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成人高考專升本《語文》重點試題(15)


2018年成人高考專升本《語文》重點試題(15)
一、選擇題
1.“信誓旦旦”一語出自( )
A.《詩經·衛風·氓》
B.《短歌行》
C.《國殤》
D.《行路難》
參考答案:A
2.“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一句出自 ( )
A.《韓非子》
B.《莊子》
C.《論語》
D.《孟子》
參考答案:C
3.本文在記敘馬伶與李伶第二次較量時所用的方法是( )
A.順敘
B.倒敘
C.插敘
D.分敘
參考答案:B
4.《選擇與安排》選自( )
A.《西方美學史》
B.《詩論》
C.《談文學》
D.《文藝心理學》
參考答案:C
5.“多行不義必自斃”出自( )
A.《季氏將伐顓臾》
B.《寡人之于國也》
C.《諫逐客書》
D.《鄭伯克段于鄢》
參考答案:D
6.《行路難》中下面哪句詩運用了歷史典故( )
A.金樽清酒斗十千
B.將登太行雪滿山
C.忽復乘舟夢日邊
D.多歧路,今安在
參考答案:C
7.成語“分崩離析”出自( )
A.《莊子》
B.《孟子》
C.《論語》
D.《左傳》
參考答案:C
8.《論快樂》的作者是( )
A.朱光潛
B.朱自清
C.魯迅
D.錢鐘書
參考答案:D
9.《答司馬諫議書》的反駁方法是( )
A.駁論點
B.駁論據
C.駁論證
D.駁前提
參考答案:A
10.柳永的《八聲甘州》所表達的主要內容是( )
A.仕途失意
B.懷古傷今
C.傷春惜別
D.羈旅行役之苦
參考答案:D
二、文言文閱讀
閱讀曹操《短歌行》(其一)中的詩句,然后回答下面小題。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第1題簡答 將“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譯成現代漢語。(4分)
參考答案:高山不辭土石才見巍峨,大海不棄涓流才見壯闊。只有像周公那樣禮待賢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歸向我。
第2題簡答 這段文字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參考答案:這幾句表達了作者求賢若渴。希望得到賢才輔佐,共建功業的心情。
第3題簡答 哪幾句用了比喻修辭手法?(4分)
參考答案:這八句中,前六句都是比喻,前四句以烏鵲擇枝比喻賢才尋找明主,后兩旬是以山不厭其高,海不厭其深比喻明主不厭賢才之多。
閱讀《寡人之于國也》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題。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日:‘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日:‘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第4題簡答 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實行王道應持有的正確態度是什么?(2分)
參考答案:對“涂有餓莩”的現實,不應該歸罪為年成不好,而應該是對人民施行仁政。
第5題簡答 如何理解本段的比喻句?(4分)
參考答案:用拿刀殺了人,卻說“不是我殺的,是刀殺的”作比喻,揭露統治者不顧人民死活,把“涂有餓莩”歸罪于年成不好的謬論。
第6題簡答 分析這段話的論證方法。(4分)
參考答案:類比推理。“刺人而殺之”,很明顯,責任在人。把殺人的責任推給兵器,是極其荒謬的,是任何人都不能接受的。那么,治國不善致人餓死,責任也在人,而不能把責任推給“歲”。
閱讀《種樹郭橐駝傳》結尾兩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題。
問者日:“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駝日:“我知種樹而已,官理非吾業也。然吾居鄉,見長人者好煩其令,若甚憐焉,而卒以禍。旦暮吏來而呼日:‘官命促爾耕,勖爾植,督爾獲,早繅而緒,早織而縷,字而幼孩,遂而雞豚。’鳴鼓而聚之,擊木而召之。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故病且怠若是。則與吾業者,其亦有類乎?”
