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全生命周期技術應用:有效把控項目實施成本進度質量安全


9月27日上午9時,中國電建所屬華東院參與設計,水電五局、七局、十四局、四局、六局等參與施工的成都軌道交通18號線開通儀式順利舉行。
成都地鐵18號線采用PPP模式投資建設,由中國電建和成都軌道集團成立SPV公司負責項目投資、建設、運營管理工作。項目聯通成都市主城區、天府新區、東部新區及天府國際機場,是國內第一條時速140km/h的市域軌道交通兼機場線工程,也是國內首條集機場快線和市域線功能為一體的復合線路,對整體優化“東進”交通網絡布局具有重要意義。
項目一二期工程全長約69.3千米,共設車站13座、車輛段1座、主變電所3座、控制中心1座。首開段包括9座藝術車站,以“世界窗口·魅力川蜀”為主題,采用空間一體化打造手法,對天花、墻面、柱面、地面空間進行整體構思,營造出流暢、舒適的建筑裝飾藝術氛圍,將自然與城市軌道交通相融合,體現蓉城人民的包容與豁達。
同時,中國電建所屬單位基于軌道交通18號線業務,以使用方需求為導向,以目標控制為核心,立足軌道交通業務實際需求,依托公司《軌道交通BIM全生命周期集成管理系統及應用》重大科技專項,提出在軌道交通18號線進行BIM全生命周期技術應用;借助BIM技術,從設計、施工階段切入,搭建適用于成都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管理平臺、開展設計施工一體化技術應用,以優化設計、提高方案合理性、有效把控項目實施成本、進度、質量、安全為目標,最終實現實物資產和全信息數字化虛擬資產的整體移交,為成都軌道交通18號線工程的運營提供完備的工程設計、施工、安裝全過程的數字化基礎,以“技術進步、管理創新”將成都軌道交通18號線打造成國內第一條全生命周期BIM技術應用典型示范工程。
成都18號線是國內首條采用交流25kV架空懸掛接觸網供電、首條采用市域快線A型車制式的線路,項目建設中遇到諸多挑戰。作為主要設計參與單位,華東院依托在軌道交通領域的工程經驗,參與提出快速軌道交通空氣動力學、車輛、供電、運營等系統方案,攻克了砂卵石地層大直徑盾構、高瓦斯隧道暗挖施工及運營等一系列技術難題,并為國內城市軌道交通第一條高瓦斯長隧道——龍泉山隧道、太平隧道,以及合江車輛段等工程提供施工安全監測服務,有力保障了職責內各工程的安全順利實施。
BIM模型在施工過程中的應用可全面提升工程造價行業效率與信息化管理水平,優化管理流程,高效率、高精準度的完成工程量計算工作,有利于加強全過程成本控制,做好設計變更應對,方便歷史數據積累和共享,對于項目造價管理工作而言有諸多優越性。以上內容就是“BIM全生命周期技術應用:有效把控項目實施成本進度質量安全”,更多BIM熱點資訊/教程分享敬請關注環球網校!也可點擊下方免費下載領取精品學習資料。
最新資訊
- BIM在地下車庫設計中的案例賞析!2025-08-15
- BIM視野:為什么說BIM是建筑行業的“新基建”?2025-08-15
- 速看!住建部答復鼓勵用BIM計量計價,探索新型招投標政策2025-08-14
- 關于BIM正向設計,看這一篇就夠了!2025-08-13
- BIM應用:BIM解決軋鋼工程土建施工的復雜工況和高標準要求2025-08-11
- 經典案例!BIM全生命周期落地應用!2025-08-08
- BIM在給水排水消防設計中的應用2025-08-07
- 盤點BIM在城市建設中的應用優勢2025-08-06
- 5個BIM原則解決管綜問題,幫你把下班時間搶回來2025-08-05
- 從設計到拆除:BIM如何“承包”建筑的一生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