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財務成本管理》章節精選:第二十章第一節


第一節 成本性態分析
一、成本按性態分類
(一)固定成本
含義 |
固定成本是指在特定的產量范圍內不受產量變動影響,一定期間的總額能保持相對穩定的成本。 |
特點 |
(1)固定成本總額在一定的產量范圍內不變;
(2)單位固定成本隨產量成反方向變化。 |
分類 |
(1)提供和維持生產經營所需設施、機構而支出的成本:也叫約束性固定成本。不能通過當前的管理決策行動加以改變的固定成本。約束性固定成本給企業帶來的是持續一定時間的生產經營能力。
典型項目:固定資產折舊、財產保險、管理人員工資、取暖費、照明費等。 (2)為完成特定活動而支出的固定成本,也叫酌量性固定成本。可以通過管理決策行動改變其數額的固定成本。 典型項目:科研開發費、廣告費、職工培訓費。 |
(二)變動成本
含義 |
變動成本是指在特定的產量范圍內其總額隨產量變動而正比例變動的成本。 |
特點 |
(1)變動成本總額隨產量變化成正比例變化;
(2)單位變動成本不變。 |
分類 |
(1)技術變動成本。與產量有明確的技術或實物關系的變動成本。這類成本是利用生產能力所必須發生的成本。 (2)酌量性變動成本。可以通過管理決策行動改變的變動成本。例如按照銷售額的一定百分比開支的銷售傭金。 |
(三)混合成本
含義 |
混合成本是指除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之外的,介于兩者之間的成本,它們因產量變動而變動,但不是成正比例關系。 | |
種類 |
半變動
成本 |
半變動成本是指在初始基數的基礎上隨產量正比例增長的成本。這類成本通常有一個初始基礎,一般不隨產量變化,相當于固定成本;在這個基礎上,成本總額隨產量變化成正比例變化,又相當于變動成本。這兩部分混合在一起,構成半變動成本。 |
階梯式成本 |
階梯式成本是指總額隨產量呈階梯式增長的成本,亦稱步增成本或半固定成本。這類成本在一定產量范圍內發生額不變,當產量增長超過一定限度,其發生額會突然跳躍到一個新的水平,然后,在產量增長的一定限度內其發生額又保持不變,直到另一個新的跳躍為止。 | |
延期變動成本 |
延期變動成本是指在一定產量范圍內總額保持穩定,超過特定產量則開始隨產量比例增長的成本。 | |
曲線成本 |
曲線成本是指總額隨產量增長而呈曲線增長的成本,這種成本和產量有依存關系,但不是直線關系。曲線成本分為兩種:一種是變化率遞減的曲線成本;另一種是變化率遞增的曲線成本。 |
二、成本估計
成本估計是決定特定成本的性態的過程。如果特定的成本是一項混合成本,就需要運用一定的方法估計成本與產量之間的關系,并建立相應的成本函數模型。
成本估計的方法包括:歷史成本分析法、工業工程法、契約檢查法和賬戶分析法等。
(一)歷史成本分析法
1、高低點法
這種方法使用的基本公式:
固定成本=產量最高期總成本-單位變動成本×最高產量
或:固定成本=產量最低期總成本-單位變動成本×最低產量
2、散布圖法
散布圖法,是根據若干期歷史成本資料,繪制各期成本點散布圖,按目測所得成本變動趨勢畫出成本直線,在圖上確定直線的截距即固定成本,然后據以計算單位變動成本的一種成本估計方法。
3、回歸直線法
回歸直線法,是根據一系列歷史成本資料,用數學上的最小平方法的原理,計算能代表平均成本水平的直線截距和斜率,以其作為固定成本和單位變動成本的一種成本估計方法。
(二)工業工程法
工業工程法,是指運用工業工程的研究方法,逐項研究決定成本高低的每個因素,在此基礎上直接估算固定成本和單位變動成本的一種成本估計方法。
(三)契約檢查法
契約檢查法,是根據企業簽訂的契約和合同、既定的管理與核算制度,以及支付費用的規定等估算固定成本和單位變動成本的方法。
(四)賬戶分析法
賬戶分析法,是根據各個賬戶(包括明細賬戶)的本期發生額,通過直接判斷或比例分配,對成本進行估計的一種方法。
由于每個賬戶所記錄的成本內容不同,或者成本估計要求的準確性不同,分別采用近似分類和比例分配兩種具體做法。(1)近似分類:將比較接近固定成本的項目歸入固定成本,比較接近變動成本的項目歸入變動成本。(2)比例分配:將不宜簡單歸人固定或變動成本的項目,通過一定比例將其分解成固定和變動成本兩部分。
第二節 成本、數量和利潤分析
一、成本、數量和利潤的關系
(一)損益方程式
1、基本的損益方程式:
(1)基本方程式
利潤=單價×銷量-單位變動成本×銷量-固定成本
=(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銷量-固定成本
(2)這個方程式含有相互聯系的5個變量,給定其中4個變量值,就能夠求出另一個變量的值。
(3)包含期間成本的損益方程式
稅前利潤=單價×銷量-(單位變動產品成本+單位變動銷售和管理費)×銷量-(固定產品
