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BIM應用的不足與展望


今天就各位工作經驗,聊聊我國BIM應用的不足與展望!雖然BIM在我國應用越發的廣泛,但模型量體龐大時就必須考慮其執行效能仍有許多瓶頸。隨著設計內容愈復雜,BIM模型檔案就愈來愈大,可能開啟一個模型檔案就要花數分鐘以上,建模時每轉一次視角就要等10秒鐘,同時開啟土建、機電整合模型檔案往往要等數十分鐘以上,對于建模人員來說是一件非常困惱的事情,因此軟件工具選擇應依循項目特性、建筑物用途、業主的需求為優先考慮,若碰到大型項目時建議模型還是要適當的分割以確保整體的執行效率。
就本人工作經驗來看,當建筑設計未定案時,常常牽一發而動全身,結構模型以及更下游的BIM模型須不斷的配合沖突檢測修改模型,重復作業與協調會議次數不斷增多,加上邊設計邊施工的需求,項目團隊承擔更多的風險與責任。許多文獻也曾指出,錯誤是會蔓延的,一個錯誤常導致既有正確的設計變成有問題,也就是所謂的長鞭效應。長鞭效應是指在根部的一端只要有一個輕微的抖動,傳遞到末梢端就會出現很大的波動。因此建議建筑團隊須扮演好領頭羊的角色,從最初概念階段利用BIM工具進行評估與分析建筑設計方案,在進入細部設計時間的前提早定案,方能省下重復作業與協調時間。
英、美等先進國家在BIM產業推動發展上,政府具有成敗決定性的影響力。反觀國內政府在推動BIM技術的力道仍嫌不足,目前國內使用BIM技術大都處于發展嘗試階段以3D建模導入細部設計及施工階段為主,而BIM設備組件的建置需花費大量的工時與成本。本案例的經驗,為避免各設計單位重復建置標準不一的設備組件,BIM整合中心于項目初始先行建立一套設備組件庫,分散全球各地的設計中心依序補充與提供意見,最后正式頒布經整合過的版本供設計中心共同使用。建議政府可以參考此例,由公部門帶頭先行建立模型統一標準或提供共通的模型供業界使用,除了統一標準外也能避免資源重復浪費,降低成本。
BIM的優勢在于協同作業與信息分享,為了達到最好的效率,除了項目規模、成本以及使用目的外,仍須考慮當地環境與產業文化的成熟與配合度,所有項目團隊都必須接受并且應用BIM技術一起合作。以本案例為例,協同作業的成功與否有賴于環境配套,包括完善的組織文化與管理,軟硬件的擴充與數據庫支持,高速的網絡、網絡安全性與持續支持需納入規劃流程,在整個生命周期,提供持續的支持與維護。
盡管初始投資成本較高,但隨設計次數增加,先行建立的標準與模型可供后續案例使用,3D作業累積成本效益亦大幅增加。然而部分工程人員習慣既有的設計與整合方式,難以接受新方法,使得BIM執行效率大打折扣,加上各單位對相關責任義務與風險的重新分配尚無共識,也成為BIM導入后的新問題。建議企業先建立BIM組織,培養技術人才,利用教育訓練提升員工的BIM專業,重新檢討與制訂出項目成員于各生命周期應擔負的責任范疇,為迎接BIM項目做好準備。
BIM技術作為目前建筑業轉型升級的最高水準,會有越來越多的價值潛能被不斷開發,節省成本、提高質量、產生價值,何樂而不為。以上就是環球網校為你帶來的BIM相關內容,更多建筑類精彩內容可以關注環球網校,也可點擊下方“免費下載”領取自主學習資料。
最新資訊
- 圖學會BIM二級結構考試怎么備考?全指南告訴你2025-09-16
- 考前必看!BIM三級考試兩個月沖刺備考方案2025-09-12
- Revit建立各專業BIM模型經驗總結,不看后悔版!2025-07-22
- 自學BIM從哪里開始?零基礎入門全流程指南2025-07-16
- BIM考試怎么學?零基礎也能系統入門!2025-07-01
- 備考BIM考試的三大制勝法則:心法、技法與活法2025-05-24
- 全國BIM等級一級考試經驗2025-05-21
- BIM考試避坑指南:常見錯誤及解決方法2025-05-19
- BIM考試一個月復習計劃:高效策略與建議2025-05-13
- BIM考試建模題:高效解題思路與方法202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