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內科學:頭痛辨證論治
更新時間:2012-07-03 14:21:49
來源:|0
瀏覽
收藏


中醫執業/助理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環球網校中醫執業醫師頻道提醒考生,2012年中醫執業醫師正在火熱備考中,實踐技能考試時間是2012年7月1日-7月15日,綜合筆試全國統一考試時間為2012年9月8、9日,請各位考生以平常心態應對,環球網校預祝大家考出滿意成績.
頭痛辨證論治
(一)頭痛的治療原則
本病的發生或由邪氣稽留,脈絡痹阻;或由氣血逆亂,腦失所養,因此治療或以祛風散邪,或以扶正補虛為原則,注意辨別外感、內傷,權衡主次,隨證治之。
(二)分型證治
外感頭痛:風寒頭痛、風熱頭痛、風濕頭痛
內傷頭痛:肝陽、腎虛、血虛、氣虛、痰濁和瘀血頭痛
分型 |
主癥 |
治法 |
方藥 |
風寒頭痛 |
頭痛時作,痛連項背,惡風畏寒,遇風尤劇,口不渴,苔薄白,脈浮 |
疏散風寒 |
川芎茶調散加減 |
風熱頭痛 |
頭痛而脹,甚則頭痛如裂,發熱或惡風,面紅目赤,口渴欲飲,便秘溲黃,舌質紅,苔黃,脈浮數。 |
疏風清熱 |
芎芷石膏湯加減。 |
風濕頭痛 |
頭痛如裹,肢體困重,納呆胸悶,小便不利,大便或溏,苔白膩,脈濡 |
祛風勝濕 |
羌活勝濕湯加減 |
肝陽頭痛 |
頭痛而眩,心煩易怒,夜眠不寧,或兼脅痛,面紅口苦,苔薄黃,脈弦有力。 |
平肝潛陽。 |
天麻鉤藤飲加減 |
腎虛頭痛 |
頭痛且空,每兼眩暈,腰痛酸軟,神疲乏力,遺精帶下,耳鳴少寐,舌紅少苔,脈細無力。 |
養陰補腎 |
大補元煎加減 |
血虛頭痛 |
頭痛而暈,心悸不寧,神疲乏力,面色胱白,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
養血為主。 |
加味四物湯加減 |
痰濁頭痛 |
頭痛昏蒙,胸脘滿悶,嘔惡痰涎,苔白膩,脈滑或弦滑。 |
化痰降逆。 |
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 |
瘀血頭痛 |
頭痛經久不愈,痛處固定不移,痛如錐刺,或有頭部外傷史,舌質紫,苔薄白脈細或細澀。 |
活血化瘀。 |
通竅活血湯加減。 |
(五)根據頭痛的不同部位選用不同的“引經藥”
太陽頭痛,選用羌活、蔓荊子、川芎;
陽明頭痛,選用葛根、白芷、知母;
少陽頭痛,選用柴胡、黃芩、川芎;
厥陰頭痛,選用吳萸、藁本等。
(六)雷頭風和偏頭痛的治療
雷頭風:臨床可見到頭痛如雷鳴,頭面起核,名日“雷頭風”,多為濕熱挾痰上沖,可用清震湯加味,以除濕化痰。
偏頭痛:臨床表現為其痛暴發,痛勢甚劇,或左或右,或連及眼、齒,痛止則如常人,多系肝經風火所致。
治宜平肝熄風清熱為主。
常用菊花、天麻、川芎、白芷、生石膏、藁本、蔓荊子、鉤藤、全蝎、地龍等藥。
若肝火偏盛,可加龍膽草、梔子、黃芩、丹皮等。
如痰多可加陳皮、半夏、膽南星。
如久痛入絡,可酌加化瘀通絡之品,如桃仁、紅花、赤芍等。
小編推薦: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0中醫醫師考試各章節知識點梳理匯總(正在更新中)2019-09-11
- 【匯總】中醫助理醫師資格考試2019年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2018-10-12
- 2019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匯總2018-10-12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貫葉金絲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蓼大青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翼首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白藥子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土大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熊膽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北豆根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