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備考:頸部檢查
更新時間:2010-12-09 15:03:41
來源:|0
瀏覽
收藏


中醫執業/助理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2011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備考:頸部檢查
1、頸前三角和頸后三角的劃分
頸前三角為胸鎖乳突肌內緣、下頜骨下緣與前正中線之間的區域,頸后三角為胸鎖乳突肌后緣、鎖骨上緣與斜方肌前緣
2、檢查病人頸部的姿勢與運動,頸部活動包括直立,伸出和轉動是否自如,有無頭部向一側偏斜(斜頸)。讓病人作頸部自由活動,疼痛則見于炎癥、頸肌損傷、肥大性脊椎炎、結核等。
3、頸部淋巴結尤其是鎖骨上淋巴結有無腫大,應注意大小,硬度,活動度,這是肺癌和胃癌等腫瘤最易轉移的部位。還要注意頸前、頸后有無淋巴結腫大或氣體的囊腫。
4、頸部血管包括頸部靜脈的搏動強弱,一般說來在立位或坐位時頸靜脈未能見及,若取30~45℃的平臥位靜脈充盈度超過正常水平,提示靜脈壓增高,見于右心衰竭,心包積液,上腔靜脈阻塞綜合征。
在安靜時出現增強的頸動脈搏動,可見于主動瓣關閉不全,甲亢、高血壓等。
對頸靜脈還要注意有無搏動,在三尖瓣關閉不全時可出現頸靜脈搏動,應注意頸動脈搏動和頸靜脈搏動鑒別,頸靜脈搏動一般只要輕壓其搏動便可消失。
5、甲狀腺分峽部和側葉,檢查時包括視觸聽。正常情況下除了青春發育期女性可見稍大的甲狀腺外,一般不能見及,觸診可從前面觸診和后面觸診兩種方法;檢查時囑病人作吞咽動作,可見甲狀腺隨吞咽上下浮動,還要觸震顫,在甲狀腺機能亢進時可能觸及震顫,且可聞及收縮期雜音。
6、氣管位于頸前正中部,檢查時醫師將食指和環指置于兩側胸鎖關節上,觀察中指是否在食指和環指中間,或一中指置于氣管與兩側胸鎖乳突肌之間的間隙,根據兩側間隙是否等寬來判定氣管是否在中間或偏移。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0中醫醫師考試各章節知識點梳理匯總(正在更新中)2019-09-11
- 【匯總】中醫助理醫師資格考試2019年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2018-10-12
- 2019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匯總2018-10-12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貫葉金絲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蓼大青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翼首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白藥子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土大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熊膽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北豆根2018-05-07