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規劃師|定了,北京老城以后只能這么修!


注意:2020年城鄉規劃師考試成績已開始查詢,開通“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 功能,使用該服務后即可及時免費收到各地區2020城鄉規劃師證書領取時間和下一年度考試相關節點信息等。
落實新總規要求的導則明確提出,二環路以內胡同街區的環境整治,應保持胡同原有肌理、走向和空間尺度,塑造具有老北京文化特色的胡同空間(文后附導則全文)。
《導則》的制定實施,是落實新版城市總體規劃的重要內容,把老城區改造提升同保護歷史遺跡、保存歷史文脈有機結合,將有效地保護北京特有的胡同-四合院傳統建筑形態,改善老城平房院落居民的居住條件。
一、明確修繕范圍,細分修繕等級
《導則》適用于北京老城內,即二環路以內(含護城河及其遺址)的區域,除文物保護單位、普查登記文物、歷史建筑(含掛牌院落)以外的胡同、院落和房屋,進行修繕保護、使用功能改造、市政設施改造、風貌和環境整治提升工程。其中,歷史文化街區外的胡同、院落和房屋,其外立面、公共空間等可視范圍內的修繕工作執行《導則》。老城區域以外的歷史文化保護區,房屋保護修繕,可參照執行。

老城示例
《導則》從院落和房屋兩個維度對修繕等級進行了細分,包括三類院落、五類建筑。《導則》適用范圍內的院落、建筑均可對號入座,分別對應不同的修繕標準。各區可以按照分級分類情況,制定年度修繕工作計劃,合理安排修繕順序。
二、保留原有文化元素,打造老北京文化特色
對于分類中的二、三類建筑的修繕,《導則》要求應最大程度的保護有價值的歷史信息,保護歷史原狀,按照原形式、原結構、傳統規制做法進行修繕,更新內部設施。
比如,建筑物原有的石活要盡量保留,不宜剁斧見新;石雕等裝飾性構件應保留,并按原形制進行恢復、修補;門窗應按原有形式恢復,傳統木門窗要按傳統榫卯工藝制作,也可采用仿古木質邊框中空玻璃、仿古木包鋁或仿古鋁合金窗;房屋的屋面應全部恢復傳統形式,如合瓦、筒瓦、灰平臺等;各類新添配的構件表面要按傳統工藝處理,不應有現代工具加工痕跡。

按照《導則》要求,胡同街區的環境整治,要準確把握文化特色,修繕后符合區域文化要求,突出層次和特色,避免千篇一律,避免外來文化元素的移植。諸如將江浙皖地區的建筑形制、色彩、窗格等用于北京老城區,將室內裝飾手法或紋樣、色彩用于外檐或鋪面裝飾的行為,垂花門用于街面等“南裝北飾、內衣外穿”的做法要避免。
環境整治要挖掘區域歷史文化特色,注意保留和恢復胡同內原有的上馬石、拴馬樁、泰山石等文化元素,塑造具有老北京文化特色的胡同空間。
三、舊材料需合理利用,新材料宜綠色節能
《導則》要求在修繕過程中應科學選擇建筑材料,要充分考慮風貌保護、使用功能、綠色節能等方面要求,注重傳統建材和新型建材的有機結合,并根據材料使用年限分級分類,合理使用。
在施工過程中,要最大限度的保留原形制、采用原工藝、用好舊材料。可再次利用的舊材料、舊構件包括木構件、墻體材料、屋面材料、石材及傳統門窗、楣子、磚雕、木雕、石雕等。在滿足安全性前提下,舊材料舊構件優先原地使用,優先用于地區重點保護院落的修繕,其次是胡同可視部位的建筑修繕,再次是院內建筑可視部位的建筑修繕。對于一些在不露明處保存完好的舊構件拆下后,可用于露明部位。對部分不滿足原功能的舊材料舊構件,可作為非承重性圍護構件、裝飾構件,適當降級使用。

