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注冊會計師《審計》講義:第十章(10)


第四節 審計抽樣在細節測試中的運用 $lesson$
在細節測試中進行審計抽樣,可能使用統計抽樣,也可能使用非統計抽樣。兩種方法的基本流程和主要步驟相同,但在部分環節所用的具體方法有所差別。
一、在細節測試中使用非統計抽樣方法
(一)樣本設計階段
實施細節測試時,注冊會計師在樣本設計階段必須完成的工作包括四個環節:
1. 確定測試目標(例如,存在、完整…)
2. 定義總體
3. 定義抽樣單元
4. 界定錯報
2.定義總體:(特殊點)
(2)識別個別重大項目。在細節測試中計劃使用非統計抽樣時,注冊會計師應當運用職業判斷,確定需要對某類交易或賬戶余額中的哪些項目進行個別測試,以及對哪些項目進行抽樣。注冊會計師應當對個別重大項目逐一實施檢查,以將抽樣風險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個別重大項目包括那些潛在錯報大于或等于可容忍錯報的單個項目,以及異常的余額或交易。注冊會計師進行百分之百測試的所有項目都不構成抽樣總體。
(二)選取樣本階段
1.確定樣本規模
(1) 影響樣本規模的因素包括:總體變異性,可接受的抽樣風險,可容忍誤差,預計總體誤差,總體規模。與210頁一樣
(2)利用模型確定樣本規模
在考慮影響樣本規模的因素的前提下,利用統計量表或模型確定樣本規模。
模型為:
樣本規模=總體賬面金額(不包括100%檢查)÷可容忍錯報×保證系數
運用職業判斷:
a評估重大錯報風險,――〉用以確定系數
b確定可容忍錯報,
c估計預計總體錯報,
d評估其他實質性程序未能發現重大錯報的風險,(最高、高、中、低)――〉用以確定系數
e剔除百分之百檢查的項目后估計總體金額,
f調整確定樣本規模,根據經驗注冊會計師可以調整10%-50%
注意:
第一,估計總體金額要剔除百分之百檢查的項目金額;
第二,通過調整確定樣本規模以體現非統計抽樣方法和本表使用的統計抽樣方法的差異。
2.選取樣本并對其實施審計程序
在非統計抽樣方法中,注冊會計師可以使用隨機數表或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選樣、系統選樣,也可以使用隨意選樣。
分層使具有相同特征的個體樣本被包含在一個層中,從而降低了樣本個體的可變性,同時,對于既定的抽樣風險,樣本規模能夠最小化。注冊會計師通常按照金額升序或降序的方式對總體項目進行排序,將總體分為金額大約相等的兩個部分如果各部分中存在明顯不成比例的項目,那么應該對其分層。
最新資訊
- 2026年注冊會計師cpa備考學習資料包:一個能用一年的學習工具2025-09-26
- CPA分錄大全:《會計》核心分錄2025-09-19
- 2025注會各科難度分析,助力26年考生把握重點2025-09-08
- 2025年注會考情分析:各科考試難度及26年備考建議2025-08-28
- 2025年CPA六科考前必背200句精煉匯總.pdf版,高效復習工具2025-08-21
- 救急小紙條:2025年注會考前必背200句,最后兩天就背它了2025-08-21
- 考生必存!2025注冊會計師《戰略》必背200句濃縮考點,拒絕無效備考2025-08-20
- 免費下載:2025注會《財務成本管理》必背200句口訣2025-08-20
- 2025年cpa《經濟法》必背200句,考前就背它了2025-08-20
- 考前三天背完!2025注冊會計師《稅法》必背200句濃縮講義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