁克爾?安東諾維奇認為,美國城市化注重對現有社區的改建和對現有設施的利用,強調減少交通、能源需求及環境污染來保證生活品質,這是一種較為緊湊、集中、高效的發展模式。
也有與會嘉賓提醒,中國城鎮化是一個非常的緩慢進程,也是中國經濟社會管理領域一個非常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全面權衡經濟社會整體發展戰略和具體實施步驟,在借鑒他國城鎮化經驗的同時也要根據自身城鎮化進程中的實際情況和具體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使之有效地適應和契合中國當代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實際。美國和日本在城鎮化進程的后期都經過金融危機引發了房地產泡沫的崩潰,因此中國城鎮化進程提速前期就應該注重規避風險,只有這樣,中國城鎮化進程才能加速并得到健康發展。
編輯推薦:2014年城市規劃師VIP套餐
最新資訊
- 注冊城鄉規劃師前景如何?三峽水電工程重磅開工,揭示背后的高端職業趨勢2025-07-21
- 注冊城鄉規劃師身價看漲?速看原由!2025-05-28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最新實施的法律法規及相關文件2025-05-07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的市場需求如何2025-01-08
- 我國注冊城鄉規劃師增至4.7萬余人,未來前景可觀2024-12-13
- 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城市公共交通條例》2024-10-29
- 我國注冊城鄉規劃師增至4.7萬余人,考試大綱抓緊修訂2024-10-25
- 自然資源部關于加強自然資源要素保障促進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的通知2024-10-25
- 注冊城鄉規劃師迎來重大利好政策2024-10-23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發展前景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