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會計考試《初級會計實務》歷年真題不定項:委托加工物資


【2019不定項】某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采用實際成本法核算存貨。2019年11月30日資產負債表“存貨”項目的“期末余額”為200 000元,12月發生與存貨相關的業務如下:
(1)10日,購入原材料2 000千克,采購單價為100元。取得經稅務機關認證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的價款為200 000元,增值稅稅額為26 000元;由銷售方代墊運費,取得經稅務機關認證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的運輸費為2 000元,增值稅稅額為180元。款項以銀行存款支付。12日,原材料驗收入庫發現短缺10千克,屬于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
(2)20日,企業行政管理部門領用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一批,實際成本為9 000元,采用分次攤銷法進行攤銷。該批周轉材料估計使用3次,此為第1次攤銷。
(3)25日,委托外單位加工一批應交消費稅的材料,發出材料并支付加工費。發出材料的成本為80 000元,取得經稅務機關認證的增值專用發票注明的加工費為15 000元,增值稅稅額為1 950元,由受托方代收代繳消費稅5 000元。全部款項以銀行存款支付。月末材料加工成后收回驗收入庫,將用于直接對外銷售。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題。
<1>根據資料(1),企業購入原材料的相關會計處理表述,正確的是( )。
A.途中發生合理損耗不應調整材料單位成本
B.價款已付尚未驗收入庫的原材科采購成本應計入“在途物資”
C.銷售方代墊運費的增值稅稅額作為可抵扣的進項稅額入賬
D.銷售方代墊運費2 000元應計入材料采購成本
<2>根據資料(1),該材料的采購成本為( )元。
A.199 000
B.202 000
C.201 000
D.200 000
<3>根據資料(2),行政管理部門領用并攤銷周轉材料的會計處理,正確的是( )。
A.借: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攤銷 3 000
貸: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3 000
B.借:管理費用 3000
貸: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攤銷 3 000
C.借: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9 000
貸: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庫 9 000
D.借:管理費用 9 000
貸: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庫 9 000
<4>根據資料(3),構成企業委托加工物資成本的是( )。
A.材料成本80 000元
B.加工費15 000元
C.增值稅1 950元
D.消費稅5 000元
<5>根據期初資料、資料(1)-(3),2019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存貨”期末余額為( )元。
A.499 000
B.410 000
C.414 000
D.419 000
【不定項】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原材料采用計劃成本核算。 2020年3月發生的與存貨有關的經濟業務如下:
(1)3月1日,原材料科目借方余額4 138萬元,材料成本差異科目貸方余額134.1萬元。
(2)3月12日,外購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的價款為28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36.4萬元,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運費5萬元,增值稅稅額為0.45萬元。以上款項尚未支付。以現金支付入庫前挑選整理人員薪酬1.1萬元。原材料已驗收入庫,其計劃成本為262萬元。
(3)3月20日,生產車間領用原材料一批,其計劃成本為1 200萬元;行政管理部門領用原材料一批,其計劃成本為20萬元;銷售部門領用原材料一批,其計劃成本為5萬元。
(4)3月25日,將一批計劃成本為700萬元的原材料委托乙公司加工A產品(屬于應稅消費品)。當日原材料已發出。
(5)3月31日,甲公司收回 A 產品,以銀行本票支付乙公司加工費及消費稅。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的加工費為12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15.6萬元,乙公司代收代繳消費稅200萬元。甲公司收回A產品,50%直接對外出售,50%用于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
要求:根據以上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問題(答案中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1>根據資料(2),下列會計處理表述正確的是( )。
A.該批原材料的實際成本為286.1萬元
B.該項業務增加原材料科目金額為286.1萬元
C.該項業務會形成材料成本差異24.1萬元(超支差)
D.應計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6.85萬元
