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城鄉規劃師考試《規劃原理》精選例題及解析(8)


相關推薦:2020年城鄉規劃師考試報考指南
1.我國城市規劃的控制作用主要是通過( )制度來得到保證的。
A.一書兩證
B.引導和控制
C.管理
D.法規
答案:A
【解析】提示:城市規劃的控制作用通常是由國家城市規劃法以及各城市地方規劃法規所明確規定的方式來運作的。城市規劃通過城市建設的引導和控制來實現對城市未來發展的空間構架,并保持了城市發展的整體連續性。
【考點】第三章城市規劃的任務、體系及與其他規劃的關系☆☆☆☆考點1:城市規劃的作用;
①作為國家宏觀調整手段外語學習網
②作為政策形成和實施工具
③作為城市未來空間構架
城市規劃的根本社會作用是作為建設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據,是保證城市合理地進行建設和城市土地合理開發利用及正常經營活動的前提和基礎,是實現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目標的綜合性手段。
2.一般城市規劃分為( )兩個層面。
A.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
B.城市規劃控制和城市建設
C.城市發展戰略和建設控制引導
D.區域規劃和總體規劃
答案:C
【解析】提示:戰略性發展規劃是制定城市的中長期戰略目標、原則、戰略部署等重大問題,表達的是城市政府對城市空間發展戰略方向的意志。建設控制引導規劃是對具體每一地塊的未來開發利用做出法律規定,它必須尊重并服從城市發展戰略對其所在空間的安排。
【考點】第三章城市規劃的任務、體系及與其他規劃的關系☆☆☆☆考點4:城市規劃編制體系的基本概念;
①規劃動作體系
大體可以分為兩個層面,即戰略性發展規劃和實施性發展規劃(開發控制規劃)。實施性發展規劃又稱作法定規劃。
(1)戰略性規劃:
主要涉及城市發展的中長期戰略目標,以及土地利用、交通管理、環境保護和基礎設施等方面的發展準則和應對策略,為城市各分區和各系統的實施性規劃編制提供指導框架。但因其內容比較宏觀,不足以作為開發控制的依據。
(2)實施性規劃:
以戰略性發展規劃為依據,針對城市中的各個分區,制定實施性的空間發展規劃,作為開發控制的依據。
(3)非法定的補充性規劃:
有多種形式,如各類規劃研究報告、區域規劃、城市設計、開發區規劃、各種專項規劃、各類規劃導則和開發要點等,通過政府的通告形式發布。
②開發控制方式
兩種基本方式:通則式和判例式。我國使用判例式。
3.區域條件對城市發展的影響可以體現在以下( )方面。
A.城市發展方向、發展規模、城市布局的區域空間結構
B.城市發展規模、城市性質。城市型體建設空間
C.城市職能、城市發展方向、城市布局的區域空間結構
D.城市性質、城市生態環境、城市生產結構
答案:A
【解析】提示:區域條件對城市發展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考點】第一章城市與城市發展☆☆☆☆考點21:城市與區域的相互關系;
區域有中心,中心城市對區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是經濟中心所依托的城市;中心城市有層級;中心城市與區域內其他城鎮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
區域條件對城市發展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城市發展方向、城市發展規模、城市布局的區域空間結構的影響。這些區域條件包括區域資源與經濟發展條件,區域經濟結構與經濟聯系,區內各主要城鎮之間的職能分工。
4.“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出自于我國古代( )文獻的記載。
A.《春秋》
B.《周禮·考工記》
C.《商君事》
D.《墨子》
答案:B
【解析】提示:成書于春秋戰國之際的《周禮·考工記》記述了關于周代王城建設的空間布局。同時《周禮》中對封建等級,不同級別的城市在用地面積、道路寬度、城門數目、城墻高度等方面的差異進行了記述。中 華 考 試 網
【考點】第二章城市規劃學科產生、發展及主要理論☆☆☆☆考點2:中國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會和政治體制背景;
①文獻
《周禮》:反映了中國古代哲學思想開始進入城市建設規劃,這是中國古代城市規劃思想最早形成的時代。代表封建社會以禮制為主導的皇權至上的規劃理念。
《商君書》:從城鄉關系、區域經濟、交通布局的角度,對城市的發展及城市管理制度等問題進行闡述,開創了中國古代城市規劃研究中區域城鎮研究的先河。
《管子》:打破《周禮》規劃的單一模式思想,提出因地制宜的規劃思想。代表了崇尚自然、自然至上的規劃理念。
②規劃理念
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始終體現了農耕文化時代順應自然與改造自然并重的整體觀念,城市格局體現了農業社會時期以圖騰崇拜為哲理思想的權力中心結構形態,即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觀念。
③典型城市
(1)唐長安城:中軸對稱的格局,規整的方格路網,居住分布采用里坊制。
(2)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三套方城,宮城居中,軸線對稱布局。
