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職業道德基本原則


職業道德基本原則:
1.誠信2.獨立性3.客觀和公正4.專業勝任能力和應有的關注5.保密6.良好職業行為
一、誠信
誠信定義 |
誠實、守信,即一個人言行與內心思想一致,不虛假;能夠履行與別人的約定而取得對方的信任 |
誠信原則要求 |
會員應當在所有的職業關系和商業關系中保持正直和誠實,秉公處事、實事求是 |
具體要求 |
1.含有嚴重虛假或誤導性的陳述 |
2.含有缺乏充分根據的陳述或信息 | |
3.存在遺漏或含糊其辭的信息。 | |
會員如果認為業務報告、申報資料或其他信息存在下列問題,則不得與這些有問題的信息發生牽連。
注冊會計師如果注意到已與有問題的信息發生牽連,應當采取措施消除牽連。 在鑒證業務中,如果注冊會計師依據執業準則出具了恰當的非標準業務報告,不被視為違反上述要求. |
二、獨立性
獨立原則通常是對注冊會計師而非非執業會員提出的要求。在執行鑒證業務時,注冊會計師必須保持獨立性。
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和審閱業務以及其他鑒證業務時,應當從實質上和形式上保持獨立性,不得因任何利害關系影響其客觀性。
(1)實質上的獨立性是一種內心狀態,要求注冊會計師在提出結論時不受有損于職業判斷的因素影響,能夠誠實公正行事,并保持客觀和職業懷疑態度;
(2)形式上的獨立性是一種外表上的獨立,是指一個有理性且掌握充分信息的第三方在權衡這些事實和情況后,很可能推定會計師事務所或項目組成員的誠信、客觀或職業懷疑態度已經受到損害。
三、客觀和公正
如果存在導致職業判斷出現偏差,或對職業判斷產生不當影響的情形,會員不得提供相關專業服務。
四、專業勝任能力和應有的關注
專業勝任能力和應有的關注原則要求會員通過教育、培訓和執業實踐獲取和保持專業勝任能力。
五、保密
(一)保密原則
不得有下列行為:(不泄密、不牟利)
1.未經客戶授權或法律法規允許,向會計師事務所以外的第三方披露其所獲知的涉密信息;
2.利用所獲知的涉密信息為自己或第三方謀取利益。
(二)保密的對象:
1. 擬接受的客戶
2. 擬受雇的工作單位
3. 現在的客戶
4. 現在的工作單位
5. 主要近親屬和其他近親屬以及關系密切的商業伙伴
(三)保密期間:之前、過程中、之后
Ø 注意:如果變更工作單位或獲得新客戶,會員可以利用以前的經驗,但不應利用或披露以前職業活動中獲知的涉密信息。
(四)可以披露客戶的涉密信息的情形:
1.法律法規允許披露,并且取得客戶或工作單位的授權;――需要授權
2.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為法律訴訟、仲裁準備文件或提供證據,以及向有關監管機構報告發現的違法行為; ――無需授權
3.法律法規允許的情況下,在法律訴訟、仲裁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4.接受注冊會計師協會或監管機構的執業質量檢查,答復其詢問和調查;
5.法律法規、執業準則和職業道德規范規定的其他情形。
六、良好的職業行為
會員應當誠實、實事求是,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夸大宣傳提供的服務、擁有的資質或獲得的經驗;
(二)貶低或無根據地比較其他注冊會計師的工作。
最新資訊
- cpa一般人幾年可以考完?專業階段2-4年,綜合階段1年2025-05-21
- 初級會計考完可以直接考注會嗎2025-05-21
- 注冊會計師可以免考哪些證書2024-12-10
- 取得注會全科合格證書后需要進行繼續教育嗎2024-12-10
- 注冊會計師如何進行繼續教育?沒有完成怎么辦2024-11-03
- 注冊會計師算什么級別的職稱2024-10-12
- 注冊會計師業務的內涵是哪些業務2024-09-03
- 注冊會計師缺考有影響嗎2023-03-06
- cpa可以免考哪些證書?(免考29門科目)2023-02-08
- 2023年報考注會必須要有中級證書嗎2023-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