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梅毒-中醫執業醫師考試輔導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傳染源為梅毒患者,最主要的傳播途徑是通過性接觸經皮膚、粘膜擦傷處傳播;患梅毒的孕婦可通過胎盤傳給胎兒,也可發生在分娩期胎兒通過產道的傳播。
一、對胎兒及嬰幼兒的影響
患一、二期梅毒的孕婦的傳染性最強,梅毒螺旋體可通過胎盤而感染胎兒引起流產、早產、死胎、死產。未經治療的一、二期梅毒,胎兒的感染率幾乎達100%;早期潛伏梅毒胎兒的感染率達80%,且有20%早產;未經治療的晚期梅毒,胎兒的感染率為30%;患晚期潛伏梅毒的孕婦,雖性接觸已無傳染性,仍有10%的機會傳給胎兒。若胎兒幸存,娩出先天梅毒兒,早期表現有皮膚大皰、皮疹、鼻炎及鼻塞、肝脾腫大、淋巴結腫大等;晚期多出現在2歲以后,表現為楔狀齒、鞍鼻、間質性角膜炎、骨膜炎、神經性耳聾等,其病死率和致殘率明顯增高。
二、梅毒的胎盤病理
梅毒的胎盤大而蒼白,光鏡下見有粗大、蒼白的"杵狀"絨毛,間質增生,間質中血管呈內膜炎及周圍炎改變,并見狹窄的血管周圍有大量中性粒細胞浸潤形成袖套現象。
三、診斷
1.病原體檢查:取硬下疳部位的分泌物在玻片上,置暗視野顯微鏡下檢查,見到螺旋體可確診。
2.梅毒血清學檢查: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包括性病研究實驗室玻片試驗、血清不加熱反應素玻片試驗、快速血漿反應素環狀卡片試驗)是梅毒的常規篩查方法;若篩查陽性,應做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包括熒光密螺旋體抗體吸收試驗、梅毒螺旋體血凝試驗),測定血清特異性抗體。
四、治療
治療原則:早期明確診斷,及時治療,用藥足量,療程規則。治療期間避免性生活,性伴侶接受檢查和治療。
1.孕婦早期梅毒:首選青霉素,芐星青霉素240萬U,分兩側臀部肌注,每周1次,共3次;對青霉素過敏者,應脫敏后治療;應用紅霉素500mg,口服,每日4次,共用15日。但紅霉素不能防治胎兒梅毒。
2.孕婦晚期梅毒:首選青霉素,芐星青霉素240萬U,兩側臀部肌注,每周1次,共3次;對青霉素過敏者,應用紅霉素500mg,口服,每日4次,共用30日。紅霉素不能防治胎兒梅毒。
3.新生兒梅毒:腦脊液異常者,普魯卡因青霉素5萬U/(kg.d),肌注,共10~15日;腦脊液正常者,芐星青霉素肌注1次;對青霉素過敏者,應用紅霉素77~125mg/(kg.d),分4次口服,共用30日。
小編推薦:
最新資訊
- 2020中醫醫師考試各章節知識點梳理匯總(正在更新中)2019-09-11
- 【匯總】中醫助理醫師資格考試2019年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2018-10-12
- 2019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匯總2018-10-12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貫葉金絲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蓼大青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翼首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白藥子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土大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熊膽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北豆根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