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小兒汗證辯證分型


小兒汗證辯證分型是2014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的重點內容,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小編整理如下,希望對廣大考生有所幫助。
1.表虛不固癥狀
全身自汗或盜汗,以頭部、肩背部明顯,動則尤甚,面色少華,肢端欠溫,容易感冒,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證候分析:肺脾氣虛,衛外不固,津液外泄測發為汗證。動則氣耗,故活動后汗出更甚。肺主皮毛,肺氣虛衛外不固,外邪易侵入而致病,故常易反復感冒。舌淡苔白月永細弱,均為表虛不固之象。
2.營衛不和癥狀
自汗為主,遍體汗出,微寒怕風,時有低熱,精神疲倦,納呆食少,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緩。
證候分析:營衛失和,衛氣不能外固,營陰不能內守,津液無以固斂,故遍身汗出,微寒怕風,或伴低熱。營衛不和,源由正氣不足,病后體虛失調,故見精神疲倦,納呆食少。舌淡紅苔白,脈緩,均為營衛不和之象。
3.氣陰兩虛癥狀
盜汗為主,也可盜汗、自汗并見,體弱神萎,心煩少寐,手足心熱,口干低熱,舌質淡少苦,或見花剝苔(地圖舌),脈細軟。
證候分析:素體氣陰兩虛,或病后失調所致,氣虛不能斂陰,陰虛生內熱,逼津外泄,故見汗出,且盜汗、自汗并見。氣虛則體弱神萎;陰虛則手足心熱,口干低熱。汗為心之液,汗出耗傷心血,血虛而心煩少寐。舌淡少苦,花剝苔,脈細軟,均為氣陰兩虛之象。
4.脾胃積熱癥狀
自汗盜汗,面黃形瘦,納呆口臭,腹脹腹痛,大便秘結,或大便臭穢,小便色黃或如米紺泔,時有低熱,睡眠不寧,舌苦黃膩,脈滑稍數。
證候分析:脾胃積熱,熱蒸津液,故見自汗盜汗。
脾胃不健,易食滯內停,故納呆口臭,腹脹便秘,大便臭穢。脾胃受損,脾虛失運,飲食化生氣血受礙,故面黃形瘦。宿食不化,清濁不分,小便色如米泔。苔黃膩,脈滑稍數,均為脾胃積熱之象。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老師聯系方式:62126633-6749 專業老師QQ群:328632537
最新資訊
- 2020中醫醫師考試各章節知識點梳理匯總(正在更新中)2019-09-11
- 【匯總】中醫助理醫師資格考試2019年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2018-10-12
- 2019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匯總2018-10-12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貫葉金絲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蓼大青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翼首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白藥子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土大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熊膽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北豆根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