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診斷學:神亂常見臨床表現及意義
更新時間:2015-06-11 14:44:51
來源:|0
瀏覽
收藏


中醫執業/助理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摘要 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診斷學考點之神亂常見臨床表現及意義證,環球網校醫學網搜集整理供考生們參考,希望大家順利通過今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
編輯推薦:中醫診斷學歷年真題深度解析
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診斷學考點之神亂常見臨床表現及意義證,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搜集整理供考生們參考,希望大家順利通過今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
神亂指神志錯亂失常。臨床常表現為焦慮恐懼、狂躁不安、淡漠癡呆和卒然昏倒等,多見于癲、狂、癡、癇、臟躁等病人。
1.臨床表現
(1)焦慮恐懼:指病人時時恐懼,焦慮不安,心悸氣促,不敢獨處一室的癥狀。
臨床意義:多屬虛證,常見于卑諜、臟躁等病人,多由心膽氣虛,心神失養所致。
(2)狂躁不安:指病人狂躁妄動,胡言亂語,少寐多夢,打人罵詈,不避親疏的癥狀。
臨床意義:多屬陽證,常見于狂病等,多由暴怒氣郁化火,煎津為痰,痰火擾亂心神所致。
(3)淡漠癡呆:指病人表情淡漠,神識癡呆,喃喃自語,哭笑無常,悲觀失望的癥狀。
臨床意義:多屬陰證,常見于癲病、癡呆等,多由憂思氣結,津凝為痰,痰濁蒙蔽心神,或先天稟賦不足所致。
(4)卒然昏倒:指病人突然昏倒,口吐涎沫,兩目上視,四肢抽搐,醒后如常的癥狀。
2.臨床意義
屬癇病,多由臟氣失調,肝風夾痰上逆,阻閉清竅所致。
3.神志錯亂失常與邪盛神亂而失神的臨床意義不同
前述邪盛所致神昏譫語,循衣摸床等,亦屬神亂,但主要是言神志昏迷,一般出現于全身性疾病的嚴重階段,病重已至失神;
此處所說神亂主要是言神志錯亂,多反復發作,緩解時常無“神亂”表現,神亂癥狀主要是作為診病的依據。
編輯推薦:2015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大綱:診斷學基礎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0中醫醫師考試各章節知識點梳理匯總(正在更新中)2019-09-11
- 【匯總】中醫助理醫師資格考試2019年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2018-10-12
- 2019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匯總2018-10-12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貫葉金絲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蓼大青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翼首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白藥子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土大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熊膽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北豆根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