在與傳統風貌協調的前提下,《導則》注重傳統建材與新型建材的有機結合使用。主體結構材料可選用工藝成熟、性能指標滿足房屋安全需要的復合型材,墻體材料選用滿足現代宜居生活的節能保溫復合材料,門窗選用節能門窗,屋面材料需滿足保溫和防水要求,院落地面鋪裝宜采用透水材料。
同時,《導則》注重新科技在修繕中的應用,提出可以運用BIM技術,綠色節能建材,裝配式裝修,重點在廚房、衛生間等群眾的痛點難點問題上給予技術支持,改善居住條件。
四、規定細致清晰,正負面清單一目了然
為了增強《導則》實施過程中的實操性,《導則》用四部分附錄,大量圖例、照片,展示了四合院中常見的各部分傳統工藝做法、傳統風貌建筑工藝標準、正負面清單及裝配式做法,供施工隊伍直觀感受,對照執行。
在附錄里,從四合院的平面結構到景觀綠化合適的樹木都作了詳盡的規定,從“廣亮門”、“金柱門”等六種宅門樣式到“方磚十字紋”“八卦錦”等海墁鋪地方式都有形象的圖示說明。
正負面清單部分,用照片的形式列舉了目前在老城內存在的一些錯誤施工方式,比如屬于院落二門的垂花門用作宅門,用藍機磚砌筑代替傳統墻體砌法,濫用花磚墻、魚鱗瓦等墻體裝飾,粉墻(白墻)、黛瓦(黑瓦)不是北京胡同四合院應采用的色彩,宅門墀頭、博縫頭位置的磚雕主題錯誤等。
正負面清單作為今后《導則》動態更新的主要內容,將會不斷總結和更新,貫穿《導則》落實的全過程,促進保護修繕工作不斷提升。
五、推行老師評審制度,培育修繕匠人隊伍
下一步,我市將建立老城保護修繕老師委員會,推行老城房屋修繕與保護實施方案老師評審制度。東城區、西城區依據《導則》對修繕實施方案進行評審,為建設單位提供技術服務,形成街道責任規劃師把關、老師支持、群眾參與、社會監督的共治決策機制。
同時,建立專項培訓機制,培育壯大老城房屋修繕匠人隊伍。加強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業務培訓,聘請知名老師和具有豐富施工經驗的專業人員,詳細講解技術和具體做法,傳授施工經驗,提升施工人員工藝水平。
關于發布《北京老城保護
房屋修繕技術導則(2019版)》的通知
京建法〔2020〕3號
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及北京老城整體保護相關意見,保護北京特有的胡同-四合院傳統建筑形態,改善老城平房院落居民的居住條件,按照《北京歷史文化街區風貌保護與更新設計導則》,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城市管理委、市文物局、東城區人民政府、西城區人民政府研究制定了《北京老城保護房屋修繕技術導則(2019版)》(以下簡稱《導則》),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并將有關實施問題通知如下:
一、本導則適用于北京老城內,除文物保護單位、普查登記文物、歷史建筑(含掛牌院落)以外的胡同、院落和房屋,進行修繕保護、使用功能改造、市政設施改造、風貌和環境整治提升工程。其中,歷史文化街區外的胡同、院落和房屋,其外立面、公共空間等可視范圍內的修繕工作執行導則,其他部位的修繕標準另行制定。
二、市級建立老城保護修繕老師委員會,推行老城房屋修繕與保護實施方案老師評審制度。東城區、西城區依據《導則》對修繕實施方案進行評審,為建設單位提供技術服務,形成街道責任規劃師把關、老師支持、群眾參與、社會監督的共治決策機制。
三、優選專業古建設計、施工單位。在確定工程總承包、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及重要材料設備采購等環節,應明確《導則》中有關要求。
四、注重傳統建材與新型建材的有機結合使用,針對老城保護性修繕實際,發布造價標準。研究改進施工工藝和技術,保留原形制、采用原工藝、用好舊材料,加強對舊材料、舊原構件的分類收集、統籌管理、合理使用,東城區、西城區結合實際制定舊材料保護與利用的實施細則。
五、建立《導則》專項培訓機制,培育壯大老城房屋修繕匠人隊伍。加強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業務培訓,聘請知名老師和具有豐富施工經驗的專業人員,詳細講解技術和具體做法,傳授施工經驗,提升施工人員工藝水平。
六、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組織委托專業第三方機構對《導則》實施動態維護。各有關單位及時收集、反饋老城房屋修繕與保護工作中的有益經驗和典型做法。《導則》發布單位根據實際執行情況,適時更新完善。
七、本通知自2020年5月7日起執行。《北京市建設委員會 北京市規劃委員會 北京市文物局關于印發<北京舊城房屋修繕與保護技術導則>的通知》(京建科教〔2007〕1154號)同時廢止。
2020城鄉規劃師考試已經結束,小編將為大家整理城鄉規劃師考試精華考點、各科目模擬試題、真題解析等備考資料,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本次考試不理想的考生或者想要報名2021年城鄉規劃師考試的考生,可以使用這些資料提前復習!
最新資訊
- 注冊城鄉規劃師前景如何?三峽水電工程重磅開工,揭示背后的高端職業趨勢2025-07-21
- 注冊城鄉規劃師身價看漲?速看原由!2025-05-28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最新實施的法律法規及相關文件2025-05-07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的市場需求如何2025-01-08
- 我國注冊城鄉規劃師增至4.7萬余人,未來前景可觀2024-12-13
- 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城市公共交通條例》2024-10-29
- 我國注冊城鄉規劃師增至4.7萬余人,考試大綱抓緊修訂2024-10-25
- 自然資源部關于加強自然資源要素保障促進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的通知2024-10-25
- 注冊城鄉規劃師迎來重大利好政策2024-10-23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發展前景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