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注會《審計》第四章學習輔導(11)


六、證據(第七章 P120)
(一)總體要求
注冊會計師應當以職業懷疑態度來計劃和執行鑒證業務,獲取有關鑒證對象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錯報的充分、適當的證據。在計劃和執行鑒證業務時,注冊會計師保持職業懷疑態度十分必要(包括證據和自己判斷)。
注冊會計師應當及時對制定的計劃、實施的程序、獲取的相關證據以及得出的結論做出記錄。在計劃和執行鑒證業務,尤其在確定證據收集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時,應當考慮重要性、鑒證業務風險以及可獲取證據的數量和質量。
(二)職業懷疑態度
職業懷疑態度是指注冊會計師以質疑的思維方式評價所獲取證據的有效性,并對相互矛盾的證據,以及引起對文件記錄或責任方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產生懷疑的證據保持警覺。
職業懷疑態度代表的是注冊會計師執業時的一種精神狀態,它有助于降低注冊會計師在執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這些風險通常包括:(1)忽略了可疑情況(2)證據收集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使用了不恰當的假設(3)對證據進行了不恰當的評價
如果在執行業務過程中識別出的情況使其認為文件記錄可能是偽造的或文件記錄中的某些條款已發生變動,注冊會計師應當做出進一步調查,包括直接向第三方詢證,或考慮利用老師的工作,以評價文件記錄的真偽。
(三)證據的充分性和適當性(以后具體講)
1.證據的充分性。證據的充分性是對證據數量的衡量,主要與注冊會計師確定的樣本量有關。所需證據的數量受鑒證對象信息重大錯報風險的影響,即風險越大,可能需要的證據數量越多;所需證據的數量也受證據質量的影響,即證據質量越高,可能需要的證據數量越少。
2.證據的適當性。證據的適當性是對證據質量的衡量,即證據的相關性和可靠性。
在考慮證據的相關性(證據是否能起到證明作用)時,注冊會計師應當能夠認識到:
(1)特定的程序可能只為某些認定提供相關的證據,而與其他認定無關;
(2)針對同一項認定,可以從不同來源獲取證據或獲取不同性質的證據;
(3)只與特定認定相關的證據并不能替代與其他認定相關的證據。
證據的可靠性(真實的)受其來源和性質的影響,并取決于獲取證據的具體環境,我們將在下文進一步說明注冊會計師分析證據可靠性時可以遵循的原則。
盡管證據的充分性和適當性相關,但如果證據的質量存在缺陷,注冊會計師僅靠獲取更多的證據可能無法彌補其質量上的缺陷。
3.證據可靠性的影響因素(與P119相同)。證據的可靠性受其來源和性質的影響,并取決于獲取證據的具體環境。注冊會計師通常按照下列原則考慮證據的可靠性:
(1)從外部獨立來源獲取的證據比從其他來源獲取的證據更可靠;
(2)內部控制有效時內部生成的證據比內部控制薄弱時內部生成的證據更可靠;
(3)直接獲取的證據(如觀察控制活動的實施)比間接獲取或推論(如詢問控制活動的實施)得出的證據更可靠;
(4)以文件記錄形式(無論是紙質、電子或其他介質)存在的證據比口頭形式的證據更可靠;
(5)從原件獲取的證據比從傳真或復印件獲取的證據更可靠。
在運用上述第(1)項至第(5)項所述原則評價證據的可靠性時,注冊會計師應當注意可能出現的重大例外情況。
如果針對某項認定從不同來源獲取的證據或獲取的不同性質的證據能夠相互印證,與該項認定相關的證據通常具有更強的說服力。相反,如果從不同來源獲取的證據或獲取的不同性質的證據不一致,則可能表明某項證據不可靠,注冊會計師應當追加必要的程序予以解決。
4.鑒證對象特征對證據的充分性和適當性的影響。
5.判斷證據充分性和適當性時的決策。由于不同來源或不同性質的證據可以證明同一項認定,因此,注冊會計師可以考慮獲取證據的成本與所獲取信息有用性之間的關系,但不應僅以獲取證據的困難和成本為由減少不可替代的程序。在評價證據的充分性和適當性以支持鑒證報告時,注冊會計師應當運用職業判斷,并保持職業懷疑態度。
最新資訊
- CPA分錄大全:《會計》核心分錄2025-09-19
- 2025注會各科難度分析,助力26年考生把握重點2025-09-08
- 2025年注會考情分析:各科考試難度及26年備考建議2025-08-28
- 2025年CPA六科考前必背200句精煉匯總.pdf版,高效復習工具2025-08-21
- 救急小紙條:2025年注會考前必背200句,最后兩天就背它了2025-08-21
- 考生必存!2025注冊會計師《戰略》必背200句濃縮考點,拒絕無效備考2025-08-20
- 免費下載:2025注會《財務成本管理》必背200句口訣2025-08-20
- 2025年cpa《經濟法》必背200句,考前就背它了2025-08-20
- 考前三天背完!2025注冊會計師《稅法》必背200句濃縮講義2025-08-20
- 2025年注會《審計》沖刺必備:200句高頻考點速記手冊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