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區規劃建多座立交橋


《漳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2―2030年)》已于日前經漳州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這個《總規》就是為進一步落實“田園都市、生態之城”的城市發展目標,推進漳州城市空間由濱江向濱海的轉變,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從功能、空間、交通等方面,為實現廈漳泉大都市區及廈漳同城化奠定良好的基礎。本報從今日起,分成三篇,從道路交通、軌道交通、城市風貌規劃等多個方面向廣大市民解讀未來10多年里,漳州市區的發展藍圖。
隨著城市的發展、人口及車輛的日趨增多,市區道路擁堵日趨嚴重,平面交叉的主要路口未來將不再適應社會的發展,但目前,漳州市區僅有一座立交橋。因此,在此次《總規》中的“中心城區道路規劃圖”就規劃未來10多年里,市區多個主要路口擬建立交橋。
市區道路分四個等級
《總規》提出,2030年漳州中心城區總人口約為17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為170萬人,農村人口為2萬人,城鎮人口中中心城區城市人口約為160萬人,天寶、浦南、郭坑城鎮人口10萬人。從用地規模來講,2030年中心城區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為175平方公里,人均建設用地109平方米;郭坑、天寶、浦南的城鎮建設用地總量為10平方公里,人均建設用地100平方米。
因而,在未來的10多年里,《總規》里提到對于城市道路,將劃分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4個級別。
快速路:建設“五橫四縱”的快速路系統。五橫包括高速引路-石泰線、北環城路-新G324線、南環路-同城大道線、角江路和圓山大道。四縱包括S208-西洋坪路-西環城路、狀元大道、東環城路和角泰路。快速路道路紅線寬度控制在40-60米之間,設計車速60-80公里/小時。
主干路:重點加強主城區與角美城區、圓山城區的聯系。確保各城區間兩條以上主干路相聯系。增加過江通道,增強九龍江南北的交通聯系。角美城區的主干路應與廈門海滄的道路網有效對接,保證兩側道路的等級功能一致,主干路路網間距控制在600-1200米,紅線寬度控制在40-60米之間,設計車速40-60公里/小時。
次干路:重點加強各片區內的銜接,起到交通集散作用。路間距控制在300-600米,紅線寬度控制在30-45米之間,設計車速25-40公里/小時。
支路:地塊間交通,重點是直接服務于地塊。支路間距控制在150-250米之間。紅線寬度12-30米之間。
多個主要路口立交化
立交橋就是在城市重要交通交會點建立的上下分層、多方向行駛、互不相擾的現代化陸地橋。就目前而言,漳州市區僅有位于漳州勝利東路與九龍大道交叉口的東立交橋,這個立交橋始建于1997年,此后,雖說漳州市區一直在擴大、人口增多、車輛增多,日趨擁堵,但是10多年來,漳州市區再也沒添一座立交橋。
就市區而言,目前的道路通車量遠不能滿足未來的城區發展需要,城市“立交化”勢在必行。《總規》中的“中心城區道路規劃圖”就規劃在2030年前,市區多個主要路口將修建立交橋,主要集中北環城路的各個主要交叉路口、南環城路的各個主要交叉路口。
如沿著北環城路將建6座立交橋,分別在勝利西路口、西洋坪路口、丹霞路口、九龍大道路口、龍江北路口、龍文北路口等。
另據了解,事實上,北環城路與九龍大道路口和北環城路西段的立交化已進入一定程度的“前期階段”,如有關部門前年對北環路西段的規定設計中,就已有考慮“立交化”問題,主要為北環城路西段與九龍大道互通立交、北環城路西段跨龍文北路跨線橋,這兩者的估算總造價約為20000萬元。
最新資訊
- 注冊城鄉規劃師前景如何?三峽水電工程重磅開工,揭示背后的高端職業趨勢2025-07-21
- 注冊城鄉規劃師身價看漲?速看原由!2025-05-28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最新實施的法律法規及相關文件2025-05-07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的市場需求如何2025-01-08
- 我國注冊城鄉規劃師增至4.7萬余人,未來前景可觀2024-12-13
- 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城市公共交通條例》2024-10-29
- 我國注冊城鄉規劃師增至4.7萬余人,考試大綱抓緊修訂2024-10-25
- 自然資源部關于加強自然資源要素保障促進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的通知2024-10-25
- 注冊城鄉規劃師迎來重大利好政策2024-10-23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發展前景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