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建設需高度重視低碳


在化石能源日益枯竭、低碳經濟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大勢的背景下,我國生態城市發展需高度重視低碳。中國社科院城市和環境研究所所長、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華說,在城鎮化過程中,建設低碳城市必須統籌考慮,早作安排,同時避免“偽低碳”。
在15日舉行的第四屆中國(天津濱海)國際生態城市論壇上,潘家華說,今后的競爭是碳生產率的競爭。把長遠戰略、現實競爭力、環境成本等因素綜合考慮,發展低碳經濟就不是高成本。不搞低碳將來就沒有競爭力,就只能被淘汰,中國城市發展必須著眼于未來,而且這個投資成本是有收益的。
“低碳經濟并不是未來需要做的事情。研究已經表明,延遲行動將帶來更大的成本損失。”潘家華說,城市化是工業化的產物,沒有工業化不可能有大規模的人口集聚,不可能有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行。工業化的動力是化石能源,工業革命前基本沒有化石能源的消耗,正是由于化石能源提供了大量的高密度高熱質的動力來源,使得我們的城市基礎設施得以建設運行,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生活品質的提升。沒有化石能源不想像可以建50層的高樓。但按照現有化石能源,大概還有100年左右的時間就將消耗殆盡,這就需要從現在開始就生產、消費等全方位探索各種低碳的技術。
目前,國內不少城市把建設低碳生態城市作為實現減排目標的有效路徑。不少城市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出現了建高樓的熱潮。潘家華認為,例如長沙838米高的“天空城市”規劃,土地集約度看似非常高,但把每噸水從地面提升到838米,需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這是虛假的集約。真正的低碳城市,應該是清潔的環境質量和生態保護、便捷舒適的交通系統、適合居住的綠色建筑、清潔高效的低碳能源、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
“有人說,氣候變化是一種自然現象,但不論這種變化的原因是自然還是人為,但可以肯定的是,化石能源是有限的,人類對自然的干預應越少越好,這樣人才能和自然形成和諧。”潘家華說,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實現低碳是非常迫切的。中國經過改革開放30年,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013年的《人類發展報告》,中國的人類發展水平在全世界190個國家的排位排在101位,還處在中等偏下的水平,城市化水平也較低。今后,我國城鎮化的關鍵是低碳,只有低碳才有可能實現城市的生態化,世界上很多的城市在做這方面的實踐,低碳是建設可持續、美好城市家園的必經之路。
編輯推薦:2013年城市規劃師VIP套餐 搶先熱招
最新資訊
- 注冊城鄉規劃師前景如何?三峽水電工程重磅開工,揭示背后的高端職業趨勢2025-07-21
- 注冊城鄉規劃師身價看漲?速看原由!2025-05-28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最新實施的法律法規及相關文件2025-05-07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的市場需求如何2025-01-08
- 我國注冊城鄉規劃師增至4.7萬余人,未來前景可觀2024-12-13
- 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城市公共交通條例》2024-10-29
- 我國注冊城鄉規劃師增至4.7萬余人,考試大綱抓緊修訂2024-10-25
- 自然資源部關于加強自然資源要素保障促進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的通知2024-10-25
- 注冊城鄉規劃師迎來重大利好政策2024-10-23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發展前景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