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注冊會計師《審計》講義:第二十一章(6)


第二節 財務報表審計中對法律法規的考慮
違反法規行為,是指被審計單位有意或無意地違反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之外的法律法規的行為。涉及三個方面(1)被審計單位從事的違反法規的行為(2)以被審計單位的名義從事的違反法規行為;(3)管理層或員工以被審計單位名義從事的違反法規行為,但不包括管理層員工個人從事的與被審計單位經營活動無關的不當行為。
在設計和實施審計程序以及評價和報告審計結果時,注冊會計師應當充分關注被審計單位違反法規行為可能對財務報表產生的重大影響。
不同法律法規與財務報表的關聯程度可能不同,違反法規行為可能會給被審計單位帶來諸如罰款、訴訟等財務后果。違反法規行為與通常反映在財務報表中的交易和事項相關度越小,注冊會計師越不可能注意到或識別出可能存在的違反法規行為。
一、管理層遵循法律法規的責任
保證經營活動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防止和發現違反法規行為,是被審計單位管理層的責任。
二、對被審計單位遵守法律法規的考慮
(一)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遵守法律法規的考慮責任
財務報表定期審計制度會對被審計單位的違反法規行為起到一定威懾作用,執行年度財務報表審計可能是遏制違反法規行為的一項措施。
(二)考慮違反法規行為會導致更高的重大錯報風險
P517-因素(4)
(三)在考慮被審計單位遵守法律法規時采取的措施
應當保持職業懷疑態度
(四)考慮特定法律法規的報告要求
注冊會計師應當首先充分了解這些法定條款的特殊報告要求,在制定相應的計劃,以便測試被審計單位對這些條款的遵循情況。
(五)總體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及遵守情況
1、總體了解的要求。注冊會計師應當總體了解適用于被審計單位及其所處行業的法律法規,以及被審計單位如何遵守這些法律法規
2、總體了解時應特別關注的方面
特別關注某些法律法規可能導致對被審計單位經營活動產生重要影響(導致停業或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影響)的經營風險。
3、總體了解的審計程序P518(5)
與前面相似
(六)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
1、識別(詢問、檢查)
2、獲取
3、實施范圍。財務報表
(七)在實施常規審計程序時保持警覺。風險評估和進一步審計程序。
(八)獲取管理層聲明
(九)無反證判定
最新資訊
- 2026年注冊會計師cpa備考學習資料包:一個能用一年的學習工具2025-09-26
- CPA分錄大全:《會計》核心分錄2025-09-19
- 2025注會各科難度分析,助力26年考生把握重點2025-09-08
- 2025年注會考情分析:各科考試難度及26年備考建議2025-08-28
- 2025年CPA六科考前必背200句精煉匯總.pdf版,高效復習工具2025-08-21
- 救急小紙條:2025年注會考前必背200句,最后兩天就背它了2025-08-21
- 考生必存!2025注冊會計師《戰略》必背200句濃縮考點,拒絕無效備考2025-08-20
- 免費下載:2025注會《財務成本管理》必背200句口訣2025-08-20
- 2025年cpa《經濟法》必背200句,考前就背它了2025-08-20
- 考前三天背完!2025注冊會計師《稅法》必背200句濃縮講義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