5.巴黎的城市改建體現了( )的影響,形成放射狀的街道,且軸線對稱,具有雄偉壯麗的宮殿和規整對稱的公共廣場。
A.中世紀城市
B.古羅馬風
C.古典主義思潮
D.現代城市規劃
答案:C
【解析】提示:在17世紀后半葉,新生資本主義為了維護其社會秩序,與國王結盟,建立了一批中央集權的絕對君權國家,形成了城市建設的古典主義思潮。
【考點】第二章城市規劃學科產生、發展及主要理論☆☆☆☆考點3:歐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會和政治體制背景;
①文獻
《建筑十書》:公元前1世紀,古羅馬建筑師維特魯威所著,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唯一完整的古典建筑書籍。在第一卷及第五卷中的“建筑師的教育、城市規劃與建筑設計的基本原理”及“其他公共建筑”中提出不少關于城市規劃、建筑工程、市政建設方面的論述。
《按藝術原則進行城市設計》:西特(Camillo,Sitte)著。從城市美學和藝術角度來解決當時大都市的環境問題、衛生和社會問題,是一本較早的城市設計論著。
②規劃理論
歐洲是封建領主制,政治中心在城堡,經濟中心在城市。規劃體現封建社會突出統治者地位的以圖騰崇拜為主要哲理思想的權力中心結構。
③典型城市
(1)古希臘城市:格網狀布局,廣場和公共建筑作為城市的核心。
(2)古羅馬城市:廣場群、廣場、銅像、凱旋門和紀功柱成為城市空間的核心與焦點;道路、橋梁、城墻、輸水管道等城市設施齊備(羅馬)。
(3)中世紀城市:教堂成為城市中心;不規則的街道和廣場;城市的有機發展;后期的公共建筑成為城市活動中心(佛羅倫薩)。
(4)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時期的歐洲城市:古典風格和構圖嚴謹的廣場和街道(威尼斯圣馬可廣場、羅馬圣彼得大教堂廣場)。絕對君權時期出現軸線放射的街道、宮殿花園和規整對稱的公共廣場(巴黎的城市改建——愛麗舍田園大道、凡爾賽宮、協和廣場)。
受疫情影響,2020年城鄉規劃師考試報名有推遲的可能性。大家務必開通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報考時間一旦公布,將會及時短信告知各位。
6.行政機制的法律基礎在于( )。
A.政府機關享有的行政行為的羈束權限及自由裁量權限
B.一定規模人口和面積的地域空間
C.一個明確的上下級隸屬關系的行政等級
D.政府機關享有的行政行為的羈束權限
答案:A
【解析】政府的行政行為既有確定性和程序性的一面,又有可以審時度勢和靈活應對客觀事物的一面,可通過個案審定來作出決策,即在合法基礎上,政府機關享有行政行為的羈束權和裁量權,答案A為正確的。
【考點】第六章城市規劃的實施☆☆☆考點7:城市規劃實施的行政機制;
①概念
城市規劃實施的行政機制,就是城市人民政府及其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依據憲法、法律和法規的授權,運用權威性的行政手段,采取命令、指示、規定、計劃、標準、通知許可等行政行為來實施城市規劃。
②城市規劃實施的行政機制的法理依據
城市規劃行政機構依法享有羈束權限及自由裁量權限。
7.在中國城市化的道路上被稱為“溫州模式”的城市化,也可稱為( )。
A.市場推動型
B.地方推動型
C.輻射擴散型
D.外資促進型
答案:A
【解析】提示:溫州地區地少人多,歷史上就有經商打工的傳統,以發展家庭工業和民間市場為主要模式,以私營家庭工業為主發展小城鎮,這種城市化道路可稱為市場推動型。
【考點】第一章城市與城市發展☆☆☆考點20:中國城市化過程特點;
①新中國成立后,城鎮的數量和城鎮人口的總規模有了很大發展;
②城市化速度與世界進程相比較為緩慢,目前的城鎮化水平仍然很低;
③城市化過程的反復性和曲折性是世界上其他國家少見的;
④緩慢的城市化過程沒有出現大城市人口過分膨脹的現象;
⑤城鎮化不是伴隨農村的破產和城鄉關系的尖銳對立展開的,而是走城鄉居民共同富裕、城鄉經濟共同繁榮的道路,這是中國城市化的本質特點。
蘇南模式城市化道路:以鄉鎮工業為動力的小城鎮發展模式,稱為地方推動型。
溫州模式城市化道路:以私營家庭工業為主發展小城鎮,稱為市場推動型。
珠江三角洲地區以“三來一補”勞動密集型為主,稱為外資促進型。
8.巴西將首都遷往巴西利亞是運用了( )的結果。
A.城市增長極核理論
B.城市全球化理論
C.經濟基礎理論
D.城市輻射作用理論
答案:A
【解析】提示:巴西將首都從里約熱內盧遷往巴西利亞就是為了促進內陸地區的發展。因為對于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和國家,有限的資源應集中在發展條件好的城市作為增長極核,帶動這個區域的發展,從而使區域空間經濟最終能夠趨于平衡。
【考點】第一章城市與城市發展☆☆☆☆☆考點7:城市發展的基本規律;
①城市發展與基本經濟部類、城市經濟基本理論:
城市經濟,可以分為基本的和從屬的兩種部類。
基本經濟部類:是為了滿足來自城市外部的產品和服務需求,即以出口為主的經濟活動,是城市發展的動力。
乘數效應:城市基本部類每一次的投資、收入和職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產生的連鎖反應的結果總是數倍于原來投資、收入和職工的增加,城市基本活動所引起的這種放大機制被稱作乘數效應。
非基本經濟部類:為了滿足城市內部的產品或服務需求。
城市發展過程:專門化、綜合化、成熟化、區域化。