成本+固定銷售和管理費用)
(4)計算稅后利潤的損益方程式
稅后利潤=(單價×銷量-單位變動成本×銷量-固定成本)×(1-所得稅稅率)
(二)邊際貢獻方程式
1、有關概念及計算公式
(1)單位邊際貢獻=單價-單位變動成本
(2)邊際貢獻=(單價-單位變動成本) ×銷量
(3)邊際貢獻率=邊際貢獻/銷售收入×100%=單位邊際貢獻/單價×100%
(4)變動成本率=變動成本/銷售收入×100%=單位變動成本/單價×100%
(5)邊際貢獻率+變動成本率=1
(6)制造邊際貢獻=銷售收入一產品變動成本
(7)產品邊際貢獻=制造邊際貢獻一銷售和管理變動成本
通常,如果在“邊際貢獻”前未加任何定語,那么則是指“產品邊際貢獻”。
2、基本邊際貢獻方程式:利潤=銷量×單位邊際貢獻-固定成本
3、邊際貢獻率方程式:利潤=銷售收入×邊際貢獻率-固定成本
4、加權平均邊際貢獻率
加權平均邊際貢獻率=(∑各產品邊際貢獻/∑各產品銷售收入)×100%
加權平均邊際貢獻率=∑(各產品邊際貢獻率×各產品占總銷售比重)
二、盈虧臨界分析
(一)盈虧臨界點的確定
含義 |
盈虧臨界點是企業收入和成本相等的經營狀態,即邊際貢獻等于固定成本時企業所處的既不盈利也不虧損的狀態。 |
計算公式 |
(1)盈虧臨界點銷售量=固定成本/(單價-單位變動成本)
(2)盈虧臨界點銷售額=固定成本/邊際貢獻率
(3)盈虧臨界點作業率=盈虧臨界點銷售量/正常銷售量×100% |
(二)安全邊際和安全邊際率
含義 |
安全邊際是指正常銷售額超過盈虧臨界點銷售額的差額,它表明銷售額下降多少企業仍不致虧損。 |
計算公式 |
(1)安全邊際(額)=正常銷售額-盈虧臨界點銷售額
(2)安全邊際(量)=正常銷售量-盈虧臨界點銷售量 (3)安全邊際率=安全邊際/正常銷售額(或實際訂貨額)×100% (4)安全邊際率+盈虧臨界點作業率=1 (5)利潤=安全邊際量×單位邊際貢獻=安全邊際額×邊際貢獻率
(6)銷售利潤率=安全邊際率×邊際貢獻率 |
三、影響利潤各因素變動分析
(一)分析有關因素變動對利潤的影響
無論是一個因素發生變動,還是多個因素同時發生變動,將變化了的產銷量、價格、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代入本量利方程式,即可以迅速計算出變動后的利潤。
(二)分析實現目標利潤的有關條件
在目標利潤已知的情況下,分別分析計算產銷量、價格、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達到什么水平才能實現目標利潤。計算方法是將利潤作為已知數,而其他因素是待求的未知數,仍然利用本量利方程式來計算。
(三)敏感分析
本量利關系的敏感分析,主要研究與分析有關參數發生多大變化會使盈利轉為虧損,各參數變化對利潤變化的影響程度,以及各因素變動時如何調整銷量,以保證原目標利潤的實現等問題。
1、有關參數發生多大變化使盈利轉為虧損。
分析當單價、單位變動成本、產銷量或固定成本總額的其中一個因素發生怎樣的變化時將使利潤為零。也就是令利潤等于零,其他因素不變,求其中一個因素的值。
單價的最小值是企業能忍受的單價最小值;單位變動成本的最大值是企業能忍受的最大值;固定成本最大值是企業能忍受的最大值;銷售量最小值是企業能忍受的單價最小值。
2、各因素變化對利潤變化的影響程度??計算敏感系數
各參數變化都會引起利潤的變化,但其影響程度各不相同。有的參數發生微小變化,就會使利潤發生很大的變動。利潤對這些參數的變化十分敏感,稱這類參數為敏感因素。與此相反,有些參數發生變化后,利潤的變化不大,反應比較遲鈍,稱之為不敏感因素。
2012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招生簡章 2011年注冊會計師考后交流及真題分享
最新資訊
- CPA分錄大全:《會計》核心分錄2025-09-19
- 2025注會各科難度分析,助力26年考生把握重點2025-09-08
- 2025年注會考情分析:各科考試難度及26年備考建議2025-08-28
- 2025年CPA六科考前必背200句精煉匯總.pdf版,高效復習工具2025-08-21
- 救急小紙條:2025年注會考前必背200句,最后兩天就背它了2025-08-21
- 考生必存!2025注冊會計師《戰略》必背200句濃縮考點,拒絕無效備考2025-08-20
- 免費下載:2025注會《財務成本管理》必背200句口訣2025-08-20
- 2025年cpa《經濟法》必背200句,考前就背它了2025-08-20
- 考前三天背完!2025注冊會計師《稅法》必背200句濃縮講義2025-08-20
- 2025年注會《審計》沖刺必備:200句高頻考點速記手冊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