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醫助理醫師考試:傳染病的預防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小編搜集整理了中醫助理醫師考試復習需要了解的相關知識,分享給廣大考生。
傳染病的預防也是傳染病學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任務。作為傳染源的傳染病患者總是由臨床工作者首先發現,因而及時報告和隔離患者就成為臨床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責任。同時,應當掌握針對構成傳染病流行過程的三個基本環節,采取綜合性措施的原則。根據各種傳染病的特點,針對主導環節,重點采取適當的預防措施。
一、管理傳染源
傳染病報告制度是早期發現傳染病的重要措施,必須嚴格遵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其實施細則,將法定傳染病分為三類。
甲類傳染病是指:鼠疫、霍亂。
乙類傳染病是指: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
丙類傳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
上述規定以外的其他傳染病,根據其暴發、流行情況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類、丙類傳染病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決定并予以公布。
對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其他乙類傳染病和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需要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報經國務院批準后予以公布、實施。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常見、多發的其他地方性傳染病,可以根據情況決定按照乙類或者丙類傳染病管理并予以公布,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備案。對傳染病的接觸者,應分別按具體情況采取檢疫措施、密切進行臨床觀察、藥物預防或預防接種。
要在人群中檢出病原攜帶者,進行治療、教育、調整工作崗位和隨訪觀察。
對動物傳染源,如屬有經濟價值的家禽、家畜,應盡可能加以治療,必要時宰殺后加以消毒;如無經濟價值者則應設法將其消滅。
二、切斷傳播途徑
對于消化道傳染病、蟲媒傳染病以及許多寄生蟲病來說,切斷傳播途徑通常是起主導作用的預防措施,而其中又以愛國衛生運動和除四害(老鼠、臭蟲、蒼蠅、蚊子)為中心的一般衛生措施為重點。
消毒是切斷傳播途徑的重要措施。廣義的消毒包括消滅傳播媒介即殺蟲措施在內,狹義的消毒是指消滅污染環境的病原體而言。消毒有疫源地消毒和預防性消毒兩大類。消毒方法有物理消毒和化學消毒法兩種。
三、保護易感人群
保護易感人群的措施包括提高人群非特異性免疫力和特異性免疫力這兩個方面。
(一)提高人群非特異性免疫力 通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改善居住環境、增加營養、加強身體鍛煉等,達到增強體質,提高非特異性抗病力的目的。
(二)提高人群特異性免疫力
1.主動免疫 起關鍵作用的還是通過主動進行疫(菌)苗預防接種,提高人群的特異性免疫力。接種的疫(菌)苗包括減毒活病原體、滅活病原體、類毒素、病原體的部分抗原蛋白和基因重組多肽或蛋白等。接種疫苗后可使機體產生對抗某病原體,如抗病毒、細菌、螺旋體及其毒素的特異性主動免疫。
2.被動免疫 接受注射抗毒素、丙種球蛋白或高滴度免疫球蛋白,可使機體具有特異性被動免疫。被動免疫常用于急需進行免疫預防的人群,注射一次特異性免疫球蛋白一般只能保持特異性免疫力一個月左右。
人類由于普遍接種牛痘苗,現已在全球消滅天花,就是預防接種效果的明證。兒童計劃免疫對傳染病的預防起關鍵性作用。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老師聯系方式:62126633-6749 專業老師QQ群:328632537
最新資訊
- 2020中醫醫師考試各章節知識點梳理匯總(正在更新中)2019-09-11
- 【匯總】中醫助理醫師資格考試2019年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2018-10-12
- 2019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匯總2018-10-12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貫葉金絲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蓼大青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翼首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白藥子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土大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熊膽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北豆根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