問者嘻日:“不亦善夫!吾問養樹,得養人術。”傳其事以為官戒也1
第7題簡答 郭橐駝的種樹之道可否移為為官之理?扣緊課文回答。(4分)
參考答案:可以移為為官之理。因為種樹之道是:“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而唐代官吏,是與此相反,政令繁多,擾民到極致。郭橐駝要求的是“有暇生產”、“生活安定”。
第8題簡答 郭橐駝是怎樣批評唐代官吏的政令繁多而擾民的?(4分)
參考答案:郭橐駝批評唐代官吏:“好煩其令”,令多擾民,朝令夕改,讓百姓忙于應酬、接待,無暇生產。
第9題簡答 柳宗元“傳其事”的目的是什么?(2分)
參考答案:柳宗元“傳其事”的目的是表達他不滿唐代官吏的令煩擾民,他完全同意郭囊蓑對唐代官吏的批評。
三、現代文閱讀
閱讀《寶玉挨打》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試題。
“早聽人一句話,也不至今曰。別說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們看著,心里也—”剛說了
半句又忙咽住,不覺的就紅了臉,低下頭來。
第1題 這段文字里是誰在對誰說話?
答案:是寶釵在對寶玉說話。
第2題 從這段話里可以看出說話者是怎樣的一個人?
答案:薛寶釵這一席話表現了其對寶玉的關心,卻也認為寶玉平日品行不端、不求仕途、挨打活該。她深諳為人處世之道.謹遵封建禮制規矩.待人刷到、八面玲瓏.這說明她是一個深受封建禮教熏陶的貴族少女。
第3題 這段文字采用了怎樣的人物描寫方法?
答案:語言描寫和肖像描寫(或表情描寫、情態描寫)
閱讀聞一多的《發現》,然后回答下面試題。
我來了,我喊一聲,迸著血淚,
“這不是我的中華,不對,不對!”
我來了,因為我聽見你叫我,
鞭著時間的罡風,擎一把火;
我來了,不知道是一場空喜。
我會見的是噩夢,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夢掛著懸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愛!
我追問青天,逼迫八面的風,
我問,拳頭擂著大地的赤胸,
總問不出消息;我哭著叫你,
嘔出一顆心來,—在我心里1
第4題 分析詩中所表現出來的作者矛盾復雜的思想感情。
答案:詩人面對軍閥混戰下滿目瘡痍的祖國,內心充滿悲憤、失望。但詩人沒有因失望而沉淪,而是在失望和憤懣中升騰起一種對祖國的深沉的至痛至愛的復雜情感。
第5題 這首詩體現了詩人怎樣的詩歌追求?
答案:這首詩體現了詩人的三美主張,即詩歌要有“建筑的美、繪畫的美、音樂的美”。
第6題 詩歌運用了怎樣的抒情手法?有何效果?
答案:詩人用呼告、反復的手法直抒胸臆,表達了對滿目瘡痍的祖國的悲憤、失望和深摯的愛。詩人沒有用具體細節從正面描述他踏上故土所見到的軍閥混戰、生靈涂炭、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黑暗現實,而是直接抒發自己深沉的愛和令人窒息的失望,從而使詩更凝練、概括、容量更大.表現力更強,更能扣人心弦、發人深省。
閱讀朱光潛《選擇與安排》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試題。
用兵制勝的要訣在占領要塞,擊破主力。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望風披靡,不攻自下。古人所以有“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的說法。如果虛耗兵力于無戰略性的地點,等到自己的實力消耗盡了,敵人的要塞和主力還屹然未動,那還能希望打什么勝仗?做文章不能中要害,錯誤正與此相同。
第7題 這段話的論點是什么?
答案:這段話的論點是:用兵制勝的要訣在占領要塞,擊破主力,做文章也必須要切中要害。
第8題 這段議論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答案:這段議論主要運用了類比淪證方法。
第9題 “那還能希望打什么勝仗”這句話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答案:反詰。
最新資訊
- 備戰成人高考:專升本考試醫學綜合模擬題(3月3日)2024-03-03
- 2021年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6套考前模擬卷2021-10-21
- 2021年成人高考高起點英語考前模擬練習題2021-10-21
- 2021年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古詩集錦(二)2021-08-19
- 2021年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古詩集錦(一)2021-08-19
- 2021成人大專語文模擬試卷2021-08-13
- 2021年成人高考考專升本《英語》模擬練習(十二)2021-06-04
- 2021年成人高考考專升本《英語》模擬練習(十一)2021-06-04
- 2021年成人高考考專升本《英語》模擬練習(十)2021-06-04
- 2021年成人高考考專升本《英語》模擬練習(九)2021-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