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內科學:頭痛概念
更新時間:2012-07-03 14:17:25
來源:|0
瀏覽
收藏


中醫執業/助理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環球網校中醫執業醫師頻道提醒考生,2012年中醫執業醫師正在火熱備考中,實踐技能考試時間是2012年7月1日-7月15日,綜合筆試全國統一考試時間為2012年9月8、9日,請各位考生以平常心態應對,環球網校預祝大家考出滿意成績.
頭痛的概念
頭痛以病人自覺頭部疼痛為特征的一種常見病癥,可以單獨出現,也可以發生在多種急慢性疾病中。
頭痛的源流
頭痛一證首載于《內經》,在《素問?風論》中稱之為“首風”“腦風”,描述了“首風”與“腦風”的臨床特點,并指出外感與內傷是導致頭痛發生的主要病因。
《傷寒論》中論及太陽、陽明、少陽、厥陰病均有頭痛的見證,此因三陽經脈俱上會于頭,厥陰經脈亦會于巔,故邪客諸經,循經上逆,發為頭痛。在《傷寒論》中還記載了頭痛各類不同證候的不同治法,如治療厥陰頭痛,“干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李東垣在《東垣十書》中,將頭痛分為外感頭痛和內傷頭痛,根據癥狀和病機的不同而有傷寒頭痛、濕熱頭痛、偏頭痛、真頭痛、氣虛頭痛、血虛頭痛、氣血俱虛頭痛、厥逆頭痛等。《丹溪心法》中補充了痰厥頭痛和氣滯頭痛,并提出若頭痛不愈可加引經藥,言:“頭痛需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經藥。太陽川芎,陽明白芷,少陽柴胡,太陰細辛,厥陰吳茱萸。”
部分醫著中還記載有“頭風”一名,王肯堂在《證治準繩》中論述:“淺而近者名頭痛,其痛猝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遠者為頭風,其痛作止無常,愈后遇觸復發也。”
清代醫家王清任倡瘀血之說,用血府逐瘀湯治之。
(二)頭痛與西醫病名的關系
西醫學的偏頭痛、緊張性頭痛、叢集性頭痛及慢性陣發性偏頭痛等,凡符合頭痛的證候特征者,均可參考本病辨證論治。
小編推薦: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0中醫醫師考試各章節知識點梳理匯總(正在更新中)2019-09-11
- 【匯總】中醫助理醫師資格考試2019年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2018-10-12
- 2019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匯總2018-10-12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貫葉金絲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蓼大青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翼首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白藥子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土大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熊膽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北豆根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