②城市發展與經濟結構轉型:
絕對集中時期:工業化初始期,城市人口不斷增長。
相對集中時期:工業化成熟期,城市人口增長比郊區人口增長多。
相對分散時期:后工業化初期,郊區人口增長超過城市人口增長。
絕對分散時期:后工業化成熟期,城市人口下降,郊區人口上升。
③城市發展與區域空間經濟:增長極核理論
經濟增長不可能在各地同時出現,而只能以不同的強度發生在有限的區域極點內,然后以不同的程度擴散到周圍地區。經濟活動在空間上集中于少數幾個城市比分散狀態能形成更快、更有效的區域發展。區域中各個城市發展并不是均衡的。
④城市發展與國際勞動分工、經濟全球化理論:
與全球化直接相關的研究是城市的信息化和網絡化。
工業化的發展使發展中國家產生大量的剩余勞動力可以使制造業成本降低,因此,在新一輪國際勞動分工中,發展中國家成為生產/裝配基地,在世界范圍內呈擴散式空間分布;發達國家成為控制/管理中心,呈集聚式空間分布。
9.社會環境的調查不包括的一方面是( )。
A.人口方面,主要涉及到人口的年齡結構、自然變動、遷移變動和社會變動
B.社會組織和社會結構方面,主要涉及構成城市社會各類群體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C.城市與周邊發生相互作用的其他城市和廣大的農村腹地所共同組成的地域范圍
D.政府部門、其他公共部門及各類企事業單位的基本情況
答案:C
【解析】A、B、D三項是社會環境調查所包括的幾個方面,C項是區域環境調查在城市總體規劃階段所包括的內容。
【考點】第四章城市規劃的編制☆☆☆☆☆考點9:城市規劃中的調查內容和主要方法;
①調查內容
(1)區域環境調查:
a.城市化水平:城鎮和人口的數量;城市化水平的歷年變化;農村各行業勞動力、勞動生產率的變化和發展可能;耕地總量的歷史變化;剩余勞動力的數量、流動方向;城鎮建設投資的數量及增加量。
b.城鎮體系: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特征和其影響范圍的作用、地位;資源狀況;經濟、社會結構狀況;各城鎮地位、社會經濟發展、主導產品、產業;市域交通供給水平、利用率。
(2)歷史環境調查:
體現在社會環境和物質環境兩個方面。
(3)自然環境調查:
自然地理、自然氣象、自然生態。
(4)社會環境調查:
人口、社會組織和結構、家庭、政府、企業和社區。
(5)經濟環境調查:
整體經濟狀況、各產業部門、土地、建設資金。
(6)城市土地使用。
②主要方法
(1)現場踏勘和觀測;(2)問卷和抽樣調查;(3)訪談和座談會;(4)文獻分析。
10.下列對各種工程管線布置的要求敘述有誤的一項為( )。
A.城市公共事業和市政工程管線一般要沿道路敷設
B.城市道路應根據城市工程管線的規劃為管線的敷設留有足夠的空間
C.道路系統規劃還應與城市人防工程規劃密切配合
D.各類工程管線的敷設都必須經由管線主管部門或指定工作人員進行
答案:D
【解析】管線敷設由城市規劃中主管此項工作的部門指派合格人才即可。
【考點】第五章主要專項規劃☆☆☆☆考點5:城市道路網規劃的基本要求;
①滿足用地布局的骨架要求;
②滿足運輸要求:與沿路開發性質協調結合;結構完整,分布均勻,有可靠性;密度和面積率應適應;利于分流;利于組織管理;對外交通聯系方便;
③環境要求;
④布置管線要求。
其中城市干道的適當距離為700~1100m,干道網密度2.8~1.8km/km2。大城
市道路網密度以4~6km/km2為宜,道路面積率以20%左右為合適。
以上內容為:2020年城鄉規劃師考試《規劃原理》精選例題及解析(8),僅供大家學習參考。受疫情影響,2020年城鄉規劃師考試報名有推遲的可能性。大家務必開通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報考時間一旦公布,將會及時短信告知各位。小編還為大家整理了一級建筑師精華考點、模擬試題、真題解析等備考資料,點擊下方按鈕即可免費下載!
最新資訊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考試:萬人模考試題免費下載,助你高效備考2025-09-08
- 考前自測入口:2025城鄉規劃師模擬考試2025-09-08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章節練習|城鎮化及其發展2025-06-03
- 2025年城鄉規劃師考試題-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2025-05-29
- 2025年城鄉規劃師考試題-城鄉規劃原理2025-05-26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章節練習|城市的形成與發展規律2025-05-23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考試題庫(附在線刷題入口)2025-05-23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章節練習|行政法2025-05-22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章節練習|法律與法律規范2025-05-19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章節練習|城市與鄉村2025-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