<2>根據資料(1)和(2),當月甲公司計算的材料成本差異率為( )。
A.-2.5%
B.3.6%
C.2.9%
D.-3.6%
<3>根據資料(3),下列各項表述正確的是( )。
A.當月計入生產成本的金額為1 170萬元
B.當月計入制造費用的金額為1 170萬元
C.當月計入管理費用的金額為19.5萬元
D.當月計入銷售費用的金額為5萬元
<4>根據資料(4)和(5),下列會計處理正確的是( )。
A.將原材料發出進行委托加工時應按計劃成本發出
B.發出原材料計入委托加工物資的金額682.5萬元
C.支付的加工費應計入委托加工物資成本
D.減少其他貨幣資金為335.6萬元
<5>根據資料(4)和(5),甲公司收回A產品的實際成本為( )萬元。
A.1 020
B.820
C.902.5
D.1 002.5
參考答案
1、<1>【答案】BCD
【解析】
借:在途物資 202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6 180
貸:銀行存款 228 180
借:原材料 202 000
貸:在途物資 202 000
<2>【答案】B
<3>【答案】BC
【解析】
借: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9 000
貸: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庫 9 000
借:管理費用 3 000
貸: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攤銷 3 000
<4>【答案】ABD
【解析】
借:委托加工物資 80 000
貸:原材料 80 000
借:委托加工物資 2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 950
貸:銀行存款 21 950
借:庫存商品/原材料 100 000
貸:委托加工物資 100 000
<5>【答案】D
【解析】年末“存貨”余額=200 000+202 000-3 000+20 000=419 000(元)
2.<1>【答案】ACD
【解析】甲公司應編制的會計分錄為:
采購時:
借:材料采購 286.1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6.85
貸:應付賬款 321.85
庫存現金 1.1
入庫時:
借:原材料 262
材料成本差異 24.1
貸:材料采購 286.1
<2>【答案】A
【解析】材料成本差異率=總差異÷總計劃=[-134.1+24.1÷(4 138+262)]×100%=-2.5%
<3>【答案】AC
【解析】甲公司應編制的會計分錄為:
借:生產成本 1 170[1200 ×(1-2.5%)]
管理費用 19.5[20×(1-2.5%)]
銷售費用 4.875[5×(1-2.5%)]
材料成本差異 30.625[(1 200+20+5)×2.5%]
貸:原材料 1 225[1 200+20+5]
<4>【答案】BCD
【解析】發出原材料時應將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選項A錯誤;發出原材料的實際成本=700×(1-2.5%)=682.5(萬元),選B正確;支付加工費應計入委托加工物資成本中,選項 C 正確;加工費及消費稅使用銀行本票支付,應減少其他貨幣資金=120+15.6+200=335.6(萬元),選項 D 正確。
<5>【答案】C
【解析】甲公司收回A產品直接對外出售部分,乙公司代收代繳的消費稅計入委托加工物資成本中,收回后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計入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的借方。所以收回A產品的實際成本=682.5+120+200×50%=902.5(萬元)。
近3年初級會計職稱《初級會計實務》考試真題及答案匯總 | ||||
年份 | 真題 | 免費下載 | 歷年真題 在線免費做題 |
近四年真題資料 |
2020 | 初級會計職稱《初級會計實務》真題及答案 | 點擊下載 | 點擊做題 | 免費領取 |
2019 | 初級會計職稱《初級會計實務》真題及答案 | 點擊下載 | 點擊做題 | 免費領取 |
2018 | 初級會計職稱《初級會計實務》真題及答案 | 點擊下載 | 點擊做題 | 免費領取 |
環球網校初級會計職稱頻道整理更新 |
2021年各地區初級會計準考證打印陸續開通中,每個地區打印時間不同,為了幫助考生不錯過打印時間,小編建議考生可以提前填寫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服務,屆時我們會及時提醒2021年各地初級會計職稱準考證打印時間、考試時間、成績查詢時間通知,讓您在最后沖刺階段安心學習。
以上內容是初級會計考試《初級會計實務》歷年真題不定項:委托加工物資信息,小編為廣大考生上傳更多2021年初級會計各科目模擬試題、歷年真題,可點擊“免費下載”按鈕后進入下載頁面。
最新資訊
- 2018年初級會計師實務真題答案及解析二,備考查漏補缺必備2025-09-12
- 2018年初級會計會計實務真題電子版試卷一,刷題效率翻倍2025-09-12
- 2019年初級會計實務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二,備考實戰演練必備資料2025-09-12
- 備考干貨!2019年初級會計實務大題真題一2025-09-11
- 2020年初級會計實務真題回憶(二),速存!備考查漏補缺神器2025-09-11
- 備考必刷!2021年初級會計實務考試真題試卷(二)含解析2025-09-11
- 2019年會計初級考試真題經濟法二,練手穩過超實用2025-09-03
- 2019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真題帶答案一,備考必刷告別盲目刷題2025-09-03
- 2020年初級會計考試經濟法真題二,摸清出題套路,備考更高效2025-09-02
- 2020年初級會計歷年真題pdf《經濟法基礎》一202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